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394)+番外
年龄渐大,近些年于师傅已经不收徒弟,厂里面也体谅他,自觉不再安排人过来,因此一开始孙长平被安排过来,于师傅还奇怪。
再加上看孙长平年龄不小,于师傅就想拒绝。
快三十岁的人,现在才开始学钳工,之前还没什么基础,要不是于师傅知道厂领导不敢耍他玩,都要觉得厂领导是在故意刁难他,才给他安排这样一个人过来。
后来得知孙长平的来历后,于师傅恍然大悟,于是欣然接受,甚至看在孙梦毓的面子上,爱屋及乌,于师傅教导孙长平十分用心。
用心的结果就是孙长平忙的和陀螺似的,没有一刻停歇,哪怕下工都在学习上班时记在本子上的知识。
孙长平知道自己没有基础,相比其他的工人他差太多,虽然心中发虚,但为了不丢孙梦毓的面子,他咬着牙坚持,碰到不清楚的地方,厚着脸皮追问工友同事,之前看不进去的书也硬逼着自己看。
短短半年写的字比他过去二十多年写的还多,已经记完整整五个大本子,铅笔都写完一捆。
每回看到翻阅完毕的书和写完的本子,孙长平心中有着浓浓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但有得必有失,孙长平不是长袖善舞的人,也不算聪明,全副心力放在专业技能上,和其他同事的关系只能说认识,看着脸熟。哪怕是和其他于师傅的徒弟们的关系也只是不远不近。
而于师傅其他徒弟们看着孙长平则心绪复杂。
他们这群人跟着于师傅短的有三四年,长的有六七年,因此对于师傅的习惯和性格,他们不说了如指掌,但五六分了解还是有的。
表面上看于师傅对孙长平态度严厉,要求严格,时常骂人,好似十分嫌弃孙长平,但实际上呢。
从基础开始,手把手教导,每回孙长平问问题,哪怕再骂人笨,问题愚蠢,依旧会在最后告诉孙长平原因,时不时还让孙长平亲自动手实践,指点他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哪像他们一开始,就是让他们在旁观看,要是敢问基础的问题,于师傅能把你骂得狗血淋头。
对比太过明显,很难不生出嫉妒。
“到底是师傅亲自教导,不一样啊。”摸着孙长平刚焊接完的接头,于心安酸酸的说。严丝合缝,不突兀明显,摸起来还有些光滑平整,这样的技术,他当初跟着师傅半年后才开始学,结果人家半年已经掌握。
另一个徒弟王文良捧着本子,在记些什么,闻言看一眼于心安,又重新埋首于本子,嘴上回应:“人和人不一样。”
于心安以为王文良说的不一样是指他和孙长平在于师傅心中分量不同,自然待遇不同,但其实王文良指的是人和人脑袋不一样。
虽说孙长平有师傅的耐心教导,但人要是笨,填鸭式教导都没用。半年过去,人家的焊接技术能到如今的地步,说明人家不仅聪明还刻苦。这样既有背景又努力的人,要换他是于师傅,他也喜欢这样的学徒。
孙长平有背景在于师傅的一众学徒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甚至这个背景还不小,要不然为啥好久没被分配过学徒的于师傅怎么忽然带了一个大龄、零基础的学徒!
是之前求于师傅收下的拜师者不好学吗?还是那些拜师者家里没背景?亦或者那些拜师者文凭太高,是高中毕业,不如小学毕业好教导?
呵,反正孙长平说自己不认识啥厂领导,他们连一个拼音都不信,谁信谁大傻子!
而这个想法在看到孙梦毓到来,且看样子和孙长平很熟悉时达到顶峰,再联想到俩人一个姓。
他们在心中“嘶”一声,难道孙长平的靠山是孙技术员?
他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贸然上前,只敢用眼角偷瞄俩人。
在孙梦毓走后,好半晌才由于心安慢吞吞的靠近孙长平,装作随意的样子和孙长平交流工作上的事情,孙长平心中有一瞬间奇怪于心安怎么忽然和他说话,但他还是开心的应和着于心安。
于心安松口气,绞尽脑汁维持着话题,然后慢慢向自己想问的方向引导,“孙……不是,长平同志,你和孙技术员认识啊?”
提到孙梦毓,孙长平眉开眼笑,在机械厂的半年让孙长平充分了解到孙梦毓的优秀,他对此又骄傲又自豪,“认识,那是我小妹。”
于心安一惊,没来得及想如此轻易就知道孙长平和孙梦毓的关系,就被孙梦毓是孙长平小妹的消息镇住。
他脑子里噼里啪啦闪现过一连串的想法,“怪不得孙长平可以被安排到于师傅这里,于师傅还那么用心对他”、“哇那可是孙技术员啊!宁台一号!”、“好羡慕孙长平啊,竟然和孙技术员是一家人!”
“于同志?于同志?”孙长平轻轻叫于心安,怎么忽然不说话了。
于心安被唤回神志,略带慌张的应付说道:“啊,我……我有点惊讶。”
“怪不得长平你那么快学会技术呢,原来有家里人影响。”不待孙长平奇怪他惊讶什么,于心安立即热情的夸奖孙长平,“从你们的工作能力上看,你们真的是一家人!都个顶个的能干!”
被直白的夸奖,孙长平有些害羞,“没有,没有,我不过是……”
“哎呀,长平你不要谦虚了,你的真的学习很快!”要不是孙长平学的快,让他们的嫉妒说不出口,他们怎么会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