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153)+番外
而柴油机改进这么重要的消息肯定会吸引很多从事柴油机相关的人来,前几天倒还好说,来的人都是各大厂的技术员。
倒也正常,最开始传开消息就是从厂子开始。
机械化领导对这些人采用打太极和拖延大法,不论是谁提出见一见宁台一号研发的关键人物,机械厂领导总是不明确回答。
实在倔强的人就派出高畅,对机械厂领导来说,损失一个高畅是可以承担的损失。如果一个高畅可以换的孙梦毓和卫博宁安稳,那是相当划算。
而这其中就要说到最大的功臣,张建安。
该说不说的,不愧是专业搞思想的,那嘴皮子溜得,忽悠人一愣一愣。
他在厂子里一向老好人形象,不得罪谁也不站队谁,在孟华邦和周宁国闹矛盾时,从来是打圆场的那个,突出一个圆滑。
也因为这样的行事作风,他在厂子里的存在感一直比较弱。相对于另一位副厂长孟华邦,他可以说是最不起眼的副厂长了。
结果没想到这一次他的存在感爆表,糊弄学和废话文学是让他研究明白了。
不论何时,他和来要求见孙梦毓和卫博宁的人时都是温和有礼的态度,认真听完人家的意见,不论对方态度有多激烈,或者强硬,他一直耐心倾听。
然后不知不觉,来人就平静下来,最后高高兴兴的离开。
回头一想,对方发觉,张建安什么也没有答应啊,提的要求没有一个完成的。
可走都走了,总不能再回去吧。
于是只能垂头丧气的离开,然后隔上几天再战,接着再被忽悠走。
张建安凭借着自己的嘴皮子,一战成名。
在机械厂的领导层收获巨大好评。
周宁国见状立即把应付客人要求的任务交给张建安,他终于有时间和其他想要购买宁台一号的厂长谈合同。
张建安这阵子非常春风得意,他本来以为自己就这样了,他这个岁数升肯定升不上,距离退休没几年,到最后应该就是个副厂长。
但没想到啊,在自己职业末期竟然又焕发事业的第二春,他现在每天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的来上班。
他家里人都注意到张建安最近注意起自身形象来,每天都穿着中山装,白衬衫,以前要他穿,他都不愿意穿,说不舒服,不如老头衫方便。
要不是他老婆知道最近机械厂发生的事情,还以为自己丈夫是外面有人了。
但小鬼好打发,之后来的大鬼,就不是张建安能忽悠的。
来的人是首都第一柴油机厂的曾经的厂长——王为民。
64岁,是柴油机这一行的大牛级人物,专业深耕柴油机,可以说国内柴油机的发展离不开他。
多年以来,他整理出版了多本有关柴油机的心得,可以说柴油机的每一次进步都脱离不开他的影响。
老人家愿望很朴实,他就想能在临终前看到国内的柴油机发展到和国外齐平甚至超越国外的水平。
所以在得知宁台一号的消息后,他立即收拾行李来宁台县。
就是他到底年龄大了,一个人坐火车,家里人不放心,非要说派一个人跟着一起去,老人还生气,觉得自己身体硬朗着呢,到时候不定谁照顾谁。
最后是首都第一柴油机厂派了现任技术部主任赵继东跟着一起,本来他们厂子就得跑一趟,正好可以照顾老爷子。
这话一说,老爷子没有理由拒绝,只得和赵继工一起出发。
老爷子的家人都放心很多。
消息传到首都已经是四天后,坐火车到宁台县又得六七天,于是他们到的时候,宁台县机械厂已经送走一批来参观学习的人。
老爷子和赵继东买的票到清远市,是宁台县的上级城市。一下火车,老爷子看时间还早,提着行李就要找人送他去宁台县。
赵继东哪敢让老爷子这么奔波忙碌,要是累到老爷子,厂里领导得扒了他的皮,他拦住老爷子,提议在清远市休息休息,哪怕吃顿饭呢,养好精神,才有精力去看宁台一号。
王为民严格来说是一个倔强固执的老头,要不然他不会钻进一个行当就是四五十年,愣是没想过换一个方向。
所以对于赵继东的提议,他非常反对,还说“如果你累了,那你休息,我先走。”
赵继东哪敢自己独自休息,他提议休息是为了让老爷子休息的,他单独一人留下算怎么回事。
他好说歹说,说的汗都冒出来了,要知道这时候可是十一月份,还是在东北,室外温度虽说没有冻死人的程度,但零下绝对有。
赵继东可谓是用上毕生的口才,最后才勉强劝服老爷子。
当天他们找到一家招待所,好好睡上一觉,第二天坐上客车,到达宁台县。
宁台县机械厂领导对王为民的到来是热烈欢迎,不仅带着老爷子参观了宁台一号的生产车间,还让高畅随同,给老爷子随时讲解。
说起来,宁台县机械厂其实不是专门生产柴油机的工厂,以前他们是搞各种机器生产的。
但宁台县太小了,他们厂子又没有什么技术,死撑着厂子没有什么好发展。
然后周宁国来后,发现宁台县没有柴油机厂子,而他们厂子有能力生产出柴油机,于是给厂子硬是凑出这条财路。
宁台县的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厂子工人谋好处,又不是作奸犯科,生产柴油机就生产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