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457)+番外
现在天色还早,夜晚俩人也不敢行动,怕遇上野兽,于是背上挎包,握着武器,谨慎的往外围行走,一人瞧前面,一人注意后方。
而此时山下大杨村的人正热火朝天的干活。
大杨村加工厂已经开起来,甚至还带来一笔订单,只是算一算这笔订单会带来多少钱,大杨村的人都乐得合不拢嘴。
在工厂干活的村民每一个都受到家里人的叮嘱,要他们好好干,要是因为表现不好被村长踢出工厂,他们就打断他们的腿!
没出息的东西,都抓住机会成为工人了,还给弄丢,他们没有这样的闺女/儿子!
哪怕是进去的两个知青都认认真真的干活,每天提前半小时到,下午晚一小时下班,有时候工厂里的卫生都是俩人打扫,根本不敢有一丝丝的偷懒。
因为俩人老实的表现,一起干活的人对俩人勉强生出一些好感,认为俩人和知青院的其他知青不一样,是好笋。
俩人成功融入工厂,令知青院的其他知青羡慕的眼睛发红,胃里的酸水止不住地往外冒。偏偏他们干瞪眼进不去,哪怕走后门都没有门缝。他们倒是想使坏让俩人下岗,毕竟他们进去难,但踢人出去还不简单嘛。
可是工厂的话语权在孙大林手中,说是他的一言堂毫不为过,而孙大林根本不搭理他们。想去工厂里看看吧,工厂里有田彩霞管着,她十分负责,严格把控纪律卫生,不相干的人根本不让进,每个工人进去前还得换上工作服,戴上口罩,洗完手才能开始工作,晚上还会有人值班。
这个流程当然是孙梦毓的意见。
做食品生产,最重要的就是卫生!
抓的如此严密,他们想破脑袋都没想出来如何搞破坏。
而其中还有一个仍未放弃夺权的知青,没错就是上次找孙大林提意见的那个男知青,张长天。
他始终认为加工厂在孙大林的带领下会走向灭亡,只有在他的手里才会发扬光大。
到下工时间,归还农具,张长天脸色难看的往知青院走,还没进门,就听到知青院里吵吵嚷嚷的声音。
“哟,这不是光荣的工人同志嘛,下班了?咱们这个小院子哪容得下工人同志下脚啊,没想过搬出去?”
“可不是嘛,知青院里这么多人,工人同志想必住不习惯,所以肯定已经找好住的地方了吧。”
“没找好也没关系,村长那么偏向你俩,和村长说一声,村长还不得立马给你俩找出个地方啊。”
你来我往,尖酸刻薄、阴阳怪气的话不停冲向院子水缸旁洗手的一男一女,正是李八一和李莉。
李八一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被人嘲讽他气得额头青筋直冒,手紧紧握成拳头,要不是还有一丝理智拽着他,想必他早已一拳捶在嘲讽人的脸上。
但李莉十分淡定,不是她无动于衷,而是她本身就是一个容忍度高的人,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是她当女知青组长,虽然后面因为搞起小团体,她这个小组长名存实亡。
她对旁人的话没那么在乎,下乡经历的事情告诉她,只有抓在手里的东西最重要。
为啥知青院里的人整天对她和李八一冷嘲热讽,难道是他俩好欺负?还是他俩不是好人?
还不是因为俩人都当上工人,他们没当上,羡慕嫉妒呗。
再说了哪怕这群人说的再多,工人依旧是她在当!
只要她当这个工人一天,这群人再厉害也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借他们三百个胆,他们都不敢主动对她动手!
张长天进门后,咳嗽一声,难得站在李八一和李莉那边,说:“行了,整天吵吵,听听说的话,一点没有知识分子的模样,有这个功夫,不如做点实事。”
张长天说的非常好听,但双方没有一个领他的情,令张长天脸色铁青。
走进吃饭的屋子,看到桌上的饭菜,张长天脸色更加难看,一桌子野菜,粥稀得能数清几粒米。
他问道:“今天的饭菜怎么做成这样?”
被问话的人还一肚子埋怨呢。
哪怕张长天语气里没有质问,依旧让做饭的炸了。
“我还想问呢!你们交的那点粮食我能做成这样不错了!咋地,还想吃山珍海味不行,也不看自己有没有。”
说完女生翻个白眼。
而女生旁边的清秀女同志拉拉她,打圆场道:“红秀的意思是咱们粮食不多了,得省点吃,要不然要不了几天就得饿肚子。”
围着做的人脸色都难看起来,张长天心中怒火高涨,恨不得给朱红秀来一巴掌。
但不行,最近他的威信在小团队中下降厉害,尤其因为竞选工厂厂长失败一直被其他知青嘲讽。
而且哪怕再被洗脑,也要吃饭啊。没有物质基础,精神食粮再充沛都得被饿清醒。
于是张长天说:“这样吧,正好咱们明天休息不上工,不如上山看看,指不定有什么吃的。”
朱红秀嗤笑一声,“大山被人搜刮的地皮都薄三层,咱们连野菜都认不得,上去也是白费功夫。”
张长天吸气,极力压制怒火,咬着牙说:“那就往里走!”
“里面你能保证安全啊?”
此话一出,其他人同样迟疑起来。对啊,吃的再重要,都没有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