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娘子家的女相公(449)
昨夜闹得那般,她实不敢再触怒女儿,但见夏金澜如此态度,心中颇为不满:女儿怎能为一个一无是处的女子,连骨肉都不要了?
“金澜,你这般如何可以?润娥腹中终究是夏家血脉。”林氏思量片刻,终开口说道。
又恐自己话语无力,便望向夏清安,瞪眼道:“老头子,你说是不是?这毕竟是夏家血脉。”
夏清安本不干涉内宅之事,但润娥怀孕事关重大,不可能袖手旁观,毕竟那是自己的孙女。
“你娘说得对,金澜,不论润娥有何错,孩子无罪。你常言芸香好,若她在,怕也不会赞同你的做法,芸香心善。”夏清安不像林氏强硬,说理婉转。
他知道夏金澜看重芸香,此刻以芸香之名说事,必比林氏的警告要好。
果然,闻父劝言,夏金澜心中有所动摇。
芸香确是个心善的女子,若知自己如此,会否生气?
林氏虽不喜欢芸香,但也知夏清安所言有理,只点头道:“是啊,你爹他说得对,你自己想想。”
夏金澜无奈叹气,看着桌前三人,无可奈何地说:“看你们吧,这事我不管了。”说完,起身离席,径直去了书房。
林氏望着远去的女儿,心中满是挫败,何时起,女儿不再听从娘亲的话了?
夏清安见状,心里也不好受,夏金澜没错,林氏也没错,芸香更没错,这局面不该出现,却无力改变。
唯润娥满心欢喜,终保住孩子,有了依靠和盼头。若此胎安稳生出来,自己在夏家的地位就稳如泰山,即便失去夫君宠爱,府中人也不敢轻视。
抱琴追上夏金澜,欲安慰,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吩咐下人再送些饭菜至书房。
夏金澜果真回书房,此处曾与芸香共度良多时光,无人打扰。
夏金澜常觉侧目间,恍惚中见芸香微笑。
“大人,厨房送来些饭菜,还是吃些吧。”抱琴接过仆人手中的托盘,上有清粥数碟小菜。
此乃太太最爱为大人准备的饭食,说是清淡有益健康。
夏金澜本欲拒绝,但见托盘中的清粥小菜,鬼使神差地点头:“放下吧。”
抱琴这才安心,只要大人愿意进食,一切都会好转。
见抱琴仍立于旁,夏金澜心中烦闷,冷声道:“你先出去。”
抱琴愣住,从未见大人如此待己,只得听命。
“好,我就在外,大人若有事唤我。”抱琴心中失落,但仍点头出门。
此时,夏金澜情绪彻底崩溃,她的眼泪却不自觉落入清粥,朦胧泪光中看见芸香微笑,却无法走近。
夏金澜心中的苦楚与压力,无人能解。
纳妾后,夏金澜因羞愧未见芸香,并非有意冷落。
未料此“冷落”竟让她离去。
虽有协议,待家事处理妥当再去接她,夏金澜深知短期内难以实现。
不能强逼林氏,且家中现状,夏金澜不敢接芸香回家,她腹中有她的孩子,如何承受这些气。
夏金澜看着书桌上笔墨,想了许久,终于写下方玉竹行程,那是她费尽心思打听到的消息。
写完,一字未提自己,也未问候芸香,只是把清粥一口口咽下。
这清粥尝来苦涩,不如往昔鲜甜,夏金澜觉得难以下咽,夹了口小菜,滋味亦不佳,是味觉出问题,还是心情所致?
夏金澜呆坐桌前,望着清粥,难以下咽,恨不得吐出已食之物。
抱琴立于门外,心中同样难受,既为大人心疼,也为自身难过。
润娥侍候二位老人用饭后,方陪着林氏回到自己的居所。
实则,只要有林氏在身边,润娥心中便觉得有了依靠。这婆婆虽常做些令夫君不悦之事,但只要自己能讨得婆婆欢心,有她支持,润娥心中便感到安稳。
而公公亦是听从婆婆的话,刚才那事,原本夫君态度坚决,经婆婆和公公几句言语,夫君便改变了主意。
“润娥啊,现下金澜心绪不佳,你莫要上前惹她厌烦,怀着身孕好生休养便是。”林氏看着润娥,面上神情显然带着几分告诫之意。
润娥未曾料到林氏如此说,但仍点头笑道:“娘,我知晓了,夫君近来烦恼多,我明白。”
“如此便好,你要做个懂事的人,莫想着争强好胜,其实这样的日子也过得去。”林氏话中有话,意思再明显不过。
润娥闻言一怔,若在过去,或许还能拼一番,如今却不知如何是好,连孩子夫君都不喜欢,自己还有什么可争的呢?
“是,我明白了。”润娥的声音已没了先前的欢快,显然是被林氏的话触动了心弦。
林氏这般精明之人,怎会不知刚才话语中的深意,她轻叹一口气,只得直白说道:“若非芸香命薄,你无当主母的机会,你当珍惜眼前。”
“娘说的是,我明白。”润娥含泪点头,哽咽着保证,“我不给娘添麻烦,只盼好好生下这孩子。”
“如此最好。”林氏这才安心,说了句。
与润娥聊了几句,她便回了自己的院子。她也累了,为女儿费尽心思,却不被理解,还能如何?
这日,夏府上下人人心里沉甸甸的,气氛显得格外压抑。
芸香与朱大娘谈了一会儿,二人各自歇息去了。
在县城逗留数日后,她们随谷谦的队伍启程。
马车行于队尾,队伍行进速度略快,除了吃饭,几乎都在赶路。
芸香身体尚可,谷茉的精神却不大好,这让众人担忧不已。但她为了不让大家担心,一直勉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