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妃传(271)
沈濯眯着眼睛推敲,想了许久,忽然冷笑:“既然如此,不如让万俟伯伯进京好了。”
孟夫人的目光转了回来:“你是说,要杀他二人的,不是湖州当地的人,而是……”
“万俟盛在吴兴两任六年,升了湖州长史又是一年多。他在那个地界,也算是有些个小名声、小势力了。可那些人却丝毫不怕他,还敢衔尾追杀。
“信美阿伯虽然并未招摇,但陈国公的长子回乡办理分宗事宜已经近两个月。加上还有我祖父闹出来的那件荒唐事,想必已经成了湖州地面上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面貌即便不是人人知道,但他京城的口音大家总能听得出来与本地不同吧?
“可即便如此,那些人竟然还能下手。这就说明,这件事中间,没有什么误会冲突,根本就是冲着他们俩去的。”
沈濯淡淡讲述。却没有发现,她的表情神态,与条案对面的孟夫人,竟有三成相似。
孟夫人蹙起了眉:“是国公府的仇人?还是万俟盛的仇人?”
沈濯看了孟夫人一会儿,神情复杂,忽然开口问道:“夫人,恕我冒昧。”
孟夫人定定地看着她,忽然抬手,令青冥:“你和长勤到外头去。”
两个大丫头聪明通透,立即退了出去,关上房门不说,一个在廊下守着房门,一个去了外头守着院门。
“江南不太平。”孟夫人由跪坐改了盘膝,拽了个隐囊来垫在身后,胳膊搭在凭倚上,轻轻开端。
“从前唐末期群雄逐鹿,太祖出类拔萃,便把战乱都引向了北边都城附近。江南黎庶得以保全,各世家大族及富商们,也都小心地留住了家财。
“可总是有人贪心不足,所以到了太宗一朝,才有叛逆蜂起,引来了三公六侯定天下的二十年大战。江南被打得一塌糊涂。原先太祖费尽心力留存的人、钱、物,都被毁得惨不忍睹。
“本朝初年,江南人心惶惶之际,咱们的皇帝陛下选妃,便把目光主要对准了江南。”
选妃,倒是历朝历代安定人心的“好”手段。
沈濯看着孟夫人目露嘲讽,安静不语。
“然而,就因为太祖太宗的一念慈心,江南的世家大族根本就没见识过本朝皇家的雷霆手段,所以,狂妄得没了边。
“他们竟然不屑入宫。
“就为了这个,长幼、尊卑、兄弟子侄、姐妹姑婶,轮番上了算计手段。”
孟夫人垂下眼帘,停了一会儿,伸出手,捏着一方纯白的丝帕,摁了摁眼角腮边,“我们小姐已经得了家中长辈的许诺,甚至与那边的长辈都有了默契,只待老太爷的三年孝期一过……谁知却忽然迎来了采选的旨意。”
而且,两个年轻人自己,也已经两情相悦了罢?
沈濯看着伤感的孟夫人,不知该如何安慰。
“我说江南不太平,是因为,我陪着小姐来京城之前。嘉兴,湖州,乃至整个江浙,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个流言。”
孟夫人的目光转冷。
“流言说,太祖乃是转世而来,所以能定天下,坐龙庭。下一个转世而来的,乃是个女子,此女亦能定天下,坐龙庭。”
沈濯的心里猛地一跳。
难道在自己之前,还有穿越或者重生来的女子?
但转念一想,却瞪大了眼睛,悚然而惊:“这是要把天下的女子都关进笼子里吗?!”
孟夫人冷笑一声:“我们小姐自幼聪慧美丽,嘉兴人人戏言,说她乃是九天仙女下凡。因老太爷偏爱,自幼游走山水之间,族内的书院、家里的生意,无不涉足。但是老太爷一走,小姐就被关回了绣楼。若不是有采选的旨意下来,我这个偷偷替小姐出去送信的丫头,想必早就被乱棍打死了。”
这个流言,竟是针对先吉妃娘娘的?
沈濯只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一种荒唐儿戏的感觉。
这肯定不对!
孟夫人的眼神悠悠,声音悠悠:“可是后来我们走了,这个流言也并没有平息下去。还是湖州府烧死了两个胡言乱语的女子,才骇得众人都闭口不提此事。可是,”
孟夫人的脸上似笑非笑起来,“那之后,江南忽然出了无数经商的奇才。你沈家的沈德通成了沈半城;他佟家则悄悄地控制了大通钱庄;还有一位北渚先生声名鹊起,三两年便积攒起了大批财富,隐居在了卞山余水之间。”
咯地一声轻响,她胳膊撑着的凭倚似是没放稳,轻轻一动。
“最有趣的是,不过三五年,沈半城染病下世,佟家站到了明面上却不擅经营,而北渚先生,据传穷困潦倒,不知所踪。”
第三二九章 那些消失了的
穷困潦倒?!
不知所踪?!
他老人家不是拿着巨款隐居教学生去了么?
怎么会传说成这样?
孟夫人叹了一声,轻轻地说道:“当年我们小姐为了出去的时候方便行走,常常身着道袍,化名南崖女冠。此事并无几人知道。所以北渚先生横空出世,我们就都知道,那个人,怕就是……
“我们听说那事后,都很着急。以为是什么人害了他。小姐当时刚生了煐儿不久,因此事十分郁结。我当时光顾照应他们姐弟俩,直到春阳急了,来告诉我小姐已经虚弱到了药都咽不下去,我才察觉出了不对劲……”
孟夫人说不下去了,抬眼再次看向窗外。
南崖女冠,北渚先生。
沈濯默然下去。
问世间情是何物啊!
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渺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只影向谁去。
“再后来,我们小姐过世。追赐惠妃的旨意下来,外头就送进来消息,北渚先生现身京师。”
孟夫人过了很久,才接着说道,“但那时候我们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我想,还是不要找麻烦,便没有让人去寻他。
“直到四年后,我们搬到了昭阳殿,我才让人去悄悄打听江南的消息。
“这一次,所有的流言都消失了,一干二净。至于当年的那些所谓奇才们,吴兴沈氏自己内讧,是最差的样子。佟家终究还是接着太祖‘大通天下’四个字的赞誉遗泽,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倒是吉家,似是小姐一死,一夜之间就衰落下去。老夫人一病数载,几位爷们庸常无能。就连当年巴结得狗儿一般的佟家女婿,也鲜少上门了。最离奇的,就是吉家最出色的人才,我们小姐的亲胞兄,出门查看生意的时候,因随身携的钱多了些,被山匪连人带钱都劫走了,再也没见了踪影。”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沈濯脱口而出。
孟夫人表情清冷:“不错。连带着十万贯的钱钞,踪迹全无。”
十万贯!
沈濯倒吸一口凉气!
水浒传里头,那十万贯生辰纲,可是能武装一个梁山泊的叛军的!
“可若不是什么珠宝金银,光钱钞,十万贯,不会有人带着实物行走。可若是钱票,钱庄上就没有察觉么?官府怎么说?”沈濯情不自禁地思索着这其中的蹊跷。
孟夫人冷笑一声:“你说的不错。这十万贯,全都是存在大通柜上的钱票。可大通通天下,仅江南一地,你可知道有多少家大通钱庄?他们说,虽然说一段时间里断断续续取了不少钱,却不是在一个地方取的,实在是没有察觉!”
怎么可能没察觉!
这个数量的钱,如果不是已经沟通好的财产转移,简直就可能称得上是挤兑了!若是大通连这个都察觉不了,它还能活到如今?
沈濯也跟着嗤笑一声,道:“无耻!”
“商满江南。单我还在的时候,大通每月的进出流水就在五六万贯上下。所以大通的这个说法虽然无耻,却也勉强能够搪塞。那时的府衙也欺负我们小姐过世了,胡乱了结了此案。”孟夫人倒是讲了一句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