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从入门到入土(84)
“二、克莉斯书店将于中午十一点关门,关门后不再进行定制书的出售。”
蒋洛霁停住几秒,又继续道:“后面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有最新的一条值得注意——它是针对莱文娜面包店而写的规则:莱文娜面包店无论排队人数的长短,都将在中午十一点关门,届时不再接受任何人定制面包的需求。”
如蒋洛霁所描述,这份规则几乎囊括了蒙特镇的所有居民。德雷文是莱文娜面包店的“员工”,克莉斯是莱文娜面包店的“顾客”。
所以连他们也在开业,在接受“定制订单”么?
似乎只有最后一条规则是作数的。
从录像带和之前搜集的信息t来看,莱文娜应该是第一个提出定制“商品”的人,即按照顺序来说,也应该是描述她店铺的规则排在第一条。
短暂的思索后,温念回想起李怀瑾在广场上提到过的,他们小队的回溯。
如果不是在同一个空间时间段就说得通了。
像是循环重启后的蝴蝶效应一般,尽管个人的职业不变,但最后承担“定制”任务的人是随机的,是挨着轮换下去的。
蒋洛霁摆摆手:“你不用回答我,不过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温念将车停在处较为偏僻的路边,在两人心照不宣的沉默中,等待十五分钟的倒计时。
而时间转瞬即逝。
两人在车旁等来了那个面容清晰,却留不下任何印象的司机。
他的五官推测不出任何信息。
温念指了指方向盘,比划一通,做了个还车的手势示意。
“你是诺顿。”在确定两人的身份已经转交后,她直接了当的说。
诺顿并没有回答她,但忽然间,温念可以看清他的面容了。
和那张男人穿警服举枪照片上一样的脸。
蒋洛霁忽地脸色暗了些,这一切仅在转瞬之间,即使是被盯住的诺顿本人,也没怎么察觉。
温念没能拧动把车手,也伸不进敞开的车窗里。
像生物的排斥反应一样,她被隔开了。
驾驶座上的诺顿缓缓道:“欢庆日内,出租车只承载蒙特镇的本地居民。”
蒋洛霁伸出的想帮助温念的手在空中转了方向,又收了回去。
温念心下一沉,诺顿好似不在意她的身份,只无比缓慢而清晰地抛下一句:“欢庆节日一旦开始,就不会结束。”
这句像警告一样的话在二人面前死寂地横着,两人的四周的空气停滞地太过漫长,直到车辆从二人的视线里隐去。
蒋洛霁不自然地眨了几次眼。
温念望着她,有几秒钟的意识都在出神:她难道已经是本地居民了吗?
“我的脱离通道会在欢庆节正式开始后开放。”蒋洛霁后退一步,她直视温念,“你的条件……和我相悖吗?”
“我不可能阻止欢庆节的开始。”温念回答道。
她的手放在兜里,同时也向后退了些。
“你认为克兰是一个怎样的人?”温念转而扯开话题。
“一个理想主义者吧。”犹豫片刻后,蒋洛霁回答道。
温念点点头。
蒋洛霁:“欢庆节会结束的。”
温念:“我可能会去看看。”
两人的声音同时在空中放出,碰撞在一处,最终向两个方向散去。
*
白雾如舞台干冰一般,不断从法阵上涌,又紧贴着地面源源不断地朝四周散。
方悠脸上血色尽失,唇角却扯起淡淡的弧度。
这次的情绪输入终于是足够的。
她将刀丢在脚下,抬头看向上空。
飞鸟如过去千百次一般盘旋在上,只是这次,在最后一丝白雾飘出后,它们转身,和着细碎的叫声朝着雾气扩散的方向同行。
方悠调了调面具的大小,将它贴合面部轮廓后,快步上了车。
接下来,她要去见见镇长德米安了。
广场即将发生一场必然的混乱,而这次,脱身近在咫尺。
筛选时间的前五分钟。
爱德华踏入广场时,连负责安保工作的熊面具人也进了队伍等候。
约定好的司机没来不说,莱文娜面包店的供货量竟然比上次欢庆节少了近一半。
他差一位就拿到定制面包。
抹去额头上的汗水后,他仓皇地越过鱼人群,排进队伍。
广场上也有不佩戴面具的人,他们表情悠闲而自得,手上提着巨大的定制面包。
爱德华愤愤整理着装时,排在他前面佩戴着狐狸面具的人转过头,语带安慰道:“别着急,这筛选不一定能不能开下去呢。”
爱德华语塞,上下打量道:“……你是没拿到面包,过于担心,终于疯了吗?”
狐狸面具摆摆手,浑身上下散发着愉快的气息。面具下,她的声音放得极轻,做口型道:“当然是因为,今天不会有任何人通过筛选啊。”
*
巷道狭窄寂静。
温念靠着墙,拨了拨手上缠绕着的白色丝线。
这么久不注意,它的纯度比之前要更高了些。
蒋洛霁受了“它”的影响,但对克兰却做出了正面评价,而对她说的“离开条件”,温念也暂时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别相信我。”
她的指尖摸向手机,群聊的名字从她的记忆中跳了出来——“神与人共存。”
蒙特镇是两方制衡。
既然蒙特镇是在欢庆节,即克兰被封存在女神像后才有了筛选机制,则也说明,被筛选出去的人应为克兰一方的人。
如果开始便不会结束,而开始又无法避免,那么,从一开始便阻止欢庆节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