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漫同人)运动番笨蛋们喊着友情啊羁绊啊就向我冲过来了(261)

作者: 权蓝 阅读记录

“You're Japanese, right【Echizen】 is also Japanese. Dang y'all are way too good. (你是霓虹人对吧?【Echizen】也是。靠你们也太强了)”

我愣了愣。

倒不是因为他能认出我是霓虹人,我说英语的口音很明显这点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Echizen】,虽然说是霓虹的名字确实很合理,但是在游戏里听他说话完全听不出来……应该是移居海外很久或者在海外出生的人吧。

——“晚上好,我是越前。”

突然听到了熟悉的语言,我眨了眨眼。

啊,说日语也没有口音。

他的队友应该都是外国人,喊他的名字的时候三个人完全是三个发音。这会儿他自己用日语介绍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我还知道一个姓氏是这个读音的人。

那个来自东京青学的顶尖网球天才。不管是身高还是年龄都完全未成熟,却能正面对打大五岁以内的厉害选手。

“我们是四排,你要加入我们吗?”

“啊,好的。”

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

不需要一个人凭运气单排,我上分的速度快了很多。

逐渐回想起来了……最初喜欢上打游戏的原因,就是因为打的时候很刺激,赢的时候很开心啊。

我的很多观众,也是因为喜欢看我打游戏才会看我的配信的吧。

我的双眼紧盯着屏幕,手腕一动,完成了漂亮的双杀。

理智上我知道我在网络上说话的时候保持适度的距离,不能想到什么说什么,但事实就是我的脑子很难掌握这个界限,还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

我不想像以前那样继续下去了。

啊,得想想怎么改变……

“【影子】,你现在在霓虹吗?现在是什么时间?”

等待排位中,队友之一用英语随口问道。

“下午四点,快五点了。”

“诶,你是在放寒假吗?大学生?听声音应该成年了吧。”

“……高中生。”

我无奈道。游戏中的专用句子我倒是练得很熟,但是普通交流的时候还是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的。

“你们,也是吗。现在是晚上吗。”

“啊,我们也都是高中生!我在洛杉矶,现在快凌晨一点了。”

“纽约快凌晨四点了……好困。”

“哈哈,我在芝加哥,快三点了。”

说实话我有点惊讶,这些人竟然所在的时区都不一样吗。

然而最离谱的还是那个叫【Echizen】的霓虹人。

“我在西班牙,现在是早上十点。”

“真健康啊。”

他的队友赞赏地感叹道。

“你们,不是,同学吗?”

我思考了一下,疑惑地问道。

“是游戏里,认识的吗?”

“不是。网球比赛你看吗?我们都是打网球的,所以就认识了。”

那个纽约的队友用很困的声音骄傲地说道。

“我们都在国家队,嘛,打得还算不错。”

打网球,国家队,但是还是高中生……这不是U17吗。

因为只关注了仁王和幸村出场的比赛,对于其他人甚至其他国家的队伍我毫不了解。但是既然巧到这种地步了……

“越前龙马(Echizen Ryoma)?”

队内频道沉默了一瞬,随即叽叽喳喳的声音爆发了出来。

“喔喔喔,你认识越前的弟弟吗?”

“好想跟那个小孩打一场啊……”

“这个世界也太小了吧。”

耳机里,那个越前的声音轻笑了一下,如是说道。

“可惜。不是龙马,是龙雅(Ryoga)。”

——

我们一起打了快三个小时,我这边倒是打得越来越兴奋,最后是在纽约熬了一整夜的那人实在是熬不住,说要下了。

我们加了Discord说有空再一起玩,虽然很快就只有我和那个越前龙雅在线了。

【双排吗】

我发消息问道。

【今天先不了。打算去网球场】

那边也用日语快速地回复道。

【你大概什么时间在线】

【不太固定,醒着就在线,一天十五个小时】

我安详地回复道。

啊,十五个小时都是最低值了。我的作息已经完蛋了。

【真不错啊,寒假】

对面当然对什么炎上自肃之类的事情一无所知,只是这样回复道。

——

冬天的天空黑得很早,外面已经是一片漆黑了。

我叫了乌冬面的外卖,一边吃一边用手机追新出的漫画。

外面的气温很低,屋子里却很暖和,也很安静。

又是完全没有出门的一天。

吃完不知道是午餐还是晚餐的乌冬面,我躺在了床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想着再去开把游戏吧。

“其实仔细想想。”

我又无自觉地自言自语了起来。

“现在的生活,是我梦想中的生活啊。”

在一个吃饱准备打游戏的夜晚,我突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身处东京,独居,家里有漫画游戏零食和乐器,甚至还有闲钱点外卖。

不需要出门,睡觉的时间可以自由地安排,不管是睡四个小时还是十二个小时,下午三点还是七点起床都无所谓。

真自由啊我。如果换成几年前的我,应该会非常开心满足吧。

那为什么现在,会感到莫名的空虚呢。

我打开了跟经纪人的聊天界面,良久,觉得要不然还是直接打个电话过去吧。

还真是在不经意间……就变得贪心了啊。

“抱歉打扰了。对于自肃之后的配信,我想……”

——

时隔多日,我坐上了回家的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