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250)+番外
“小鱼同志,你是有什么想法了?”
孙梦毓拿起之前陆伟新从她那里带走的资料,翻给王文曲看,“王教授,你可能是太重视这个实验,所以思路有些走入误区。”
“我在资料里标注:材料的超强防护力是在加入钪金属后产生的,但不代表防护力主要就是因为钪金属。”
“我之前加入的那些材料都是为钪服务,可以说钪是主,其他的材料是辅。钪的化学性能很活泼,且在空气里还容易氧化,但这一份材料主要用纯净的钪,它不能是化合物。我为了得到纯净的金属钪,废了不少力气。”
“那么为了充分发挥它的特性,又不至于让它在完成使命前先一步和其他加入进去的元素发生反应,我特别注意时间和温度。”
“但我看你们的实验里,总是在改变其他元素的加入顺序和温度,那样在你们合成前,钪会先和其他元素合成,之后你们无论怎么调整注意,在这一步,实验已经是失败。”
“尤其我注意到你们提取钪的方法不太对,提取到的钪很大可能是它的化合物。不是纯净的钪,会极大干扰实验结果。”
王文曲没想到实验是在这里失败的,他懊恼的捶手,“唉,钪这种元素之前咱们国内了解的不多,它存量稀少,提取又困难,要不是你率先加入进去它,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要用它。”
“现在就困难了,钪的提取方法国内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王文曲说的,孙梦毓了解。
不只是钪,在现阶段,只要是稀土系列国内都不太重视。稀土是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
它们的存量很小,但性能又非常好,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论是军事、冶金、石油、陶瓷玻璃,甚至是农业,都有它们一展身手的机会。
而更关键的是它们还有一大突出作用,在电子工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未来电子越来越发达,它们的地位会更高。
和很多国家相比,国内的稀土存量不算少,可以说很高,达到70%。但为什么未来越来越少,甚至最后还不到30%。因为在这个时期,它们都被卖出去了,且这个买卖还会持续好多年。
电子大国扶桑国和星条国可是对国内的稀土垂涎欲滴,尤其本身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的扶桑国。
想到这里,孙梦毓心疼的滴血,贱卖啊,妥妥的贱卖,他们是用白菜价买到了珍宝。
但你又不能说这桩买卖国内没有一点好处,卖出稀土,挣得外汇,能用这些钱买国内更加急需的资源,来发展国家。没有现在,哪来的未来呢?
国家的富强不是一蹴而就达到,而是一步步、慢慢来的。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国内可以用来挣外汇的资源太少,不得不贱卖宝贝。
“那么,你就给你的祖国多创造一些可以用来挣外汇的产品呗。”在五三看来,这个困难实在简单不过,它系统空间存着的资料可不是摆设,宿主随便学到几份,外汇还不刷刷来!
孙梦毓难得没有反驳五三,她觉得这个建议具有非常高的成功率,夸奖五三:“没想到啊,你也有提出可行性建议的一天,没有那么摆设嘛。”
“五三,你就保持这个劲头,不要一天天净催我学习、完成任务,太功利。”
五三:“……”
难道这个建议不需要你去学习吗?怎么换一种说法,你就能接受了?
五三觉得自己摸到一点拿捏宿主的命脉了。
孙梦毓对王文曲说:“王教授,提取纯净钪的方法不用担心,我有具有可行性的方法,现在我们转换下思路吧。”
真空还原对这时候的国家来说技术上要求有些高,但熔盐电解还是可以达到的。
“既然不能只改变一个位置,那么动作大一些,改变更多地方看看。”
看到王文曲和孙梦毓交流的有来有回,张帆杰和宁长河插不进去话,只能在旁边打下手,看谁需要板书,立即递上粉笔和板擦。要是需要计算,迅速拿过笔和纸。
人到中年再次干打下手的活,对他俩来说有些新奇,但现在他俩完全被孙梦毓折服。怪不得人家发明出来祥云呢,一眼看出他们的实验错误的地方,和王文曲教授平等交流,发生争执时,王教授还要听人家的。
他俩跟着王教授多少年了,还从没说服过王教授呢,因为最后总能证明是王教授是对的。
对比很是惨烈。
这边孙梦毓如鱼得水,另一边被陆伟新带走的卫博宁同样如鱼得水。
他对军工武器很感兴趣,之前陆伟新从他那里带走的武器改改进资料,有些已经投入应用。
陆伟新带卫博宁去的第一站就是军工厂。
军工厂肯定不是谁能都可以进的地方,但因为卫博宁和军工厂如今正在生产的一些武器有关系,他算自己人,所以得以简单参观了他那些武器的生产过程。
之后陆伟新带卫博宁去了军工研究所。
这地方更难进,要不是卫博宁是上面特批进来,陆伟新带着都不好使。
卫博宁听陆伟新简单介绍这个研究所里有哪几位军工专家后,卫博宁的眼睛发亮,因为他听见好几位曾听过的军工大佬,甚至他看过的一些书都是人家编纂修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