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季(90)+番外
视线下移,触及他肩膀的湿痕。抿了抿唇,“抱歉,把你衣服弄脏了。”
“嗯?”
他沿着看去,扯了扯嘴角。自嘲笑笑,“没关系。”
*
周老太离世的讣告对公众发出,停灵的这几日,周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
前来吊唁的人多是周家的亲友,亦或者商业上的合作伙伴,还有一些是曾有点老交情的人员。
能出席的都来了。那些因时间冲突,不能亲身前往的,则是托人送了挽联到周家。
周颂宜经过这半日的调整,情绪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
目前和靳晏礼只是进展到离婚的第一阶段,还没有正式分开,作为周家的孙女婿,同周自珩一起招待前往吊唁的人员。
有他在身边,她轻松许多。
不过和周家人不同的是,他招呼的是靳家那边过来的人,还有一些和两家皆有商业往来的合作者。她则是招待周家的亲友。
-
天时晴,时雨。
老太太也算是戎马半生,这几十年间,从未忘过本心。每年都会拨去善款用于资助,或是抗震救灾这类灾害。
人在做,天在看。
在八月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北京一连下了几场雨。
起先是瓢泼的,后来则是蒙蒙细雨。空气中沉闷的灰尘被雨水涤净。
空气质量良好。
预备安葬的那天,是一个好晴日。只是现在才前夜八点钟。夜色虽然还没落尽,但视线已经变得昏昧。
宅院上下,点着灯。
“奶奶和爷爷最近身体不太好,出于安全考虑,家里人没让他们过来。”
周晚棠穿黑色的旗袍,体态纤瘦,头发用黑色飘带系了个低丸子头。
手中持一朵白菊,晚灯映在她的脸庞,神色温和柔婉。
她停在周颂宜面前,弯了弯唇,“不过我爸妈他们,还有我哥都过来了。”
“颂宜。”她看着眼前人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安慰着,“逝者往已,望自珍重。”
周晚棠的爷爷是周颂宜祖父的弟弟,两家人平日里走动不勤。
大多数碰面,也都是逢年过节的。不过那也是长辈之间的来往,她们这群小辈之间的交集并不深入。
彼此间或许听说过对方,但从前并不熟络。
去年,周晚棠结婚,周颂宜去绍兴参加了她的婚礼。婚礼结束后,又因工作在那边多待了几天。
两人聊天中,她得知对方正在故宫里头做文物修复的工作。而那阵子,她又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却一直没什么头绪。
于是借这个机会,加了周晚棠的联系方式,沟通了一段时间。
两人关系因此也变得熟稔起来。
周颂宜眨眨眼睛,思绪回笼。她很轻地说,“会的。”
“我爸和阿姨他们在内厅里,往里直走,碰到一座秋千架的时候,朝右边的小道拐进去就可以了。”她给面前人指了路,“路上都有人引导,要是找不到路,直接问他们就好。”
“好。”周晚棠点点头,“那我先过去了,我们改天再聊。”
“嗯。”
两人交谈的期间,周晚棠身旁的男人只是静静站在她的身旁,并未出声打扰。
他和周家这边没什么联络,过来,也仅仅只是因为他是周晚棠的丈夫。
在她说话的时候,眼神温和地注视着她。里面有着宠溺、幸福,更多的是爱人之间的包容,理解。
等她提了离开的话,才出声,“走吧。”而后,出于礼貌,对周颂宜点了点头。
蜻蜓点水的视线扫过,很快又凝在心爱人的脸庞。
周颂宜也不知道自己出于何种心情,望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她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失落是有的,羡慕、渴望,好像也是有的。
在劝说自己和靳晏礼结婚的时候,周平津也曾把周晚棠和商时序这段无感情的联姻,当作例子来劝说她。
曾经,她并不苟同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两人能够相爱并且走到最后。
可眼前的情景,又在切实地告诉她,并非所有事情都是绝对的。
只是世之万一,概率极低。
*
折腾了许久,氛围才算变得和夜色一般静谧。周颂宜守在一旁,情绪恹恹,眉宇间疲态显眼。
周自珩原本是跪着的,见她这样,显然也放心不下。
起身,走到她的身边,“夜里我来守着,你回房间好好休息。”
“我怎么睡得着?”
“天一亮,就要起来了。你这样,我实在放心不下。”他尽量和缓着语气,“放心,少你一个人,天塌不下来的。”
她问:“你呢?”
不知道祖母那个夜晚对他说了些什么,一夕之间,周自珩变得沉稳许多。
或者说,在面对家族大事的时候,他从不含糊。
想到这,她也没再犟了。
“舒樾呢,他在哪儿?”周颂宜问,“我去找他。”
“你不知道吗?他一直都和靳晏礼待在一块儿。”说到这,他蹙了下眉,“靳家都过来了,你总要过去看看。不然,怕是失了礼数。”
继而又问:“那天晚上说的话,是气话吗?”
“算是,也不算是。”周颂宜知道他指的是哪天,当下又不太想和他继续这个话题,“我过去了,你也休息一下,别强撑着了。要有什么事情,你及时通知我,别什么都一个人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