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的就听见锣鼓声,弘时顺着声音看过去,顿时激动:“来了来了,总共六个龙船!”
龙船和寻常船只是不一样的,龙船细长,正好可以并排做两行人,从前到后总共四十来个人,三十二个分两排划桨,还有两个面对面在中间敲鼓,另还有船尾的举旗手,船头的压船人。
那边来的六条龙船,都是不同颜色,旗子上的字儿自然也是不同,写的多是这个庙宇,那个庙宇之类的。
除了佛道两家,民间其实是有许多别的神庙的。
三阿哥看的很是激动,双手都握成拳头了:“那个红色的是最快的!”
红色的最快,到了贵人们最多的地方,龙船就都慢下来了,随即是一段激昂人心的鼓声,随着鼓声,压船人也开始晃动身体,让龙船在原地活动起来,一会儿窜高,一会儿下水,一会儿左右摇摆,活灵活现的。
弘时不停鼓掌,那拉氏就喊人去送赏:“打赏那红船二十两银子,其余船只各十两。”
不光光是那拉氏这边喊人打赏,但凡聚集在此处的,都是让人去送了赏赐。
龙船上的人团团作揖,又驱使龙船来了几段动作——二龙戏珠啊,三龙戏水啊,总之观赏性是很高的。
这下别说是弘时几个了,就是耿文华这些女眷,也看的兴致勃勃,连连鼓掌。
等龙船全部过去就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那拉氏叫了耿文华:“将小格格和两个阿哥,还有弘时,都放在我的马车上,你和李氏一起,年氏和宋氏一起。”
耿文华忙应了,叫了奶娘来抱着小格格,自己这才去找李氏。
李氏很是温和:“这时候人多,容易出现拥挤,小孩子跟着嫡福晋才更安全些。”
“李姐姐说的是,我明白的。”她赶忙笑道,伸手来扶着李氏上车。李氏进了马车就靠着马车壁端坐好,一丝一毫也不对外面的热闹有好奇之心。
她这样端正,耿文华就算是想掀开帘子看一眼都不好意思。这时候她才知道那拉氏的安排——李氏和宋氏都是年长些的,就是为了压一压她和年氏。
哦,年氏大概是顺带的,人家本身就不如何喜欢热闹。
就她耿文华,才是主要的。
她顿时有些讪讪,冲李氏笑一笑,就赶紧埋头把玩自己的手帕了。玩着玩着,有些上头,实在是这马车上,也没什么别的可玩儿的。
用手帕卷一个老鼠出来,再用手帕捏一个花朵出来,本来还想叠一个千纸鹤,但奈何手帕太软做不了,只好换别的。
李氏瞧着就挺有意思:“还能做别的什么?”
“嗯,还能捏个娃娃?”耿文华顺手就捏了一下,她其实会的也不是很多,但糊弄李氏足够了。
李氏就想学:“也好拿来哄一哄阿林保。”
总不能坐在马车上,和耿文华面对面,一句话都没有吧?打发时间呢,随便做点儿什么都好。
两个人正闲聊着,就听见外面有碰撞声,惊呼声。耿文华那心里就好像装了几只小猫,很是想掀开看一看,李氏看她一眼,吩咐了自己丫鬟。
小丫鬟探头出来,随即笑嘻嘻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几个骑着滑板车的撞在了一起,这会儿路上人多,马车也走得慢,想来是不会有太大的事故的。”
从滑板车上摔一下也不是很严重,马车也就是停顿了片刻,很快就又走动开了。
趁着李氏正在捏手帕,耿文华飞快的掀开车帘看一眼,又连忙放下坐端正,就一眼,她已经能看见很多东西了。雍亲王府地位在这儿放着呢,那拉氏肯定也不会随着百姓进城。
所以这周围呢,多是官宦人家的马车,都挂着有牌子。然后,有许多滑板车穿行其中,比马车的速度快了很多。
她顿了顿,又伸手捏住了窗帘,正打算再来一次,就听见李氏轻咳了一声。耿文华赶紧转头,端端正正坐好。
李氏就忍不住笑:“福晋总说你是个单纯的,性子天真的……都做了两个孩子的额娘了,竟还是如此调皮。”
第111章 这可是会喝死人的。
李氏这话说的,有些听不出来是贬义还是什么,反正不是夸赞,耿文华顿时就不好意思,赶紧摆手:“也就是好奇……之前听王爷说,朝廷对于这滑板车上路要有规定,也不知道现如今可已经有了。”
距离过年到现在,都五个月了。
李氏更不知道,她是从不打听外面的事情的。就摇头:“就算朝廷有律法规定,推行下来,再到人人知晓,这也得需要时间。再者,滑板车……我倒是觉得,上路很不好。路面若是平坦还好说,慢一点儿总归还是能节省点儿力气的。”
也是这时代的代步车太少了些,像是有钱的人家用什么呢?骡子车,牛车马车都少见,因为牛马很贵,有百姓人家积攒几十年的钱都不一定能买得起一头牛,相比之下,马是更贵的,这东西呢,算战略物资,百姓家要买,都需得和当地衙门报备。所以手里有些宽裕的,多是宁愿买骡子。
骡子车下面还有独轮车,平板车。骡子车往上就是牛车马车,所以出来一个木板就能做的,不用牲畜的,自己走哪儿就能带到哪儿的滑板车,那真的是,市场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