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厨艺在娱乐圈积功德[美食](182)

作者: 三海间 阅读记录

然后季萱妈妈李月华就带着他们的新菜来了,苏棠倒是给了不少意见。

大厨做的味道肯定没得说,不过江南宴的客户群体是在北城的年轻人,他们很多是为了吃个新鲜,太正宗的苏城菜过于甜腻,他们反而吃不惯。

于是李月华根据苏棠说的回去和大厨做了尝试,果然效果不错。为此李月华还专门请苏棠和姜甜甜吃了顿饭,不过到最后两个人也没问她是哪个西图澜娅餐厅的。

苏棠一开始在江南宴当服务生的时候特意化了妆,穿戴得也让人不能一眼看出来她是谁。

江南宴不仅提供聚餐大宴,中午也会为附近写字楼里的打工人们提供工作餐。

节目组也提前调查过,虽然有不少人喜欢吃江南宴的工作餐,可大多都是叫外卖的,但是苏棠在那段时间西图澜娅餐厅里不仅入座率高了,就连外卖和点评上的评价都高了许多,甚至还有人慕名而来,专门指定苏棠来给他们推荐搭配菜品的。

所以节目组干脆用大半集的时间放了苏棠刚在江南宴上班的一天。

李络的公司在江南宴后面的写字楼上,离得很近,但她一直不太喜欢吃江南宴的菜。

今天被同事拉着去吃,李络拧着眉头看菜单,久久不能决定下来。

同事见她“洛洛,你不是喜欢吃她家的糖醋藕排吗,点一份这个好了。”

李络咬着唇摇了摇头:“好吃是好吃,就是太太甜了,藕也是碳水多的蔬菜。这么重口味我又不能不吃主食,可吃了主食碳水就超标了。”

同事看着菜单犯难:“他们家确实甜口的菜比较多。要不然我们要一个青菜、一个肉菜,两个人吃也刚好。”

李络叹了口气:“这家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两个人吃不够,一个人吃又多,而且我们喜欢吃的也不一样……算了,我随便点个面吃吧。”

同事过意不去:“你也是陪我才来的,这样吧,我们点多一点,我请客。”

“这怎么能行,而且这边出菜很慢的……”

两人正争执时,苏棠见她们迟迟不能决定,走了过来:“两位女士需要帮助吗?”

李络和同事都没抬头,看着菜单犯难:“你们有没有做得快一点的、分量适中的菜品啊。最好有蔬菜和肉,也不会那么甜腻。”

苏棠看了眼两人的衣着,大夏天的还穿着西装,一猜就是后面一家很大的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他们向来是这么打扮,西服的制式还很统一,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镜头里,苏棠的妆偏向甜妹风,又穿戴得不是她平常的风格,两个人也没怎么抬头看,就算是苏棠的迷妹也认不出来。

她微微欠身对两位女士温言细语地咨询了两人的偏好。

李络听到这声音之后竟然抖了个激灵。

江南宴虽然服务好,但也没有这么周到过,什么时候还有这么漂亮温柔的小姐姐了?

李络和同事这才看见苏棠,长得漂亮,但也似乎没看清长相,只是觉得脸红心跳的。

磕磕巴巴说了自己的需求,李络有两句还说得颠三倒四的,总是是表达清楚了自己的诉求。

苏棠听完,低声笑着介绍了几道菜:“我们这款葱香鸡调味料没那么复杂,口味也清淡一些。由于鸡是提前烧好的,上菜也比其他荤菜要快,一个人吃刚刚好。再搭配一个芦笋百合,都是咸鲜口的,也是时令菜,两个菜应该正好了。如果您还想吃甜品,可以再加一个蜜渍乌梅小番茄,酸酸甜甜,爽口生津,正好缓解秋燥。”

随着苏棠的介绍,李络翻看着菜谱,竟然觉得是相当不错的搭配。

她以前怎么没想到要这么搭配,只怪他们菜品太多,更换又太快,还没弄清有什么菜就又都换新。再加上她最近上班烦躁,做选择的时候心情就更加烦躁,也就对江南宴没什么好印象了。

不过,这小姐姐的声音好温柔,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她安静下来。其实静下心来思考这些也能想到,但累了一上午只想放空发呆,有个这么贴心的人真好。

她对面的同事其实已经选好了菜品,可见她给李络推荐的这么好,自己也要让苏棠推荐。

苏棠得知她口味重、喜欢酸甜口,不喜欢吃红肉,而且下午要上班,苏棠就把她的青芥虾球换成了宫爆虾球,又要了个豆豉菜心,选了一个口味淡了些的法式布丁。

苏棠下单时还特意帮忙记好了两人的忌口,催着后厨快一点,并且让少淋明油,两位客人吃得特别满意。

她们回到公司后还在谈论,同事听说有好吃的还难以置信地问:“你们两个今天中午不是去吃江南宴了吗?怎么说的感觉像是我们没去过的西图澜娅餐厅。”

毕竟江南宴是什么样他们很清楚,老板喜欢就近原则,去那里聚餐的次数很多。

然后,李络和同事才抢着把今天中午的事说完,同事们听了,许多都想晚上去见识见识。

可惜晚上不是苏棠的班,他们没有遇到那位传说中新来的漂亮服务生。

这就让更多人对苏棠感兴趣了,甚至有人专门蹲守她。后来愈演愈烈,竟然有一组人找到了苏棠上班的规律,就在她在的时候去江南宴吃饭。

看到这里,弹幕已经笑飞了。

【他们如果知道是苏棠之后,恐怕后悔没要签名吧?】

【哈哈哈哈,还好节目组都给打码了,不然这些组团蹲苏棠的恐怕正在在电视机前抱头大喊,尴尬死了哈哈哈哈!】

【优秀的人果然在哪都发光,苏棠这次没做菜,但是好像也是几个人里赚的最多的。】

上一篇: 死对头竹马骗婚后 下一篇: 曾听旧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