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从入门到入土(15)
温念抿抿唇,这些都不过是她的猜测罢了。
两部手机的主人同时叹气。
温念和宋星各自喃喃道:“如果我们能见上面就好了。”
*
红屋的工作时段不包含白天。
温念打开手机里的地图照片,对上面被圈出来的几个标志性地点反复琢磨。
医院、博物馆、图书馆……
不过要说获取信息,尤其是一个镇的信息,最可靠的途径之一还是博物馆。
虽然它和红屋相距甚远,但白天还长,步行过去,正好够她在那里多待一会儿。
博物馆不大,外表金碧辉煌,像埃及的神庙。
外面在木牌上印刷着一份《入馆须知》。
“馆”字是被张白纸盖住纠正后的字,温念抬手试探着揭开,底下便露出它原本的错字——
“棺”。
一股邪风吹来,温念打了个寒颤。
她收回手,蹙眉继续向下读。
【本馆为我们而建,但我希望,永远不会有人踏入这里。】
【若您是外来者,本馆为您二十四小时开放,不过烦请仔细阅读以下须知——】
前一段话似乎是写给崇德镇的居民,不想让居民进入这里,却很欢迎外来者进去。
“崇德镇博物馆”的标牌,现在明晃晃写着“陷阱”二字。
温念继续看下去。
《入馆须知》
一、您可以无限制的在馆内逗留。
二、若你希望更好的理解展品,您可以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介绍。
三、您不会在参观途中感到任何温度上的不适。如果有,那也只是您因为展品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四、博物馆的进口和出口不是同一个门,当您需要离开时,请选择另一扇门。
五、请不要毁坏馆内藏品。
六、馆内没有车票,如果有,也无法使用,请不要拿走它。
祝您参观愉快。
温念:“……”
既然提到车票,无论如何,她都得进去看看了。
不过这份规则确实有很多疑点。
一、不希望本地居民进来,那怎么会有工作人员?既然崇德镇居民团结友爱,工作人员不可能不算在崇德镇居民里。
所以“工作人员”,十之八九是外来者。
二、温度和时间的问题。结合规则一三,如果感到温度不适,或许恰恰说明,她该迅速离开了。
三、规则四稍显离谱,因为据她观察,这博物馆只有面前这么一个大门。
既然是诱导外来者的陷阱,规则上的话就得反着看了。
不让她从哪个门出,那就得从那里出。
温念掏出从红屋书房顺走的蜡笔,在门上画了个大圈。
博物馆里的温度十分宜人。
只是展品非常一言难尽。
旧衣服,玩具,这里的东西和红屋杂物间的东西大差不差。
如果时间往后走一千年,未来人类要考古二十世纪的儿童都怎么生活,这些展品还或许有点儿用。
博物馆空荡荡的,只有温念的脚步声在往里不断扩展。
温念对这些东西丝毫不感兴趣,只是左顾右盼,期望能迅速找到车票。
她进入到博物馆的最里面。
唯一的一件艺术品,只要它在,再不入流的博物馆都有前去的意义。
像幕布一样的巨大油画悬吊在空中,画作上,人群密密麻麻地拥在一处,每对男女都抱着婴儿,而玛丽坐在前排正中央。
这是张庄重绚烂的油画,画技高超,每个人的神态都描绘的入木三分,或喜极而泣、或衷心感谢,亦或是后悔痛苦……
只有两个人在后悔——凯斯和他身边的女人。
他们两手空空,是画中唯二没有抱着婴儿的人。
温念数着。
一共三十七个婴儿。
她退后几步,又重新审视整个画作。
这一次,她的目光锁定在背景上。
画面中的人是挤在间别墅里,从一楼占据到二楼。
而这地方,她曾经见过。
是凯斯的家。
他的招聘中心在别墅三楼,昏黑闭塞,但下两层确是宽敞互通的。
像剧院一样的设计,站在舞台中心,便能同时看清一二楼所有的座位,一如这幅画上的人群布局。
“死亡之声唤醒镇长,祷告之音唤醒新生。这幅画名为《新生之年》。”
温念转头,看向发声的人。
穿着蓝色工作制服的男人笑容可掬,“您好,我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么?”
温念盯着对方的黑色短发,莫名感到眼熟。她点点头:“我想离开了。”
男人表情狰狞了一瞬,很快又恢复正常,“好的,出口在这边,请跟我离开。”
他朝前走,脚步钝重,走过一个展品便停下介绍:“这是十四岁乔森最爱的棒球服,它曾经陪着他度过……”
“谢谢,不想听。”温念恪记规则,打断道。
“……”
直到离出口还剩几米,温念才停下来。
面前两扇一模一样的门,并排并列。
“您需要我的帮助吗?”男人露出标准微笑。
“你知道博物馆哪儿有车票吗?”温念想起正事。
“车票?车票?”男人保持微笑,声音却开始卡壳,“车车车车票票票票票……”
空气开始发冷,凉意从脚底板向上曼延。
男人状若癫狂,却狠狠地扣向自己的脸:“羡慕你,好羡慕你……”
“羡慕什么?”温念跟着他的动作摸向脸,手指碰到皮肤上的疤痕。
羡慕她身上的这些伤口吗?
天花板上开始冒出细密的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