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小宫女上位记(191)
“梨云,其实,我对他很好的,只是不敢面对他。后来,才慢慢好些了。”
胤禛低声说着,像个无助的孩子。
“我知道,你对他很好。”梨云再也不忍心说什么,只柔声劝胤禛。
“可恨那李氏……”胤禛长呼一口气,恨道,“我该叫她和那郭络罗氏一样,挫骨扬灰才对!”
“是李氏和郭络罗氏一起害了你,还有皇后,她也知情……”
说到皇后,胤禛有些无力叹一声。她一次次到如今这个样子,竟没法处置她,毕竟是皇后处置起来还得多考虑考虑。
原来皇后她也知情!怪不得她现在是这个样子,原来早就看自己不顺眼了。
梨云一时有些黯然,若是没遇到胤禛,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吧。
胤禛竟觉察到了,“梨云,你……你是不是后悔了……”
梨云惊异于他的敏锐,回想自己和他一起走过的路,朝他柔声道:“怎么会!”
“胤禛,遇到你,我不后悔!”
怎么会后悔呢,穿越时空只为了你。
胤禛紧紧拥住了梨云,“我也一样,不悔。”
虽然知道了弘历就是自己的孩子,可梨云知道,自己没法和他相认。别的不说,光是年龄就说不过去。自己与他也只差了十来岁,母子相认万万说不过去。
再说了,还不知道弘历的想法呢。
唉,这事儿难!
胤禛知道梨云的想法,只劝她,“你别难过,大不了和弘历实话实说了就是。”
“你!”梨云一时语塞,你也太简单粗暴了。这能实话实说么,说你额涅其实不是熹妃,你额涅她死了却还活着……
“你可别吓他,咱们慢慢来吧。”梨云只道。
“弘历的生辰是怎么回事?”梨云又问,难道是胡乱说了个日子?
还别说,梨云真猜对了。这还是后来胤禛病好了,小孩子也养住了这才定了个日子。
“这……应该是当时胡乱定了个日子吧。”胤禛有些尴尬道。
当初对这孩子的感情确实太难言了,爱恨交织。想见又不敢见,到最后慢慢学着漠视他。
梨云叹口气,好吧,你也不容易。
想起胤禛说的,当时太监诊断孩子体弱可能活不了,还是后来送到玉明那里,才慢慢好了起来。想来玉明也是用了心的。
梨云道:“熹妃她把弘历养得极好,还是得谢谢她,把弘历养大了。”
“所以当初封了她嫔位。”胤禛淡淡道。
这就是感谢了?梨云嗔他一眼。还好意思说封了嫔位,连个封号也没给。
胤禛摇摇头,往事不敢回想。再也不能想,没有梨云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再也不能想,自己想见孩子又不敢见的纠结。
“对了,前阵子整理汗阿玛留下的谕旨,在料理宫闱家务事宜中有谕令,‘有子之妃嫔,年老者各随其子归养府邸,年少者暂留宫中’,你觉得如何?”胤禛想到了一事,岔开了话题。
“这是好事,先帝确实考虑周全。”康熙皇帝想得确实周到,这些太妃们在宫里确实不如住到亲儿子府里,梨云想想弘历,越发赞同这事。儿子在不远处却不得亲近,确实叫人难受。
“那便按这个办。”胤禛定了音。
过两天,皇帝便下了旨意,圣祖有子的妃嫔可各随其子归养府邸,当然愿意留在宫里的依旧可以在宫里。有儿子已离宫开府的谁不愿和儿子在一起,宁寿宫里的太妃们都道皇上圣明,更感念先帝,一时又喜又悲。
转而各位阿哥都各自接了自己额涅回府,没想到还能母子相得,真是叫人惊喜。
领了额涅回府的阿哥们,一个个都去了皇上面前磕头谢恩,感激皇上能叫他们母子团聚。
有儿子的太妃太嫔们都欢欢喜喜,永和宫的太后娘娘却有些坐不住了。
若是自己也能到老十四府上和他团聚该多好!
只可惜他现在还被皇上圈在景陵呢。
十四呀十四,是额涅无能,空当了个太后也不能帮你。
太后本就身子不好,这样忧思于怀竟一时缠绵于病榻起来。
第103章 朕对皇贵妃,就如您对……
皇帝接到永和宫太监的禀报,便赶到了永和宫,又令太医院刘院使来前诊治。
永和宫里,门窗紧闭,殿内一股沉暮之气和着药味,叫人有些不适。
皇太后躺在床上,面色苍黄。皇帝进得殿内行礼问了安,“皇额涅现在如何了?”
太后听是皇帝来了,并未答话,她身边的李嬷嬷上前答道:“回皇上,昨日太后便觉有些不适,太医过来看过,吃了药,今儿更厉害了些。”
皇帝点点头,上前安慰太后:“皇额涅不必担心,慢慢调养就好。”
正说着太监报刘院使来了,皇帝忙叫他进来。
刘院使进殿朝皇上行了礼,又朝太后行过礼。
皇帝道:“快给太后诊治。”
刘院使上前给太后诊脉,诊过脉后朝太后道:“娘娘身子只是一时不适,臣开方子拿药,您慢慢调理就是。”
太后听刘院使这样说,才放下心来,半躺在那里朝他点点头,“有劳院使了。”
刘院使忙回声不敢,借口开方子退了下去。
皇帝上前道:“皇额涅也听太医说了,吃了药便好了。”
哪知太后却冷哼一声,“哀家不如死了,倒也称心!”
这话说的!一旁的宫人缩了缩身子,大气都不敢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