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577)+番外
干的活和她在村里干的没啥不一样。
要是妇女主任,何凤兰表示这活她熟悉啊!
因此后面何凤兰便开始去街道办报道。
一开始街道办的人看到何凤兰过来还以为她是有事情要寻求帮助呢,他们都知道何凤兰住在左边四合院,那片地区的人家里都不得了。
因此在听到何凤兰说她想在街道办找个活干时,街道办的人表情都僵硬了。
他们真的是怕了让他们给找工作的人了,自从知青开始回城开始,每一个没工作的知青都指望他们给安排,他们是街道办的,又不是批发工作的,去哪弄那么多岗位安排人。
因为安排工作的事,街道办没少被闹腾,天天有人来问工作的事。
何凤兰没有察觉到面前街道办人的想法,她说:“我不要工资待遇啥的,主要是图个有事忙。你别看我这么大岁数,你们的工作我懂,我之前在村里时可是我们村的妇女主任,处理老娘们闹事最拿手!”
街道办的人这才知道原来何凤兰不是让他们安排工作的,不要工资不要名额,这个老太太单纯为了打发时间啊。
街道办的人再观察了下何凤兰的气势,觉得何凤兰说的极为有可能是真的,不过这事还真挺有门。
街道办的人都是一群斯文人,面对胆小或者讲道理的人,还能拿街道办或者派出所的名字压住,碰到混不吝,真就束手无策。
于是何凤兰成功成为了街道办的编外人士,这下子何凤兰如鱼得水,没几天就闯出赫赫名声。
她走强硬路线,不给好脸色,动辄送人去派出所,要不抽人一顿,最次也得一顿骂,偏偏她战斗力爆表,还有背景,谁都弄不过她。弄得来街道办寻求帮助的人来之前先打听打听她在不在,要是在,他们过会儿再来。
上学日的孩子上下学时间是街道办最热闹的时候,因为这个时间何凤兰需要去接送孩子,不在街道办,那些有事的人都争先恐后的来街道办处理事情。
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世界观先是被何凤兰震碎一遍,然后深刻意识到:人果然是欺软怕硬!
何凤兰这边找到了理想工作,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日子都有奔头了。
那边孙梦毓则忙着构建属于她的研究所,为了尽快让研究所落地开门,孙梦毓差点忙疯了。
还有大学上课的事情,之前在779厂里有理由不去上,现在都出来了再不去不好,因此孙梦毓还得抽空去上课,幸好上课不用做课件,要不然孙梦毓都想罢工。
孙梦毓不做课件的原因很简单,知识都在她的脑子里,教科书上的知识深度可比不上她脑子里的东西。
在第一次去上课时,孙梦毓年轻的脸确实唬了学生们一跳,不能怪他们以貌取人,实在是学校告诉他们,教课的人是资深专家,在这一行没有比人家更牛的人。
但一个小姑娘,资深专家?
让人不敢相信。
孙梦毓没有管下面坐着的学生的表情,她是来上课的,不是来交朋友的。他们相不相信、愿不愿意听都是他们的事情,如果能因为授课老师非常年轻便对TA教的课毫无耐心,连一节课的时间都不愿意给,那这样的学生不是她的吸引目标。
因此上课时间一到,孙梦毓直接开讲,她并没有提高音量,也没管下面旁听的其他老师和校长,自顾自说着,时不时才板书一下。
上完课孙梦毓直接告别,婉拒了校长想要闲聊几句的想法。但到第二次上课,教室里的人却更加多,校长专门安排的大教室,正常坐一百来号人没有问题,但现在走廊、过道、教室最后方全都是人。
一个个都用最求知的眼神看着孙梦毓,孙梦毓忽然有了在授业的责任感。
之后的课程都是爆满。
专业是新开,但因为光刻机的事情,国家正好宣传过一次,致使很多人在报考时纷纷报考这个专业,致使这个专业人一点不少。
第一届和第二届时间很近,孙梦毓错过了给第一届授课的时间,因此第一届和第二届是一起上课。
在此期间,孙梦毓也有看好几个苗子,如果可以,她很愿意招揽他们到她的研究所。
时间就在孙梦毓研究所、大学两头跑中匆匆流逝,一年后研究所成功落地,孙梦毓没有什么起名的天赋,因此研究所就是她的名字,也算是一种虚荣心。
新研究所成立,肯定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很多朋友都给孙梦毓送上了祝福,在那天还来了一个人——卫博宁。
孙梦毓当时还想着卫博宁怎么有空来,他不是说自己有个重要任务,会换地方嘛。
分开之后,虽然有电话号,但以他们不定啥时候便会闭关或者出差的职业,根本无法稳定电话号,因此两个人便写信交流。
虽然孙梦毓回忆不起来两个人是如何开始写信的,但等她回过神来,信已经写了厚厚一沓,两个人在心里天南海北什么都聊。
孙梦毓发自内心的觉得卫博宁是她的知己,因为两人真的太同频了。
孙梦毓知道卫博宁接到重要任务便是他在心里说的。
但孙梦毓没有意识到,卫博宁说的重要任务便是给孙梦毓送上祝福。专家有很多,但不是每一个专家都能拥有自己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