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301)+番外
坐王岑冲对面的男人猛地一锤桌子,骂道:“真想一木仓崩了那个锐澳公司的人,死要钱,妈的,怎么没噎死他!”
“林伟成同志!”坐在上首的人见男人越说越不像话,开口提醒他。他们都很不忿锐澳公司临时提价,但毕竟现在他们需要锐澳公司的机器,不是骂人的时候。
被人提醒,林伟成勉强收起心中的怒火,猛灌一口身前放凉的茶水,脊背往后靠去,闭嘴不再说话。
在座的人没有对林伟成的话表露惊奇,这人就是这么个脾气,他什么时候态度平和才奇怪了。
浓眉丹凤眼的男人继续翻看手中之前官方调查相关厂家时汇集的资料,看着看着,他说道:“不如我们试试小一些的厂家?如果不在一个厂家购买齐全机器,分批购买,这样的工厂还是可以挑出几家。我们多换几家,最后总能购买全。”
王岑冲摇头,“单华盛同志,你的提议之前我想过,但生产线和其他的不一样。小一些的机器可以这样做,但涉及到关键设备不太行。不一样厂家生产的机器,有可能会不配套,精准不一样会有一些麻烦。例如废品提升,报废率提高,严重点可能生产不出产品。”
单华盛理解的点头,他不是技术人员,不太了解这方面,王岑冲说的,他确实没有想到。
王岑冲接着补充:“不过如果最后真的实在没有办法,这个不失为一个方法,可以作为最后的备选。”
林伟成挠挠脑袋,觉得这个问题好难办,忽然想起什么,他问道:“研制电动车的那位同志在哪?既然人家可以研制出电动车,那么相关的机器咱们可以问问人家的意见啊。”
“人家是专业的,不比咱们一群人坐在这里半天强?”
其他人经林伟成提醒,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不是说他们想要孙梦毓研制出相关机器,而是他们觉得既然孙梦毓可以独自一人从无到有研制成功电动车,那么有关电动车的生产,她绝对可以提供一些想法。
专业人士怎么都比他们一群门外汉了解机器吧。
但还不待他们兴奋,坐在上首的人率先打破他们的幻想,“别想了,那位同志现如今不方便,帮不了我们。”
林伟成奇怪,“那有啥帮不了的,在搞研究?在其他地方?”
上首的人摆手,示意屋内的人想其他主意,不想聊这个话题。
能坐在这里参与电动车项目的人,不是职位不低,就是能力出众,见他这样的态度,他们知道其中有他们不能知道的事情,识趣的转移话题。
最后屋内十几号人,无论是政府人员,还是专家学者,最后依旧没讨论出个有用的办法。
散会后,王岑冲骑着自行车忧心忡忡的回到家,他家在一个一进四合院里,独门独户,在这样的时候拥有这样的房子,可以看出他家底不菲。
停好自行车,王岑冲慢吞吞往屋内走去。
他的妻子卫业芳听见开大门的声音,从厨房走出来,刚想开口问他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就看见丈夫紧锁的眉头。
卫业芳揉搓着手上黏连的面粉,说:“怎么了?满脸心事的样子。”
王岑冲回过神,才反应过来已经到家,也是回家的路已经走惯,要不然照他一路跑神的样子,不说跑错道,也得摔几次。
“不好说,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他不愿多说的摇头,似是想起什么,他问道,“不是说咱爸要到了吗?你接到了吗?”
卫业芳白他一眼,“你是不是都过糊涂了,咱爸明天才到。”
王岑冲回想一下,猛地一拍额头,“确实有些过迷糊。”
卫业芳笑着说:“得了,本来想叫你帮我擀面呢,看你这样子我怕把面给我擀成厚皮。你先去休息休息吧,我继续揉面。”
王岑冲打起精神,捋起袖子,说:“不用,反正那些烦心事一时半会儿的解决不了,不如帮你擀面呢。”
“那你去洗手吧。”卫业芳也不拒绝,指使王岑冲好好用水洗一洗。
在快到晚上吃饭时,他们的女儿王燕宜和儿子王鸿益才回来。
王燕宜如今20岁,长得和卫业芳很像,翘鼻梁、大眼睛,皮肤白皙,是一个明艳爽快的美人。在政府部门上班,虽然还只是一个小办事员,但她表现不错,挺受领导重视。已经订婚,和未婚夫感情很好。
王鸿益17岁,马上高中毕业,面临下乡的问题,卫业芳整天忧虑这个儿子下乡的事情。倒不是她觉得乡下苦,不想让儿子下乡,而是王鸿益虽然已经17岁,但玩心极大。能上到高中是卫业芳和王岑冲拿着大棒打出来的。
尤其他性格冲动,极易被人忽悠鼓动,卫业芳担心他乡下后,人生地不熟的,惹出什么麻烦来。
卫业芳端着碗筷走到客厅,瞪一眼在椅子上每个正形的王鸿益,骂道:“还不帮忙端碗吃饭,等着老娘伺候你呢!”
王鸿益十分乖觉的跳起来,一溜烟小跑的跑去厨房。
一家四口围坐在桌旁,卫业芳把沾饺子的醋往女儿王燕宜碗边推一推,关心的问道:“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工作很忙吗?”
王燕宜夹饺子的动作一顿,脸上闪过羞涩的表情,支支吾吾的应道:“是……是。”
王鸿益怪笑一声,拆台道:“哪啊,姐是和姐夫在一起,不舍得太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