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164)+番外
但他的兴趣不在于射击,而是拆开它们,看看他们里面是什么构成的,他能不能做成。
为此他还挨过一顿打,因为他拆开后,装不回去了,之后他有经验,再没出现过那种问题。
除了木仓,炸.弹、坦.克等,他其实也有些兴趣,可惜,他接触不到。最多远远看一眼。
他非常想拥有一把自己组装而成的木仓,于是他自己收集材料,还去废品站寻找可利用的材料,铿铿锵锵的打磨出他人生中的第一把木仓。
现在回头去看,那把木仓问题很多,例如瞄准不行,射距太短,威力也小,但纪念意义很大。
也是因为那把木仓,他认识了钱教授。
钱教授于他,虽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他的很多军工书,还有军工知识都是钱教授传给他的。
卫博宁问:“钱教授身体还好吗?”
孙强军回道:“好着呢,能吃能喝。就是时常念叨你。”
王为民看见桌上摆着一沓纸,他目测上面是很多数据,问:“我可以看看吗?”
孙梦毓还能说不行?更何况,孙梦毓想借王为民和孙强军解决试验场地的问题,所以点头同意。
王为民一看入迷了,连孙强军推他都没有反应过来。
孙强军见王为民这么沉迷,好奇他在看什么东西,桌上还有一些纸,他跟着随手拿起来几张,跟着看起来。
孙梦毓挪几步到卫博宁的身边,凑到他的耳边小声说道:“你说王厂长和孙教授能不能给我们解决试验场地的问题。”
女孩子的馨香飘到卫博宁的鼻尖,同时孙梦毓说话的气流扰动他的耳朵,卫博宁的耳朵控制不住的红了,他不自在的往旁边挪几步,才说道:“应该可以。他们认识人多。”
孙梦毓没有察觉卫博宁的动作,回味着卫博宁说的话。
意思是说,哪怕他们没有这个场地,他们认识的人力总有这个条件的。
那不妥了,嘿嘿,她的电动车,又靠近一步。
孙梦毓继续小声说道:“那就好,我就希望,做实验的场地离宁台县近一些,跑太远,不方便。”
卫博宁默默记下孙梦毓的要求。
王为民先看完,他不是研究电池的,但对其中的化学物理知识还是可以看的明白,尤其,他会看数据啊。
再加上,看了这么多年的文件,经手这么多的数据,靠不靠谱,王为民看完心中都有个大概。
这份文件,大有可为啊。
王伟民激动的看着两人,“这份文件是你们写的吗?”
第81章
卫博宁解释:“不是,这是小鱼同志写的,我只是看了看,说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意见。”
王为民紧紧抓住手中的纸,好似手中的是什么无价之宝,“你们进行过实地实验了吗?”
孙梦毓摇头,不好意思的说:“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了。”
孙强军这时才看完,迫不及待的说:“那还不简单,这个问题我帮你们解决。”
王为民此时顾不得和孙强军争论,“你们介意我告诉一位教授吗?他也是研究电池的,你们应该可以和这位教授有不少话说。”
王为民说的人叫赵庆国,当初在四方城开会时,他也在。在能源这一块,赵庆国不敢说自己地位很高,但他在这一行钻研几十年,心得经验还是有的。
孙强军知道王为民说的是谁,和王为民更加关注柴油机不一样。他作为研究所所长,和其他一些研究所会进行交流,有时候,还会和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
所以他对赵庆国最近的研究有所耳闻,似乎赵庆国正在寻找更加经久耐用的蓄电池。
别看电池小小一块,似乎里面包含的技艺也很简单,但它应用范围可非常广泛。
不说之后科技发达的时代,它的应用范围,什么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就是现在,虽然汽车、火车的速度和里面的功能还比较简陋,但依旧要用到电池。
除此之外,通讯、电站、飞机、坦克、舰艇、雷达系统等领域都能有电池一展身手的空间。
现在电池没有名声,无非是如今的电池表现不佳,用它和没用没太大差别。
尤其因为制造工艺的问题,如今的电池体积普遍偏大。
孙梦毓一开始决定做蓄电池,除了如今的电池电量和寿命都不理想,也有它的体积太大的原因。蓄电池太大,电动车的体积就不好缩小了。
现在王为民想通知同领域的大佬,孙梦毓倒没有意见,但她有点顾虑,“王厂长,孙教授,我先提前声明,我不是不愿意你们告诉这位教授,而是我做实验有个特点,我不喜欢别人在我做实验时指手画脚。”
“我更愿意,和平讨论。万一啊,我是说万一,这位教授觉得我做实验的哪些步骤不对,他非要指点,我知道他是好意,但这样一来,比较打乱我的思路。”
孙梦毓说的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确。
她不希望来一个固执且意见非常多的人。
当然,那位教授不来,那当然没事。但是如果他一来,他还非要加入进她的实验中,一个是业界内的前辈,一个是小组的负责人。
起争执了,该听谁的。
对孙梦毓来说,这未免太憋屈了。
王为民和孙强军对视一眼,哈哈一笑,王为民说:“你放心,来人性格绝对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