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429)+番外
孙梦毓:“五三,我不允许你看不起自己!”
五三:“哦,那你研究吧。”
孙梦毓却已经冷静下来,完全不想给自己找事情干,转移话题道:“不知道家里商量的怎么样了,我爹到底啥时候能来厂子商量采购的事情。”
五三再次冷笑,它就知道,完全不想配合孙梦毓转移话题。
五三不回话,孙梦毓一点不尴尬,自顾自的说:“烘干机已经做好,要不然我再回家一趟?”
念头一起,止都止不住,孙梦毓决定如果后天孙大林再不来,她就带着烘干机回去一趟。
谁知第二天孙梦毓一上班,就遇见有段时间没见的卫博宁。
准确来说,是她钻进试验室开始研究烘干机后再没去过技术部,自然和卫博宁没碰过面。这一次能碰面,是卫博宁特意找来。
这一次卫博宁带来的消息,让她不回大杨村也得回去了。
第197章
卫博宁略微不好意思,要麻烦小鱼同志了。
下放的人员已经坐上火车,不日将到宁台县,虽然之前已经打招呼,但人马上到,肯定要让孙梦毓知道。
孙梦毓丝毫不推辞,当即说道:“那我下午回家一趟,和我爹说一下这个事,你放心,我们大杨村的人虽然不能说全部是好人,但肯定没有恶人,再加上有我爹看着,绝对不会出现故意折腾人的事情。”
五三说:“可别说的那么肯定啊,大杨村村民可能真的如你所说,听你爹话,但还有那些知青呢。”
仅有的几次打交道,它瞧着,大杨村的知青可是个个人才,不知道打哪搜罗来的一群“神仙”,还都分到大杨村。
孙梦毓身子一僵,是哦,村子可还有知青呢。
嘶,那些知青都不能用不听话来形容,得用癫公癫婆描述,奉行准则一个字——闹!一旦发生令他们不满意的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闹再说,至于自己有没有道理,不重要。
这么一想,孙梦毓认为自己更得回去,那些知青各个都是定时炸弹,别这头她给人拍胸脯言之凿凿的承诺,那头人给折腾完了。
脸都得打肿。
卫博宁忙说道:“不用不用,不需要赶这么急,人还得好几天才能到。”
孙梦毓说:“没事,反正早晚我都得回去一趟,我给村里造台机器,本来抽空就需要送回去,这不巧了,一趟的事。”
卫博宁的关注点却在“造台机器”上,好奇的问:“什么样的机器?有什么用?”
孙梦毓解释道:“是工业烘干机,动力来源是电和煤。”
卫博宁知道烘干机。早在五十年代,国内就开始应用烘干原理,之后开始遍地开花,如今已在多个行业普遍应用,例如医药行业、粮食行业、食品行业、化工行业、纺织品行业等。
因为应用普遍,它不是多么稀奇的东西,但卫博宁还是问道:“那你的烘干机性能如何?”
烘干机的烘干效率主要和物料的干湿度、热源的选择有关,因此不同产品烘干效率各有不同,以1kg物料衡量,工业化工的烘干效率有20%左右,粮食的烘干效率则会高一些,大概30%。①
机器制造出来肯定需要测试才能确认成功,孙梦毓自然试验过,但她主要目的是为了烘干红薯粉,再加上手边资源有限,所以只试验了红薯粉,试验的红薯粉是孙长平给她带的,其实带的是酸辣粉,给她吃的,但为了确认机器性能,只能忍痛拿出来一部分去做实验。
测试种类单一,测试手段简单,结果不具备普适性,只能作为参考,但给大杨村的工厂用足以。
孙梦毓回想下当初的测试结果,说:“我做出来的烘干机不是大型机器,一次性最多放进去50kg物料。”
甚至担心如果设计复杂,大杨村人不会操作,孙梦毓还简化了使用流程。
它是滚筒型烘干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动力装置和烘干室。动力产生热空气,风机送热空气进烘干室,烘干室里放物料,滚筒内均布分布抄板器,抄板器翻动,令物料均匀分散与热空气充分接触。
为了安全,孙梦毓设计的烘干是自动式,除了在加物料阶段需要人手动操作外,从烘干到出料,全都是机器运行。毕竟热能的威力可不容小觑,充满热空气的烘干室,长时间高温,滚筒壁都会滚烫,哪怕做成双层防护,都会有一定危险。
最主要的是哪怕大杨村人愿意干燥完成后手动铲料,孙梦毓都不会允许。一打开烘干室,喷涌而出的热量,不说把人烤熟,烤个七分熟还是没问题。
但凡一个马虎,就得丢命。她给设计烘干机是为了加快工作效率,让大杨村工厂更好发展,可不是为了让人送命。
“我主要用来烘干红薯粉,所以只测试了红薯粉,效率嘛大概50%。”
卫博宁眼睛一亮,“这么高!”
孙梦毓震惊,不是,这还高呢?
因为手边缺很多零件,哪怕让机械厂师傅手搓,还是缺东西,因此孙梦毓设计时简化再简化,抛弃很多功能和性能。
用五三的话说,她设计的烘干机是“乞丐版”、“傻瓜式”。
卫博宁肯定的说:“真的不低,现在唯一不确定的是50%只针对红薯粉,还是其他物料都不低。”
孙梦毓说:“没办法,我手边没那么多用来测试的物料。”
目的不是太单纯,她没好意思麻烦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