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252)+番外
“至于主炮,更大口径的炮.弹我还没有什么具体想法,但我觉得在其他方面可以下一些功夫。例如用重量较轻的新摇架,减少占据的空间;换装新的炮身液压驻退机与同心式复进机,减小液压压力。”
“暂时就这么多,我的陈述完毕。”
卫博宁洋洋洒洒说完,屋内鸦雀无声。在座的人都不是门外汉,哪怕一些不是主研坦.克的研究员对卫博宁嘴里的坦.克部件不太熟悉,但听一个人是不是在瞎说,以他们的见识还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而他们的判断是卫博宁没有瞎说。
这时候也没人在意卫博宁是他们不认识的人了,他们纷纷开始低声讨论,最尖锐的争论就是宁台一号是否存在,以及增缸的思路是否可行。
在卫博宁提到宁台一号时,武平的神色就严肃下来,他这个人比较执拗,不太关注人际交往,生活上很是沉默寡言,但在自己重视的专业,他能侃侃而谈三天三夜不停。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主持设计一辆坦.克。对于自己未来要设计的坦.克他有许多设想,但还是那个问题,如何实现,如何让设想不只是设想,而是变为现实。
因此他很关注市面上可以让坦.克进化的新成果,宁台一号就曾进入过他的视线。
但后来为什么暂时舍弃呢?
卫博宁已经说过,它是双缸柴油机,要带动以吨为单位的坦.克比登天还难。
可是,如果它能变为四缸柴油机,那么就有装载在坦.克上的可能。要知道如今大多数坦.克的发动机工作效率也不过31.25%,距离34.1%有一段距离,和42%更不能比。
屋里的人低声讨论一轮后,相互对视一眼,想拽住卫博宁和他讨论讨论六缸、八缸的柴油机如何达成,还有涡轮增压机是怎么个玩意。
但武平抢先一步,他气势汹汹的走到卫博宁身边,屋里的一些人注意到武平的动作,他们都知道武平的性格,担心他语气不对,再和这位小同志吵起来,到时候人家要是生气走人,他们去哪找人。
马运鸿的位置在卫博宁前面,武平绕桌子过来要经过他,在武平经过他身边时,他站起来拉住武平,低声劝道:“武平,你要干嘛?人家小同志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不带生气吵架的。”
武平奇怪的看马运鸿一眼,不知道马运鸿说的啥意思,他要找这位小同志讨论一下发动机的事情,马运鸿拦住他干啥?
他胳膊一甩,甩掉马运鸿抓着他胳膊的手,说:“谁生气了,我有正事。”
卫博宁看到武平走到自己身边,等着武平发问。
武平的目光透着执拗和专注,“先说发动机的问题,我知道宁台一号,它的工作效率确实很惊人,你的同事确实可以让双缸变四缸吗?”
“电动式车长机木仓如何电动?你有没有设计图或者思路图之类的图纸?”
卫博宁看着武平激动的神色,他不认识这个人,肯定不可能全盘托出,真要有图纸也应该给信任的看。
于是只是回答第一个问题:“没有变为现实的设想都是空谈,这句话你应该很熟悉,所以我只能告诉你我那位同事有极大可能可以变双缸为四缸。”
“哦,对了,我那位同事就是宁台一号的研发者。”
没有得到最想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武平心里很不满,他正要追问,门被推开,是陆伟新。
隔着门,陆伟新听得模模糊糊,只是知道屋里的人在谈论有关坦.克的事,因为都不熟悉,他并不能辨认出谁在发言,因此他并不知道卫博宁参与了讨论。
他只以为卫博宁是对坦.克好奇,也正常,哪个男人对坦.克、飞机这些不感兴趣?
尤其卫博宁还在军工方面有天赋,更加关注很正常。
眼看时间差不多,再不上去找所长,要给所长留下不好印象了,谁知道一推开门看见卫博宁面前站着一个紧皱眉头、瞪视的人,陆伟新唬一跳,以为卫博宁不打招呼径直进入旁听的行为惹怒他了。
他连忙进去给卫博宁道歉并解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位不是坏人,是上面特批来研究所学习的同志,他没有坏心思,你不要紧张。”
说完,他拽着卫博宁的胳膊,带着卫博宁往屋外走,“我们这就离开,不打扰你们了。”
不待武平阻拦,陆伟新已经拽着卫博宁离开。
武平正要追出去,之前拦住他的马运鸿不知道什么走过来,拦住他,“哎,武平,那位小同志呢?怎么没看见人?”
武平甩开他的手后,他看武平的样子不像是要找那位小同志的茬,本打算和那位小同志一起讨论讨论,谁知邻座抓住他,非要和他说自己的想法。
因为和邻座交流不通畅,耽误一会儿,但现在人呢?
马运鸿扶着武平的肩膀,左瞧右看,没看到人啊?
武平眼中焦急的都要溢出来,他来不及回答马运鸿的问题,快步走出屋门,但已经迟了,走廊上已经看不见人。
马运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武平出来,他跟着出来。
走廊上没人,武平瞅啥呢?
最终找不到人,武平迁怒关键时刻拦住他的马运鸿,怒瞪马运鸿一眼,“都是你,刚有一个人要带走那位小同志,要不是你拦住我,我都能追上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