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厨艺在娱乐圈积功德[美食](123)
最后一天是要剪进正片的,所以也没有直播。
一大早齐鲁和余杭去买肉,其他两个留在家里和苏棠准备午餐。
他们准备叫上周奶奶和周惜、曲书记、宋好和孙大军,还有几位帮过他们的村民们吃一顿午餐。
本来导演组提议,要不要给村民们开个晚会、准备些节目,五人商量后觉得村民们普遍年纪大,他们这会唱歌跳舞这些,怕大家觉得无聊,也就只让他们老大苏棠讲几句话就好了,吃完午饭他们就要收工坐上回北城的大巴了。
苏棠正在做菜,路齐辛拿了个红包过来给她:“这是昨天我们给周惜凑的贺礼,大家商量了一下,还是你去给比较合适。”
“等我做完这个就去。”
她也没推辞,点了点头,继续捏野菜团子。
玉米面、黄豆面和白面按一定比例掺在一起和成团,再在里面放了一点猪油,让面团更香,和好后放在一旁醒发。
她趁着清晨露水未消时,在菜园里采的马齿苋投洗干净,又用开水汆烫熟,切成碎末,用香油和盐拌匀。
等这边起锅烧水,苏棠把蒸笼架在铁锅上,手下动作极其麻利,一个个面剂被她一团一捏,就成了小小的空心圆锥,又像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塔尖,金黄耀眼,十分好看。
最后一步就是把刚才拌好的马齿苋塞进了窝头的眼里,馅料已经成团,塞进去也不会掉下来,最后就是把它们整齐地码放进笼屉里,等着出锅就好。
和赵暖阳交代好时间,苏棠洗干净手,拿着红包去敲了周奶奶的门。
其实夏天村子里家家户户哪有关门的,都是用挡蚊虫的纱帘纱门权当作是门了。
周奶奶这两天一直睡眠不好,以前的事历历在目,让她每到夜里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黑眼圈都重了些。好在还有一件好事,孙女想通了去上学,她的心病总算去了根。
看到苏棠,周奶奶下意识地从炕沿上站起来,就要过来迎她。苏棠立即制止了她,忙让她坐好。
苏棠说明来意,周奶奶和她自然是好一番推让。
直到苏棠又收敛笑容让她拿好,周奶奶忽然一阵颤抖。
她知道苏棠他们今天吃过午饭就要走了,终于鼓起勇气,声音颤抖地问她:“苏——嗯,就是,你家长辈年轻时有没有说过来过这里……”
她说着说着也说不下去了,她听孙女说过苏棠五岁就成了孤儿、进了福利院,但是,实在是太像了,她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疯了。
可万一是她想的那样呢?那她被当成神经病也值了!
周奶奶忐忑地等待着,苏棠却只是温柔笑笑,“不瞒您说,我没见过再上一辈的亲人,不然我也不会进福利院了。”
要说这一世的身世她真的想吐槽。前几世她再怎么父母亲人缘浅,也会有几个远近的亲人的,这一世路都给她堵死了,竟然连一个在世的亲人都没有了。
看着苏棠离开的背影,周奶奶只觉得喉咙干涩,说不上来什么心情。
她只觉得头有点晕,得去炕上躺一会儿。
苏棠从周奶奶的屋子里出来时,从窗外看见正摇头疑惑,又去躺下的周奶奶,无奈笑了一下,又叹了口气。
她见时间还早,干脆回屋拿好资料,去隔壁宋好家一趟。
孙大军正在坐在轮椅上,拿了个计算器放在炕沿上算着什么:“其实算上我这次受伤的赔款也够了,大不了店面我们租得小一点,开始别准备那么多样就好。”
他说完发现没有回应,才抬头看向宋好。
宋好正坐在炕沿上拧巴着身子看向窗外,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忽然转头对孙大军说:“你说,那个食堂他们要怎么弄啊?”
孙大军反应了一会儿才明白她说的是那个工地食堂,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宋好的腿,“我知道如果能包下那个食堂是我们现在最好的选择。不过这是在没有额外花费前提下,我们不用找人送礼,也算有赚头。可你也知道,这怎么可能呢,更何况现在归甲方管,我们连找人的门道都没有。”
宋好犹豫开口:“你说要不要找找小苏帮忙,我今天听说她和甲方老总是认识的……”
她说完,看着孙大军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傻话,当即叹了口气,“你有看好的店面吗?”
她和孙大军正在讨论店面的事,就听见苏棠在外面叫门。
宋好跳下炕去迎苏棠,得知苏棠他们今天就要走,心里不舍:“我知道你们什么也不缺,我们也是没什么好东西给你们的。昨天我见暖阳和余杭都喜欢我们的咸鸭蛋,正好还有一坛到时间了还没开封,一会儿给你们抱过去。”
她本来还想着如果苏棠推辞她要怎么说,结果苏棠竟然欣喜地问:“真的吗?那就太好了!你和姐夫腌的鸭蛋我吃着也好吃,金黄流油,咸香适口,配粥刚好!”
宋好心里高兴,“都是你姐夫鼓捣的。他年轻的时候去白洋淀的村子里住过一段时间,帮着一位孤寡老人赶鸭子,慢慢的老人就把他做咸鸭蛋、松花蛋的手艺教给了他。”
“这村里呀现在就剩下那老大爷一人会这个手艺了,每年村里都订光了,根本没货往出卖,所以啊,其实外面卖的都不是正经的鸭蛋。你说也奇怪了,人家弄出的鸭蛋就那么好吃,蛋白明明不会咸得要死,蛋黄还各个流油,口感绵密,还有小时候那股鸭蛋香味。”
苏棠点头同意,“姐夫真的很热爱厨艺。”
提到孙大军,宋好脸上是骄傲,可对着苏棠只是腼腆笑笑:“他就是喜欢瞎折腾,这不是腿坏了没事干,又在跟我讲要开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