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卖盒饭闻名全球[美食](216)
苏尧接过奶奶手上的纸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听着奶奶熨帖的话,比喝了一杯凉水还畅快。
可奶奶年纪大了,她舍不得奶奶操劳。
“今天天气热,我也没啥胃口,要不咱们中午就做个凉面吧。我记得家里还有之前买的面条呢。”
苏尧从柜子里找出了之前吃了一半的挂面,又从早上买菜的袋子里掏出了一袋子的黄豆芽。
趁着苏尧去洗菜的时候,苏奶奶开始煮面条,虽说有快一年多没煮过饭,但她动作很麻利。
水开,下入面条,随着开水带动面条翻滚,锅里开始迅速冒泡泡,这个时候倒一些凉水等水二次烧开。
等水烧开冒泡又倒凉水,这样反复倒三次凉水,等面条中间没有白色的面心,面条就算煮好了。
煮好的面条从锅中捞出,为了不让面条变成一坨,捞起的面条需要迅速抖散,再拌入适量的香油,倒到一个大盘子晾凉。
再用煮面的水,将洗干净的青菜烫熟,倒入一点点香油搅拌,可以拌久一些,让青菜降降温。
最后将青菜和面条混在一起,加入由酱油、白糖、醋、芝麻酱、芝麻、蒜泥、花椒粉、葱花、辣椒油混成的调味汁。
将所有调料和面条混匀,一道简单的四川凉面就好了。
做好的四川凉面,原本白净的面条染上了淡淡的酱色,混着中间红色的辣椒油、绿色的葱花,一颗颗白色的蒜泥和芝麻,再闻着空气中的酸味,光是看着就让人在这胃口全失的夏天里又重新有了食欲。
坦诚来说,苏奶奶因为没有将面条全部抖散,部分面条已经粘黏在一块结坨了。
可她作为一个做饭十多年的老手,调料用得很精准。
凉面吃起来咸甜酸辣都恰到好处,加上只有微微的温度,吃起来格外畅快。
苏尧吃完一大碗依旧不过瘾,忍不住自己又煮了一碗,和苏奶奶两人分食了。
饭后,两个人一起喝了一杯凉白开,只觉得畅快极了。
苏尧简单睡了个午觉,继续重新做一份芋泥香酥鸭,这一次她延长了鸭子腌制的时间,在午饭前,她就提前将鸭子放在冰箱里腌制了。
这个时候,鸭子已经足足腌制了两个小时,再认真闻一闻鸭子,已经闻不到半点腥味,只有调料的香味。
苏尧满意点点头,开始重复上午做芋泥香酥鸭的步骤。
先炸鸭子,再给鸭子去骨,接着制作芋泥,用芋泥包裹好鸭肉,最后……
她正打算炸芋泥呢,安静了一上午的手机突然响了。
来电人是顾高阳。
电话那头的顾高阳语气比往常要兴奋,甚至还有心思和苏尧开玩笑。
“小苏师傅,在投资这件事上,我们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猜猜豆豆爸爸,汪科是谁?”
被顾高阳难掩激动的语气传染,苏尧用肩膀夹着手机,嘴角忍不住上扬,“我只会做饭,对投资圈真没关注过。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告诉我吧。”
顾高阳轻笑一声,“汪科之前是国内第一遥宇创投基金的合伙人,参与过好几家独角兽的投资,他去年从遥宇离职,自己联系投资人组建了破浪创投基金。”
“这家基金
是新成立的,对外宣传的信息很少,我找人打探了一下,这家公司资金很雄厚,不比弘逸基金差。”
还特意提起弘逸基金拿来比较,可以看出当初的路演不顺,顾高阳心里依旧憋着气。
苏尧想到弘逸基金的刘崇阳,心里对所谓的创投基金下意识起了一些防备。
“汪科就目前接触来看,人看着似乎还不错。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可以多和几家创投基金聊一下,也不是一定要和汪科合作。”
苏尧的提醒,让有点激动得顾高阳冷静了下来,“小苏师傅,你说得也有道理。我这边会继续和创投基金接触,咱们最后选择一个最好的投资方。”
……
第二天中午11点,豆豆被爸爸带着出门,车窗外的建筑却越看越陌生,他忍不住问爸爸,“爸爸,我们中午不去姐姐的店里吃饭吗?”
在小苏盒饭店连续吃了八天的盒饭后,他已经爱上了盒饭,想到中午吃不到姐姐家的盒饭,他难掩失落。
汪科戴着墨镜仰坐在自家儿子身边,丝毫没有安慰自家儿子的想法,“嗯。”
豆豆扁扁嘴,表示很委屈,威胁自家老爸,“爸爸,如果中午的饭菜没有姐姐店里的好吃,我一定要和妈妈告状。”
“说你虐待我,天天带我吃盒饭!”
汪科嘴抽了抽,“是你天天说要去吃盒饭的!”
豆豆双手抱胸,愤愤地说:“可我只有三岁,你一个大人,就不该听小朋友的话。”
汪科忍不住坐直身体,摘下墨镜,“你下个月就四岁了,你听听你这话像话吗?”
豆豆学着他直接瘫在后座上,“那我现在也是三岁。”
汪科觉得自家儿子真的是自己的克星,只能说:“我们待会去吃的饭菜也是你家苏尧姐姐做的,放心了吧。”
出租车在一栋高大的建筑下停车。
知道中午的饭菜还是苏尧做的,豆豆小朋友表示充满了期待,拽着自家爸爸快步往楼里走。
出了电梯,汪科松开豆豆的手,自家儿子立马好似出圈的小羊一样飞快冲进了这层楼唯一的公司,国味餐饮。
时隔半个月,原本空荡荡的国味餐饮已经变得有模有样。
走出电梯第一眼就看到印在墙体上写着国味餐饮的艺术字体,率先冲进去的豆豆还被前台拦住,让他和大人一起做个简单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