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调(315)
王琮喊:“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霍兴跟着说:“可能让谭大人接去府上了。”
小冰呢?我奔向二楼,她不在屋里,可行李箱子都在。吸口气,猛打个激灵,推开隔壁的房门,那两个随侍的女人倒在。
“皇后呢?”
妇人哭道:“陛下可回来了。早上皇后带人出去,一直没回来。守卫的分批去找,如今都没回来。”
王琮飞速巡视一周,羽林卫的行李也在,只有马不见了。
早上有谁来过,谭尼来过吗?
妇人忙说:“谭大人病着,遣他家女人来问安,说话不过一刻钟的功夫。然后娘娘一定要出门,十来个长官护着她走的。”
王琮着急问:“有什么事非要出门?”
她非要出去,必然和白条有关。走得匆忙,没给我留信,因为她觉得很快能回来。可连同留守的羽林卫都没回来。
王琮迟疑片刻,然后道:“照规矩他们出行必留下暗号,我去找。”
我一把抓住他:“我去找。你去找谭尼,问他们跟小冰说了什么?”
王琮见我神色,就问那地上的女人:“你听见他们同娘娘说了什么话?”
那两个女人一脸蠢相,跪着哆嗦,挪动厚唇,口齿不清:“不过闲话家常。娘娘叫我们准备好吃食,等陛下回来,我们就去厨房干活了。”
我心底涌动着巨大的不安和恐惧,举起桌上的盆碗砸向那堆蠢货。拔脚再走,腿一软,给门槛绊了一下。
王琮连忙扶住我,我一掌推开:“还不去找谭尼。”
他恳切说:“公子,此刻我得跟着你。另外捎个信出去,叫阿松过来帮忙。”
京都不能无人驻守。此处离铜雀台最近,随行还有两匹西州绝影,我选出骑兵,命他们捎信去找郭池,让他带五百人过来。王琮又遣自己两名亲信去县城,让他们将谭尼一家捆起来带来。
“陛下,冷静些。”王琮劝我,“娘娘经过的风浪不比我们少,她会保护自己的。”
我是不能失去小冰的,心里
重复的只剩这句话。跨上马,又面临黄昏和迷雾,芦苇摇曳,风吹起那股沼气,我神思摇动,恍然听见小冰在喊我。周围人都劝我冷静,可我无法冷静。马蹄必然留下印记,羽林卫的马蹄印是特殊的。找了许久,终于在一条小道上找到记号。一扬鞭,朝这片冷漠又荒诞的沼泽奔去。
第103章 琼华雨露(十六) 这间驿站脏得很。地……
这间驿站脏得很。地上的灰像老鼠毛似的, 一团团粘着,踮脚走过,鞋面勾住蜘蛛网, 瞧着就恶心。所幸井水干净, 提水擦了好几遍屋子, 这样勉强能住一晚。除去住的地方, 随行携带的干粮快吃完了, 需要找些补给。我见单立神情颓丧,没开口提这事。他瘦了不少,而且时常眉头紧锁,若不是我催促,他都想不起吃东西。
第二日清晨,听见风吹草动,他又按捺不住要出去。精神亢奋, 脾气执拗,目光定定望向远方, 一心要找到孩子。他觉得他四处奔走,是为承继铁麒麟在努力。我能做的只有陪伴他,让他知道自己也在努力。
忙着挑几件素色夏衣换洗,这时属地县令谭尼府的女眷拜谒。这位谭大人年近古稀, 这些天得了痢疾。昨日猛然得知我们到访,忍着腹痛去雨里接驾。结果人没找到, 他痛得撅过去了。今日早上他本要来的,得知单立一早出去, 他就遣女眷来问候。我卷起竹帘,这样屋子亮堂些。猛一瞧,二位妇人衣着华丽, 容貌有几分相似。请人落座,右首是谭尼的妻室,模样挺精神,两鬓白发用红花掩了。后座是她女儿,窄脸盘大杏眼,身量有些发福。
妇人先讲一篇恭维话,大约是谭大人教的,言辞文邹邹的,好不容易背完了,尔后才说:“老爷羞愧,病得不是时候,等陛下召唤后谢罪呢。另外府上东小院已打扫干净,不知主上何时移驾?”
我说不急,又笑道:“我们冒然过去,叨扰了。这次陛下私访,本不愿声张,等他回来后再决定。”
那老妇忙说:“谭府三生有幸能迎接陛下,那老雀吱吱叫,大家欢喜得很。娘娘不必烦恼,不过宵禁几日,不许人出入,保管清清静静的。”
她的女儿掏出帕子拭汗。大热天,她面色却苍白,胸前有块碧水色的玉珏,冷光一烁,使我的目光停留片刻。
谭夫人笑道:“娘娘见谅。她刚生完孩子,孩子又生过一场病,整个人又虚又紧张。”
如此一来,我更不愿去打扰。只与他们闲话家常。母女俩送来几条活鱼,无定河的鲥鱼味道极好。我道过谢,又问新生的孩子多大,有什么病,治好了没有。
谭大姐微笑说:“如今长得很好,多谢娘娘关心。”
我命人封二十两银子给老夫人。老夫人越发高兴,对我说:“这孩子是有福的。一月前又吐又泄,病歪歪的,他母亲奶水少身子又弱,完全不中用。幸好遇一奶娘,喂了十多天,孩子立即好了。如今又得皇后娘娘的赏赐,看来我求神拜佛是有用的。”
我内心微动,笑问:“哪来的奶娘?”
谭夫人说:“过路的好心人。咱们本地的奶娘少,今年又没女人生产。幸而她带着孩子,孩子吃不完,她就喂给我家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