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245)+番外
卫博宁不在意小路,他好奇的是这层薄膜,看一会儿,然后摸一摸。
陆伟新追问孙梦毓:“孙同志,这个球的保护力如何?能量产吗?一次是只能保护一个人吗?打开后对里面的人有没有影响?打开后之后里面的人如何出来?”
孙梦毓说道:“你说慢点,我一个个解释。”
“这个球的保护力就看那层膜,它的保护力如何,我觉得你应该知道。那份材料安全性能有多强,它就有多强。”
“至于量产,不确定,我没试过。这个球是我手工制作的。”
“一次是只能保护一个人,我当初的设想就是保护手无寸铁的普通人,这样的人没有反击能力,在打开球的时候,膜的弹性可以隔离开使用者周围的一切物品,使得使用者出于安全的状况。”
“至于打开后对里面人的影响,没有什么大影响。但因为膜的透气性很差,所以里面的人要在氧气吸完之前出来,要不然会窒息。这个时间大概是一个小时左右,如果膜再大一些时间会久一些。”
“出来的方式很简单,球的白点再按一下,会弹出来一个针状物,用它戳一下膜,膜会自动消解,人自然就出来了。”
陆伟新皱眉,“是一次性物品?”
孙梦毓点头,这一点她同样很可惜,但无奈这是五三卖给她的未来产品,以她现在掌握的知识,想要改进都没得改。
陆伟新只是遗憾一瞬间,很快说道:“没事,这样已经很好了。”
他走回小路身边,小路看到陆伟新回来,新鲜劲倒没过去,但他不能一直待在膜里啊,问陆伟新:“连长,我咋出来啊?”
陆伟新没有回答,而是说:“小路啊,从你打开球到现在时间是半小时吧?”
小路想了想,回答道:“连长,是半小时,差不多。”
陆伟新笑着说:“那小路你先不要出来,再在里面待一会,等差不多我说出来,你再出来。”
这么珍贵好用的安全球只让它出现半小时太可惜了,反正里面的人能待一个小时,那就快到时间再让小路出来吧。
小路不知道陆伟新是可惜安全球的出现时间太短,还以为是有其他情况需要他维持这个样子以供观察,于是听话的按照陆伟新说的做。
一旁的卫博宁观察完后,回到床铺前,问孙梦毓:“你之前给我的那个球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球?”
孙梦毓此时已经回到自己的床位,翻出包裹里的吃的,经过惊吓,她急需一些吃的抚慰心灵。
手里拿着一块糕点,孙梦毓还没有回答,就又听见车厢门被敲响的声音。
应激反应似的,孙梦毓手一抖,糕点被抖掉一些渣,以为又有歹徒。同时卫博宁飞快跑到孙梦毓身边,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她。
第114章
陆伟新四人本来在讨论安全球的事,一听见敲门声,立马严肃下来,陆伟新透过薄膜用手示意孙大明去开门。
孙大明悄声走到门后,声音平淡的问:“是谁?”
门外传来一道女声,“不好意思,我是列车员,因为有乘客说刚刚在车间有争斗的声音,所以来查看。而且你们车厢正对着的车窗还破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动静?”
孙大明回首看向陆伟新,等待陆伟新的指示。
陆伟新低声说道:“你先看看是不是列车员,如果是,你去和列车长解释一下。”
孙大明点头,小心开门,见确实之前见过的列车员,才侧身出去。
陆伟新又对另一个战士说道:“小池,你捡一下地上的子弹,看看能不能看出是哪国产的?”
子弹被反弹出去掉地上后,孙大明和小池在先前出门查看危险时,已经先一步把全部子弹扫到他们车厢,以防之后出来查看的乘客看到子弹恐慌。
此时这些子弹堆在门口,打眼一看得有三四十颗。
小池和小路看到堆成小土堆的子弹,倒吸一口凉气,同时对孙梦毓生起巨大佩服。能研制出如此神器,怪不得上面要他们四个人来接人呢。
小池上前拿起一颗子弹查看,还不待汇报,卫博宁的声音在后方传来,“应该是□□型手木仓,·45ACP口径,也就是11.43mm。”
小池诧异的看一眼卫博宁,然后说:“是,连长,是那个木仓。”
这个木仓型自从生产出来,历经改进,功能越来越完善,在几次战争中,它的出场频率非常高。杀伤力惊人,因为口径大,射入人体内,停止作用非常强。可以这样说,使用此木仓,只需要命中一发,非死即伤,对方会立即失去行动能力。
因为这样的优点,从它出产以来,堪称战场上的常青树。在国内那几年的困难时期,谁能拥有一把□□那可是值得吹嘘好久的事情。
但也因为它在战场上的出场频率高,这把木仓,在国内一点不稀奇。
所以想要通过它追查袭击的人来自哪方,很困难。
陆伟新本就对通过子弹木仓推断来袭击的人是哪方没报多大希望,一般的敌特,有点脑子的都会用国内常用的木仓型,不会傻乎乎的用国际上特殊或者带有他们国家特有标志的木仓型。
他摆手示意小池包起来那些子弹,不能这样放着,而且下车时也要带走。
小池和小路很奇怪为什么卫博宁会如此了解木仓型,甚至都没近身看,但看到陆伟新面色如常,一点不奇怪,他俩自觉闭嘴,不问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