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看到弹幕后,肥妻原身觉醒了(217)

作者: 言星妍 阅读记录

请什么人呢,又是个问题。

在本地请人当然是方便,就是不知道信不信得过,要是从老家那边请人过来,倒是知根知底的,而且在做菜口味方面也跟蓝蓝更合得来,以后留在这里照顾孩子也更放心。

就是千里迢迢的,别人也未必愿意来。

宋晞蓝觉得,她妈这辈子啊,所有的焦虑,都花在她的身上了,原本多开朗多心宽体胖的人啊,来她这儿住了半个月,人都瘦了几斤。

幸亏没真让她辞职来照顾自已,不然怕是得把她给憋疯了。

宋柏礼和谈爱枝两人的假期终究是有限,哪怕再不舍,也得要回去了。

岳父岳母离开,最难过的,竟然是江承霄。

因为他们走了之后,家里的所有事情,又全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头上了。

他倒也不是怕辛苦,就是觉得责任太重大了,怕自已考虑得不够周全。

再加上他也有自已的学业,不能一直都陪在宋晞蓝的身边,也担心万一他不在的时候发生点什么意外。

好在这个问题谈爱枝很快就帮忙解决了。

谈爱枝因为惦记着要给宋晞蓝找保姆的事,便托了乡下的弟弟帮忙。

很快就有了合适的人选,就是她弟媳妇,也就是宋晞蓝小舅妈帮忙物色的她娘家的一个远房亲戚。

宋晞蓝要是跟着表弟表妹喊的话,大概可以喊一声表舅妈。

表舅妈早年丧夫,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现在孩子长大算是有了出息,儿子闺女都在县城有了工作,暂时也还没结婚,用不着她帮忙带孩子。

她身体倒是好,儿女们想接她到城里享福,她也不愿意,就算不干农活,也想自已找点活儿干干,自食其力,不要拖累儿女们。

按小舅妈说的,这表舅妈性子是很好的,这么多年独自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也不叫苦不叫累,也不怨天尤人,再苦再累也乐呵呵地过日子,把两个孩子都教育得很好,懂事能干善良又孝顺。

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家里家外一把抓,风风火火的,是个能干人。

听说要去京市,她也愿意,还说终于有机会长长见识了,可真是幸运。

就是常年在农村生活,怕是不太懂城里人的规矩,卫生习惯什么的可能也不太好,让谈爱枝先看看人,如果实在不满意,不要也是没关系的。

谈爱枝便让她来家里先试着干几天看看。

谈爱枝对吉桂英的第一印象是很好的。

虽然她身上穿的是旧衣服,还打着补丁,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补丁也是剪了方方正正的布头,还是尽量相近颜色的,针脚细密,是一个在艰难的环境中也尽量让自已活得更讲究一些的人。

谈爱枝主要是看她的头发和手。

有几许花白的头发在脑后紧紧地抿了一个发髻,没有油污头屑,最重要的是,没有长虱子,谈爱枝点点头,是个爱干净的。

第202章 遇上个好保姆是缘分

谈爱枝再让吉桂英伸出双手来看看,这是一双典型的劳动人民的手,掌心布满了厚茧,骨节粗大,稍微有些变形,皮肤也是黝黑的。

但指甲修剪得很干净,并没有藏污纳垢,洗得很干净。

聊了几句,谈吐算不上文雅,但也正常,不会扯着嗓子言语粗俗。

这面试的第一关,在谈爱枝这里算是过了。

然后是带她去医院体检,这可不是嫌弃啊,要在一起同吃同住的,肯定得先保证身体健康。

体检结果出来,没有问题之后,才留在家里先干几天看看。

几天的观察下来,谈爱枝对吉桂英很满意。

确实是个麻利爽快的性子,家里头收拾得妥妥帖帖的,一点儿都不用操心。

饭也做得好吃。

最重要的是,她长了嘴,愿意沟通。

遇上她不懂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不是自已藏着掖着或者是胡乱去做,而是会问人,愿意虚心请教,从不自作主张。

别人跟她说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她也愿意去听,并没有那种无谓的自尊心,觉得别人说她就是瞧不起她什么的。

而且学东西还快,教过一次就能记住。

吉桂英刚来的时候,谈爱枝给了她一瓶凡士林,让她干完活就在手上抹一抹,晚上睡觉的时候抹上厚厚的一层,戴上手套再睡觉。

这样能让手变得滑嫩一点,没那么粗糙。

毕竟到时候她是要帮忙照顾两个小宝宝的,小婴儿皮肤娇嫩,她手太粗,把孩子划伤就不好了。

吉桂英没觉得这是对她的侮辱,而是高高兴兴地接了过去,每天认认真真地抹,把双手展示给谈爱枝看:“爱枝妹子,你看我这手,真的滑了很多呢!”

谈爱枝也特别高兴,又给了她一瓶抹脸的雪花膏:“以后每天啊,咱脸上也抹抹,冬天脸上不干不疼。”

还找了一大堆自已自已的旧衣服给她:“这些都是我以前穿的,现在胖了穿不上,旧是旧了些,可都还是好好的,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拿去穿。”

吉桂英一点儿都不嫌弃:“我被你这么一打扮啊,可要变成城里人了。”

最后谈爱枝请了在妇产科当主任的小姑子宋安慧过来,让她给吉桂英上了半天的课,主要讲了怎么照顾孕产妇跟新生儿的。

“蓝蓝这闺女被惯坏了,他们小年轻又不懂事,有时候可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该管的还得管管,有啥事就随时给家里打电话。”谈爱枝交待说。

肩负重任的吉桂英就这么被送上了前往京市的火车。

这辈子第一次出远门,就跑了这么远,还是去的京市,吉桂英觉得自已这辈子算是值了。

上一篇: 还是会想你 下一篇: 蒋队别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