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223)+番外
要真是脑袋不开窍的人,系统空间用冒烟,开多大倍速,都不一定有用。
但它看不惯孙梦毓得意,故意说道:“你顶多是一个假天才,假冒伪劣产品,人家卫博宁同志才是货真价实的天才!”
“你还差远着呢。”
孙梦毓无法反驳,说实话,今天真的加深她对卫博宁的了解,之前她只是觉得卫博宁脑袋灵活,很轻易能跟得上她的思路,现在她才知道原来人家真正的天分根本没显现出来。
想到陆伟新临走时从卫博宁那里带走的一沓资料,她是由衷佩服。
想到这里,孙梦毓美滋滋的摸了摸在衣袖下的玫瑰手表,她也不差,都说天才只和天才玩,要不然卫博宁咋愿意和她交朋友,还送她礼物呢。
第104章
王文曲的安全要注意保护,还有得到的资料要带回四方城,陆伟新肩膀上的担子很重,他自从离开卫博宁家起,警惕心和戒备心高涨到来时的三倍。
本来他们计划在宁台县停留一段时间,但现在不说孙梦毓提交的资料,就是卫博宁的资料,都十分关键。
于是在离开卫博宁家后,陆伟新和王文曲直奔火车站,剩下的两名战士则去机械厂拿行李,同时还自行车。
直至安全坐上火车,陆伟新的心里也只是放松一些,不到四方城,他根本轻松不了。
两位战士得到陆伟新的暗示,也是时刻警戒,只是从浑身的气势上看就能知道他们一行人不好惹。
待把所有的资料带到领导面前,陆伟新才算是卸下重担。
本来领导只是期盼防护材料的到来,结果没想到陆伟新竟然给他带回来一个大惊喜。
十几份武器的改进方案。
虽然有些武器稍微过时,但意义不一样。
一个未经训练,自己钻研,结果做出了如此成果的人,是天生为军工生的啊。
领导十分激动,问陆伟新:“那位同志跟来了吗?”
陆伟新为难的说:“领导,难就难在这里,这位同志不愿意来四方城。”
“哦?怎么回事,好好说说。”
于是陆伟新把自己如何劝说卫博宁的整个过程复述一遍,老实说,卫博宁是他从业以来,接触到的少有的顽固坚持的人。
无论他用什么样的话术,人家丁点表情都没有,连个眼神都不给。
无论是不是装的,陆伟新都得说卫博宁是个人物,就人家这份意志力,怪不得能自学成才呢。
领导听完,陷入沉思,说:“你说那个同志叫卫博宁?是卫振国的孙子?”
陆伟新点头,要不是卫博宁是军人的后代,只是卫博宁从哪接触到那么多木仓,他都得询问一二。
领导名叫陈兴邦,认识卫爷爷,但不算熟识,但他对卫家有些愧疚。
因为卫爷爷的大儿子卫正清牺牲的任务是他指派的,虽说他是出于一个军人,一名领导,没有偏向,在那时做出的最正确最公正的选择,但哪里知道卫爷爷的大儿媳林华琳在卫正清牺牲消息传回来时同样为国捐躯。
卫爷爷一下子失去两位家人,而他们的孩子如果他没记错,似乎就叫做卫博宁,当时才7岁。
他对这个孩子有些愧疚,因为让人家变成无父无母的孩子,有他的一部分原因。
也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之后对卫家多有关照,尤其在卫爷爷退休离开四方城后。他知道城中有传言说他看重卫家,和卫家人有关系,但他从没解释过,任凭外人误解。这样的局势下,他的关照可以给留下的卫家人一些保护。
但没想到当初那个失去父母,看起来苍白瘦弱的孩子如今拥有惊人的天赋。
陈兴邦挥挥手让陆伟新先离开,他要好好想想怎么办。
因为卫正清的原因,他对卫博宁天然有好感,所以他不愿强迫卫博宁。
那么只能打感情牌了。
思索后,陈兴邦拨通电话,和电话那头不知道聊了些什么,挂掉电话,他的心情骤然放松许多。
而一到四方城连家都没回直奔研究院的王文曲钻进实验室,一连三天没出来。
他的随身助理哪敢让老爷子这样子熬,再让老爷子进医院,他哪还有脸跟着老爷子啊。
但老爷子的老伴早年间去世,后面老爷子一直没有再娶,倒是有一个儿子,但老爷子的儿子比老爷子还工作狂,现在不定在哪个项目里忙着呢。
他根本找不着人来劝老爷子啊。
王文曲的身体情况不止随身助理关注,材料研究院的院长同样很关心,王文曲可以说是四方城材料研究院的灵魂人物、定海神针。说句不好听的,谁都能出事,但老爷子不能!
但老爷子一进实验室,除了两个助手,谁都不让进,大门紧闭,任凭门外俩人着急。
材料院的院长刘行围在实验室门外转来转去,时不时看一眼实验室的门,但大门纹丝不动,丝毫没有要打开的架势。
刘行围叹口气,和老爷子的随身助理小马抱怨,“不知道是什么实验让老爷子这么上心,但再重要的实验,也不能拿自己身体开玩笑啊。”
小马尴尬的笑笑,他去哪里知道啊,只知道老爷子当初死活要跟着去一个地方,还不让他跟着,但一回来后,立即钻进实验室,除了两名助手有时打开门要水和饭,其他时间门就没有开过。
至于老爷子他根本没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