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118)+番外
程国庆展开纸条一看,是“2”,开心的说:“哟,我今天的运气不错啊,第一批最后两台的打谷机归我们村用了。”
其他抢着先拿的人,晦气的看着程国庆,偏偏纸团都是他们自己拿的。娘的,让这个马屁精拿到好数字了。
当天孙大林满面红光的坐着拖拉机回到村子。
村里人知道在秋收时可以用到两台打谷机,都非常高兴。又知道他们村子能够抢先用到的是多亏了村长家的闺女,立马对孙梦毓交口称赞。
孙梦毓在他们口中形象那是正面的不能再正面,这一次的夸赞时间比上一次考上机械厂的时间还久。
说到底,考上机械厂,甚至后面因为给机械厂立功而获得奖励,这两个消息对村里人来说,也只是听一耳朵的消息而已,对他们自己又没什么切实的实惠,说过就罢。
但这一次不一样,他们切实体会到孙梦毓带给他们的好处。
而被大杨村人交口称赞的孙梦毓回到机械厂开始紧张的工作。
她为尽快完成这个项目,加快速度,在三天内直接把图纸画出来了。
在和高畅,主要是卫博宁讨论过后,一致认为图纸没什么问题后,找上董复兴,让董复兴查验图纸。
董复兴看完图纸,他也找不出什么问题。
那么唯一的验证方式就是造实物了。
成了就是成了,不成功再找问题。
于是于师傅排上用场了。
孙梦毓已经尽量避免使用超过他们厂子机器生产能力的零件了,但依旧有一些。
于师傅精益求精,手工打磨速度肯定比不上机器加工。
孙梦毓让于师傅先打磨着,他们继续研究如何让这个涡轮增压机安装到柴油机中。
但增压机都已经设计出来,到这一步已经很简单。
他们直接选用厂子里的柴油机。
在于师傅打磨的时间内,孙梦毓他们三个先加工其他用到的零件。
幸好需要手工打磨的零件很少,再加上最近厂子里任务不算重,在一星期后,于师傅打磨完毕。
孙梦毓看着面前的一堆零件,说:“现在就是组装它们,成败就在这一举。”
高畅深呼吸,他有点紧张了。
卫博宁十分淡定,径直上前拿起零件开始行动。
零件又碎又多,哪怕有其他工人帮忙,孙梦毓三人依旧结结实实组装了五天。
这期间机械厂有放假,孙梦毓都没回去。
组装完毕后,孙梦毓看着眼前已经装上涡轮增压机的柴油机,看向围观的董复兴,“我们装到什么拖拉机或者什么机器上试试?”
孙梦毓虽然对外表的要求没有到严苛的地步,但她肯定还是更喜欢外表美观,所以这台柴油机被她重新设计外观,相对于之前的柴油机变小有许多,颜色从黑漆漆变为大红色。
董复兴点头,“装拖拉机上试试吧,拖拉机好找。”
作为机械厂,找台拖拉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装柴油机这步就用不到孙梦毓三人,有工人抢着干。
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工人都非常兴奋。
最开始他们还不知道孙梦毓三人在干嘛,但随着过程中一直有各种领导过来询问关心,时不时能听见讨论,于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是干嘛用了。
这要是能成功,他们机械厂会在全国出名,他们这些参与的人都能有一份骄傲的战绩。
装上新型柴油机的拖拉机,还需要有一个拖拉机手配合。
这份工作被高畅抢到,他觉得在前期的工作中,他参与的分量实在少,完全靠人带飞。那这份好不容易他可以做的工作,他必须参与,出一份力嘛。
试验场地在厂子最后面,这里是郊外,没什么人,也为了安全,跟着一起来的只是多一个董复兴。
地上还被卫博宁和孙梦毓简单标记下距离,100米一个标志。
随着“轰隆”一声,拖拉机被启动。然后拖拉机开始行驶,随着高畅的操作,拖拉机左走右拐,完全没有熄火的倾向。
卫博宁在记录本上记下:柴油机正常工作。
但这只是第一步,要想验证增压机的作用,拖拉机得加快速度,看和其他拖拉机对比下,速度能提升多少。
孙梦毓抬手给高畅示意。
高畅随即开始加速,加到最大速度。
卫博宁举着手里的表,用来计算一定距离内拖拉机需要用时多少。
百米内用时14秒左右,相当于时速25.7公里。
在计算出25.7公里后,卫博宁难得激动的看向旁边的孙梦毓。
董复兴察觉到卫博宁的激动,不由得问道:“是不是计算出来了?是多少?”
卫博宁递过来记录本,董复兴在看见本子上的数字后,眼睛都瞪大一圈,他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64章
“这数字准确吗?”董复兴激动地抓住卫博宁的胳膊。
因为情绪激烈,他力气很大,卫博宁感觉到胳膊传来的刺痛,不着痕迹的挣脱董复兴。
他没有回答董复兴的问题,看向跑完一圈,重新回到起点的高畅,摆摆手,示意高畅再跑一圈。
高畅视力很好,看清卫博宁的动作,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接着握住拖拉机的把手,继续跑起来,然后慢慢加速到最大速度。
董复兴看卫博宁重新开始计算,不敢干扰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压下兴奋的情绪。但垂在腿侧的手在他没注意到情况下,已然握成拳头,足以看出他激荡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