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小宫女上位记(184)
“皇贵妃再得宠,也越不过皇后娘娘去。”懋嫔宋氏似笑非笑说了一句。
皇后牵了牵嘴角,不再言语。
熹妃觉得气氛有些微妙,忙换了个话题,“都说今年冬天要冷,看这样子确实是,还没交九呢,天就这么冷了。”
“是呀,今年冷。”裕嫔也道。
“今年要比往年冷些。”皇后接过话头,“记得冬天最冷的时候是五阿哥出生那年,真正是冷得厉害。”
提起这个,裕嫔记忆犹新,不禁点点头。
那一年确实冷,叫人难忘。
“说到这个,本宫记得快到五阿哥生辰了吧?”皇后又道。
“娘娘倒还记得这个。”裕妃赔笑,没想到皇后竟能记得,倒叫人意外。
说起来,弘昼的生辰倒从未认真过一回。当年的事儿尴尬,生怕戳了皇上的眼,不敢放在明面上。后来也慢慢习惯了,娘俩庆祝一下就行了。
“明儿本宫置桌子菜,给五阿哥好好庆祝一下。”皇后倒来了兴致。
裕嫔忙推辞,“娘娘事务繁忙,哪敢劳烦娘娘。”
“说着孩子都这么大了,本宫还没劳烦过呢,就这么说定了。”皇后笑着说一句,却是不容更改。
裕嫔见推辞不过,忙起身行礼谢恩,“谢娘娘恩典。”
皇后摆了摆手,示意裕嫔坐下。
“四阿哥的生辰早过了吧?瞧瞧本宫,把这个都忘了。”皇后朝熹妃笑道。
熹妃面色一凝,皇后她今儿怎么了,怎么提起了这个。
一时也只讪讪道:“劳烦娘娘挂心,早过了。”
熹妃心里知道皇上最不能提起这个,所以每年弘历的生辰都和平常一样,并不专门过生辰,甚至连提都不提一句。
皇帝不喜的事,谁还去戳他眼皮子!
“那等明年呀,本宫再给他补上。”皇后笑得倒有几分真心。
管她是真心假意,面子上的话还是得说。熹妃忙起身谢恩,“谢娘娘。”
皇后笑意更甚了。
几人又闲话几句,皇后便借口乏了,叫众人都散了。
众人起身告退,皇后又朝年贵妃道:“年妹妹稍等一下。”
熹妃与裕嫔、懋嫔告退出了门。
懋嫔知道她们两个亲近,自己便先走了。熹妃与裕嫔互相看了看,心里便都明白了。
熹妃低声道:“皇后娘娘今儿的话说得有些怪。”
裕嫔点下头,“我也觉出来了。咱们不管那些,小心着就是。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回去再说。”
两人相携回了宫。
年贵妃冷不防叫皇后留了下来,正奇怪,就听皇后道:“年妹妹想必也知道了吧?”
年贵妃不知所以,只道:“不知娘娘说的是?”
“前朝有人弹劾年将军的事。”皇后倒也没绕着,直接说了。
年贵妃脸色变了变,点了下头。
“如今年将军离京远,妹妹要多上心才是。”皇后慢悠悠开了口。
年贵妃朝皇后行了个礼,“还请娘娘多指教。”
皇后瞅着她,无声地笑了。
承乾宫里,梨云也听到了皇后要给弘昼过生辰的事。
心下有些奇怪,皇后这是什么意思?
梨云问梁全,“以前五阿哥的生辰都是怎么过的?”
梁全这回打听得明白。如今他是皇贵妃的人,在皇上面前也叫得上号,许多事便能知道得多一些。
“回娘娘,以前五阿哥倒没怎么过生辰,都是裕嫔娘娘和五阿哥两个私里意思一下。”
“哦?”这胤禛怎么回事,敢情对自己的孩子一个也不上心呀。
“听说……听说五阿哥呀来得不容易……”梁全便把打听到的事说了。
以前在潜邸,皇上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就是梨云故去之后。太医怀疑是皇上得的时疫,当时是耿氏自请照顾皇上,这才有了五阿哥。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裕嫔只私底下给弘昼过生日,这是怕引得胤禛不高兴呀。
弘昼生日是十一月,弘历的生日……
不对,弘历的生日自己以前查过是八月里,不知是不是真的在八月。
“那四阿哥的生辰是在几月?”
“回娘娘,是在八月里。”
八月里!分明当年自己在的时候玉明她根本没有身孕!
事情不对!梨云起了疑心。
可是岔子出在哪里呢?
梨云想了想,便叫梁全小心打听着,和四阿哥生辰有关的事,梁全忙应了。
只是事情已过了这么久,想要打听清楚可没那么容易。
梨云把事情在心里理了又理。
以前问过陈福,当时的事他并不清楚,那么其他人更是不知道。知道的人除了胤禛怕就只有皇后和玉明了。
要是问她们两个还不如直接问胤禛了。
只是胤禛不和自己说,肯定有他的道理,不必强求。其他两个人更不必问了,就算问了,她们说不说还是两回事呢。
胤禛如今太忙,眼看着又要去天坛祭天,还是等空了再慢慢问他吧。
正当梨云琢磨旧事时,却有人来请她过去。
梁全一大早就发现了,有个看着不不起眼的小太监,在承乾门那里探头探脑得不像个样儿。
梁全上前就把人摁住了,“说,你是哪个宫里的,来这里做什么?”
小太监被摁得直不起腰,哆嗦着道:“爷爷,小的是北三所的,是冷宫的李氏叫小的来给皇贵妃娘娘捎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