小县令他助我和离(40)+番外
天蓝色罗纱外袍,衣领袖口缀着兰花纹样,秀气儒雅,布料柔软细腻,与孟韵往日接触的上等料子相差不大。
谢楼眼睛一亮,上前接过孟韵手中的衣裳,仔细比了比腰身,勉强点了点头。
孟韵见谢楼还算满意,但眼神一直落在腰身和袖子处,料想应当是尺寸短了些,转身问柜台里的伙计:“这位小哥儿,可否劳烦你给我寻一把剪子来?”
伙计见孟韵亲切,也不问她做什么,当即从柜台下掏出剪子,还顺手带了一篮针线,笑眯眯递了过去,“小娘子,给。”
“有劳了。”孟韵微微一笑,然后找个地儿坐下来,拿起剪子便开始挑衣服上的线。
伙计痴痴地跟着看,青幺见怪不怪,端着线篮子乖巧安静地站在一旁。
谢楼几不可察地皱眉,掏出怀里的银钱,“哒”一声搁在柜台上。
“结账!”
这语气与方才小娘子的声音大相庭径,伙计被吓了一跳,惧怕谢楼的气势,忙掏出算盘结账。
掌柜的在一旁翻了一个白眼,随意瞟了一眼孟韵的方向,却被她熟稔细致的针线活吸引了过去。
孟韵自小在绣坊长大,改衣裳这事信手拈来。
好在这家布庄是镇上第一大的店,针脚裁剪都十分细致规整,倒也没花费她多少时间。
掌柜的盯着看了不多会儿,孟韵便将线条一一挑开又缝上。
很快,孟韵便将衣裳改好了给他。
弄衣裳之余,孟韵心里闪过一丝惊异。
谢轻舟的身材究竟比旁人魁梧多少,居然连如此宽大的衣裳都不合身。
啧,她在想些什么……孟韵摇了摇头。
青幺重新将衣裳抖落在谢楼面前,款式纹样不变,尺寸却变了一些。
这下,长安小侍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楼郎君,这下便是多几次刮风下雨,你也不用担心衣裳漏风了。”孟韵看着谢楼憨笑,忍不住打趣道。
掌柜的立即放下账本,特意绕到孟韵面前,看着青幺手里的衣裳,就要上手去摸,被谢楼一把卷在怀里。
掌柜的倒也不恼,讪笑一声,转身朝孟韵竖了一个大拇指。
“哎呀,且不说这位娘子的绣工,单是这挑双层变一层的巧思,就真不愧一个“妙”字!”
孟韵颔首,微微摇头,“多谢掌柜的夸奖,还是贵庄的衣裳好,才能有小女子的用武之地。”
“对了楼郎君,”孟韵指着衣裳,对谢楼道:“你快些回去,耽搁这么久,他怕也是时候找你了。”
谢楼点头应是,朝孟韵和青幺一并拱手,抱着衣裳飞跑出了布庄。
掌柜的见孟韵人生得齐整漂亮,通身气度不似寻常绣娘,有心拉拢到自个儿布庄,但也只是想了一下。
这样绣技出众的美人,他这个布庄哪里能供得起这尊大佛。
于是,掌柜的一改先前谢楼来时的抱怨,满脸堆笑,重新引孟韵坐下,问道:“娘子今日来,可是有心仪的料子?”
孟韵道:“不瞒掌柜的,我想给家中亲友做两件衣裳。”
掌柜的点头,问:“不知喜欢什么样式的?绢纱绫罗,各式纹样,我这儿可有不下百数。”
听出话中的考验之意,孟韵想了想,问掌柜的要了铅丹色和青玉色缠枝纹绸缎,每样各两匹。
里正夫人年逾四十,铅丹色送去正好;至于青玉缎子,则送给李家的如烟夫人,正好贺她双十年华。
掌柜的再次竖起拇指,赞道:“这可都是我刚从外边运的料子,苏城都不一定有货。娘子可是真是识货!”
孟韵摆手,推辞道:“不敢当,家中也做绣坊生意,只是略知一二而已。”
掌柜的笑着起身,吩咐人赶紧将缎子包好。
不多时,青幺按陶夫人给的住处填好了单子,让布庄的人将货直接送去陶家。
孟韵朝掌柜的道谢,“多谢掌柜的行方便。”
掌柜的摇头,一叠声道:“不敢当、不敢当,娘子今日才是让小老儿开了一回眼界。”
亲送了她们出来,到了店门,掌柜的道:“娘子慢走,下回若有合心意的布料,苏城找不着的,尽管来寻小老。”
孟韵微微侧身,“多谢掌柜的好意,请留步。”
伙计偷偷伸着脖子往外使劲瞧,两道倩影愈走愈远,很快隐入了街上熙攘的人群。
*
有来客栈,谢轻舟下榻之处。
谢楼回去的时候,谢轻舟正好从浴桶中起身,擦干净身上的水渍,拿起衣裳一试,正好合身。
谢轻舟喉间发出一声轻哼,满意地看了一眼谢楼,难得夸一句:“做的不错。”
谢楼满脸堆笑,嘴角压抑不住地高高翘起,跟小时候在大街上捡到一枚铜钱一样,乐得生怕别人不知道。
“大人喜欢就好。”谢楼说着给他添了一盏茶,低下头悄悄去看他家大人的脸,小心翼翼试探道:“大人觉得这衣裳如何?”
“什么如何?”谢轻舟拿着一张卷宗再看,注意力全在手里,闻言眉头轻皱,不耐烦谢楼的打扰。
“哦,没什么。”谢楼没有错过他眉心一闪而过的不悦,吞咽一下,讪讪闭上了嘴。
正巧这时,街上传来一声走街串巷糖人的叫卖声,棒槌敲得锣儿叮当响,引起了不少妇人孩子的注意。
隐隐的骚动声传来,谢轻舟眉头皱的更紧,谢楼也不敢再说话。
原本谢轻舟白日就能发现异常,但他为弄清此
地水路码头一事,整个人忙得疲惫不堪,更别提有什么心思关心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