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开马甲在全球搞买卖(137)
“那我就算成功了?”翁姑问道。
“当然,”唐园点头,指着翁姑坐的地方,“这里就是翁姑的工位,以后都在这里做事,边上的几个隔间我还会叫人来,你们可以不必有交集,顾好自己就行。”
“好好好,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给你干!”翁姑信心满满,立即抓了一把碎布,开始寻找合适的样式,拿着边上的剪刀开始剪。
唐园没有留下,掀开隔间的帘子离开,让翁姑自己忙活。
到了傍晚时分,她才又出现。
今天是翁姑第一天干这活,但她对针线活很熟练,一天时间,总共做了十个小钱包,其中还包括五个有特殊花样的钱包。
按照早上约定好的价格,她直接拿出六毛五分钱,交到翁姑手里。
翁姑收了钱,满脸高兴。
唐园也为她高兴,但想着自己总要在外忙碌的情况,还是跟翁姑说了一声:“之后我可能每天会过来一趟,不一定是傍晚,我来的时候你做了多少,我就给你算多少,多的可以放在这里,第二天我再给你结算,行吗?”
“行行行,都行。”翁姑看着唐园,完全抑制不住心底的欣喜。
该说的都说了,唐园送她到门口,看着棚子下多的三个隔间,琢磨着要尽快将人喊齐。
沈文玉跟二姑认识的人多,但她们知道的缝纫技术特别好的人只有翁姑,唐园找了一圈,才在曹婶的朋友圈子里,找到了几个手艺好且没有工作的人。
这些人家里条件多多少少有些贫困,但人品都不错,之前她还试图去推销手里的货,但想着这几人家里的情况,便没有找去。
现在有这个情况,她主动找上门,三人很快就都答应下来,都在答应的第二天一早,来了她这边,进了隔间里开始缝小钱包。
这时候翁姑的速度比第一天已经涨了不少,平均一天至少能做出十五六个,相当于她一天能挣到一块多。
这样的收入,比机械厂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都要高,当然,是唐园的两倍。
等四个人都上了手,几乎每人每天都能做出十七八个来,有的时候做普通款,一天甚至能做二十五六个小钱包。
对此,唐园不仅没有不满意,还试图让她们都去做普通款钱包。
毕竟游戏空间里做钱包的时间几乎是固定的,这些人做普通款钱包多了,她就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售价五块的中等款式钱包,两边加起来,数量能更多一些。
在她的引导下,其中有两个相对审美差一点的,便开始一天到晚制作基础普通款钱包,虽然这部分钱包价格低一些,但只要做的足够多,每天也能挣一块多。
翁姑和另一个人审美好,乐意做复杂的款式,唐园同样不亏,她们做的跟游戏空间不一样,她便把价格再往上提一提,一个卖六块七块,郑蔓拿去卖,就算再提一提价,也能卖出去。
有了四人的帮忙,唐园的压力总算小了许多,不用天天压榨自己的时间,将自己困在游戏空间里。
又是一天,她从香江回来,悄悄走到门口,打开特意让人修过,开门关门都没声音的大门,出去转了一圈回来,进了一个一个隔间,将手里用油纸包的鱼干交给她们。
这个过程中,四人分批一个一个离开。
她们倒是都不会往外透露,怕就怕这时候要是碰了面,熟了,回头在外头碰到,一不留神聊多了,把不该说的秃噜出去,那可不好。
还是现在这样好,不说话不闲聊,做事的效率都能高出许多。
唐园走到里头翁姑的小间时,第三人也踩着清晰的脚步声离开。
“翁姑现在习惯了吗?”
“习惯,哪有不习惯的,”翁姑笑呵呵道,看着她手里的东西,“真是让你破费了。”
她早就听到边上的说话声,这会儿并不过分客气。
“破费什么,只是一点小鱼干,”唐园把东西交给她,看着桌上摆着的小钱包,“咱们今天的账算好,对了,翁姑还是要晚点走吗?”
“今天要稍微早点,家里有老人过寿,”翁姑实话实说,“我家里人都挺好,之前也没有嫌弃我,现在我能多挣点钱,要早点去买东西。”
“你要什么?我看看屋里有没有,有的话直接卖你,省的你去找票。”唐园直接说道。
“那好啊,”翁姑立即答应,“我想要点菜,要……”
说是过寿要买东西,实际上这时候的物资不多,说来说去就那些。
唐园的游戏空间里还真有,等翁姑说完,她还问道:“我那儿还有两斤肉,翁姑要的话,也匀给你吧。”
“这怎么好意思……”翁姑下意识要拒绝。
这年头肉不好买,她手里只有钱没有票,一开始就没有把肉规划在需要买的东西里。
“翁姑要吗?”唐园又问,见她点头,转身往外走,“你等我一下。”
翁姑自然不会跟着她进屋,一直在隔间里等着。
唐园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拎着一大提东西,几乎将翁姑需要的东西囊括在其中,有些实在没有的,她就用别的蔬菜代替。
这些东西不好一一算钱,她就报了一个大概略便宜的价格。
翁姑给了钱,道了谢,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便拎着东西往家里走去。
这边的位置离她家有点远,正好可以避开一些人的注目,走了半个多小时,她老远就看到了热闹的大屋。
家里人多,平常就人多,今天碰上寿日,哪怕不让大办,人也比平常要多出许多。
来来往往的人笑着跟她打招呼,她则拎着手里的东西去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