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调(201)
“他们把他关在马厩的农舍,常常不给吃喝。他偷跑到后山挖芋头,撞见我,和我打了一架。当然我没输,不过东西给他分走一半。元小姐,也许你们把南岭中丘分得很清楚,又或者,很在意身份地位。可我并不讲究这些。我爱惜受伤的灵鹊,无论它们从哪里飞来。那时的他很可怜,帮他逃命出来,只当帮一个朋友。”
这时,夕阳映红他的半边脸。
“扯得太远。其实我想说,跟公子来到京都,能遇见元小姐,是我最开心的事。”
这下我听清了。
“我…我不想你离开。元小姐,”他勒停了马,转身看着我,“喜儿,你不高兴吗?”
我从来没想到,他会有这份心思。心里太震惊,以致于讲不出一句话。
他端详我半天,不知我何意,手脚不知摆在何处。马儿很不安分,动来动去,他笨拙到连缰绳也不会勒了。
“我…”我只能说,我要回家。
“好,”他见我说话,吸了口气,接着说:“喜儿,要是你愿意。一会儿我去和丞相府说亲。到时候,你就不用跟父母走了。”
心头劈下一道雷,我总算清醒了。他还要去和爷爷说。爷爷一定晕过去。还有母亲,家里人逮着机会,又要嘲笑她了。管教不好女儿,在外头结交野男人。
我猛地从车上跳下来,羽林卫都没这么矫健。
“你…”我指着他,眼睛瞪得老大,“你简直岂有此理。我…我怎么能嫁给你?”
我说完,他的脸瞬间僵硬,原本粗狂的五官,硬生生要裂开了。我有点害怕。他不会打我吧。
他在车上喘气,过了很久,看我一眼,仿佛鼓起很大的勇气。
“喜儿,你不喜欢我吗?”
那个语气,难道我应该喜欢他吗。
晚风吹来,我的额头全是汗。凉凉的汗水,从脖子流到胸口。人生头一遭,这个粗眉毛的男子,对我陈述他的情意。这要怎么办。我不知如何面对,只好委屈哭起来。
第63章 琼华雨露(一) 中秋节前几日,佑珍带……
中秋节前几日, 佑珍带着孩子,长途跋涉,终于从蜀地赶到京都。当时她裹着头巾, 一手护一个孩子, 一眼认出了我。儿时的我从来不在意姐姐。那时真幼稚, 没尝过失去的味道, 也不懂得珍惜。如今却不同, 我在冰冷的海水,翻滚起伏过,还吹过西北孤独的风,再次看见她,鼻头都是重逢的酸楚。
她抱住我,哭得肝肠寸断。说了几遍,老天保佑。她一直以为我死了。那年沉船后, 怀东将讣告带过去,她以为我也沉在海底。直到一年前, 怀东又在九鹿遇到我,她才得知我身在京都。
“好孩子,老天保佑。”摩挲完我的眉眼,又检查手脚, 从头到脚看过一遍,这才放心。
“当年让你跟世叔离开, 哪知…一别许多年。”她又叹息又落泪,“为什么不联络姐姐?”
现在不是联络你了。很享受她的爱抚。小时候她有只白猫, 抱着它晒太阳,像捧着一心窝的雪。如今她也这样,小心翼翼捧着我。
她问, 世叔和小月怎么死的。
风浪太大,夜雾迷离,而人的心又太狠。
“小冰,如今…”她迟疑又紧张,“我们家…如今安全了吗?”
我点点头。
于是她又抱住我,带着与刚才不同的抽泣。
她住在镇国公府。我也跟着住几天。国公府里住了许多人,带来的土产不够分。姐夫很快要到店铺地址,给来往的內监,或者轮值的羽林卫,打点些吃喝。
“姐夫真随和。”我不由感叹。又仔细端详面前的两个女孩。以年龄算来,一个太老成,另一个又太娇小。不过小姑娘都养得白皙水嫩。忍不住点一点她们的俏鼻子。
佑珍笑起来,对姑娘们介绍,这位是小姨。小姨又寻问,不是还有一个吗?
她就说:“那个太小,老爷太太的宝贝,不让跟过来。我们接到信后,理好随身物件先来的。我想尽快见到你。”
卢老太爷在蜀地的任期已满。前桥阁派出的调令,命他回原籍待任。等天气凉爽些,他们全家都能搬回巴陵。
佑珍叹道:“嗐,原本是个虚职,如今正好退了。只要能平安回去,老人心里就高兴。”
又看一眼姐夫。姐夫真能干,五斗巷有几间蜜饯铺子,他都打听清楚了。
姐姐对我说:“他不想回去,这些天一直同我商议。他想在外头谋个差事。所以这次跟我来大都。”
姐姐也想留在京都吗?
她笑了笑:“我自然想留下陪你。不过,卢家在这里没有根基。你姐夫呢,也只有嘴皮子上的功夫。”
靠在她的肩头,我也希望姐姐留在京都陪我。琼华宫太陌生,而从佑珍身上,至少能找到往日的痕迹。
那时午睡刚醒,心里盘算一些事,我正要开口,发现门外有內监等候。来人回禀,申时二刻,陛下会从内城出发,御驾至镇国公府看望娄柱尘大人。
佑珍跟我睡一间屋,听到了,立刻催我起来,又找人吩咐卞小春。
內监又说,请姑娘收拾下行装,陛下要接姑娘一起回宫。
我才出来三天,他答应让我多住几天的。
镇国公府正在大扫除,难得小春姨提起劲干活。因为御驾要来,沿走廊的两架梯子都忙忙收起,晒的被褥也收拾了。小院内到处是人,春姨走来问,他要不要留下吃饭。我还未答话,金士荣就批她胡闹。府上没有报备,不可随意提供膳食,如今一切都按规矩行事。早晨我想带佑珍出门,逛逛城郊山水,府门轮值的羽林卫却不让出门。他们也说,这是按规矩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