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满人入关,却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满人并不能一下子就驯服汉人,于是就有了嘉定十日,屠尽扬州之类大的事情。
人是杀不完的,满人入关也不是单纯只为了杀人,人杀了,江山还是得要的。一边是被杀的差不多,剩下的吓怕了汉人,一边是人数少,急需调整政策稳定江山的人。于是,两边就互相妥协。
满人下剃发令,汉人主张礼仪——满人入关之前,对汉学礼仪,确实是不算很精通的。
毕竟满人人少,再者治理江山也需要很多汉人官员,于是这个礼,就不得不学了。
两相结合,宫里不许女人干政,外面就不许女人议论正事儿,民间就不许女人抛头露面,一层层往下推,一层层往下压。到如今,女人别说是议论朝事了,就是写本书印刷出版,那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年氏来问耿文华这些话,自然不是想和耿文华讨论什么女人的地位这类的事情的。她是才女,素有才名,胤禛原本呢,也喜欢听她吟诗。
但这两年,胤禛忙的很,就少有时间弄这些风花雪月的事儿了。有这个空,他还不如去看看耿文华今儿有没有新点子,做没做什么好吃的。
于是年氏就开始有些惶恐,深觉得,胤禛对她,不如当年她刚入府时候了。
她的优势在于哪儿?在于这才名上,既然耿文华都可以印刷书本售卖,那她,是不是也能将自己的诗集整理一番呢?就算是不整理自己的,那王爷的,皇上的,总能翻找出来一些吧?
“我不过是弄些小孩子玩意儿,王爷知情,不过,我也打算停下来这事儿了。”耿文华不知道年氏心里所想,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小孩子看的,简单的很,年妹妹若是感兴趣,回头我送年妹妹几本书。”
不等年氏说什么,耿文华就叹气:“我原先是有个计划的……年妹妹可知道我那布偶铺子?我原想着将书本和这些结合起来的,却没想到,这生意竟是不好做。”
所以,你年氏有什么主意,就不要开口了。
我这边都打算收手了,那印刷坊的事儿,你也只管去找王爷吧,别来找我个不相干的人了。
年氏有些沉吟:“王爷可曾一本本看过?”
耿文华顿了顿,点头:“是,一本本都看过。”胤禛又不傻,后院女人不得干政——其实倒也上升不到干政的地步,但是就跟外面茶馆不许议论国事一样,书本这些东西,素来是重中之重,不管是朝廷想传递什么,还是文人想做什么,书本都是十分重要的中介。
这种东西,傻子才会大手一摆,你随便印刷去吧。
耿文华的书本若是犯忌讳,连累的可是整个雍亲王府。所以,耿文华的那些绘本,胤禛是当真全看过的
。
反正耿文华也不着急,温水煮青蛙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三十年时间哪怕是能播撒一粒种子呢,她也算是做了对不对?总比什么也不做强。她又不是说,今儿非得要谋反,推翻大清统治,换个汉人做皇帝——开玩笑呢,汉人里面的昏君暴君出的难道很少吗?
胤禛再不济,那也是康雍乾盛世的承上启下者啊,这位置多重要啊,没有胤禛,康熙后继无人朝廷崩盘大清大概五十年就得玩完。没有胤禛,就乾隆那花钱的架势,估计十年就得成为穷光蛋。
后世人再如何说清朝不好,那清朝也有好的啊。所以,一上来就挑战谋反,这种事儿,除非是脑子进水了。
她那绘本简单的很,一本书从头到尾,指不定连五十个字都没有,也不耽误胤禛时间,一炷香他能翻看一百本,所以,本本他都看过。
年氏抿抿唇,本来想和耿文华说一下自己出诗集的事儿,但顿了顿,又将话给咽进去了,她这是争宠呢,要将自己的争宠手段拿出来和人讨论……别说会不会被人拿走点子了,就说这事儿,尴尬不尴尬?
于是,她就岔开了话题:“本来想着去探望小格格的,实在是最近事情多没顾得上,下午我去你那边看看小格格?”
“行,你得空了就去。”耿文华也并不拦着,笑眯眯的应下来:“小格格下午一般到申时初就睡醒了,那会儿你过去正好,她吃饱了睡好了,不哭不闹的。”
说完话,就看见年氏从怀里掏出来一个东西看了看,耿文华眨眨眼,凑过去:“这可是怀表?”
天哪,太激动了,她不习惯这十二时辰计时法子已经很久了,要是能有个怀表……等看清楚年氏手里的怀表,耿文华的惊喜就凝固了片刻——表盘上刻着的,是十二时辰。
年氏笑眯眯的点头呢:“是,我大哥送给我的,他原本是有这个,后来皇上又赏赐了他一个,他在钦天监那边,用怀表方便些。”
于是这旧的,就送给了年氏。
耿文华小心问道:“这东西,很贵重吧?”
年氏沉吟一下:“贵重倒不算是贵重,几千两银子就能买了,但不好买,寻常铺子没有,内务府也才几块儿,听闻宫里,也就那么三五个。”
胤禛估计也有?但从来没见他拿出来过,所以也可能是没有?当然,也可能是有,但不愿意拿出来,低调嘛,胤禛对外印象,素来是很朴素的。
耿文华就沉思,这东西,她是做不来的,但是她参观过意大利手工手表制作——有段时间特别推崇手工制作,什么匠心独作之类的,她去旅游,顺便参观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