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不搭理十四,却是问了老八对皇上是不是忠心,若是忠心,那就应该连性命都给皇上,不过一个名字,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两边吵吵嚷嚷,十四一个不顺心,就要去慈宁宫找太后告状。
这次太后是没见十四,她本就是聪明人,之前是不忍心十四受苦,但后来胤禛将人给放出来了,虽说没给差事,但京城里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现下这事儿,太后就觉得不好再伸手了,伸手太长,什么都管,迟早被人厌恶。她活着还能护着点儿十四,她要是死了,就十四那性子,早晚也将自己给作死。
所以她现在想得开,但凡不是大事儿,那就不要管。
朝堂上连着吵了好几天,然后一转头,诚亲王胤祉,直接上宗人府修改了玉牒,就按照圣旨上说的,将胤祉,改成了允祉。
三阿哥是头一个应和圣旨的,胤禛为表示奖赏,当场表示要奖励三阿哥,于是提出可以让荣太贵妃出宫,和三阿哥团聚,也好全了三阿哥孝心。
这出宫并非是说荣太贵妃就被赶出宫了,而是表示,您愿意在哪儿住就在哪儿住,觉得允祉府里好,就在允祉府里住着。若是允祉不孝顺,那就回宫来,宫里还是有荣太贵妃的住处的。
再者呢,荣太贵妃的月例,宫里还是要给的,每个月内务府去送。荣太贵妃人在哪儿,这份例就送到哪儿。不会说,因为荣太贵妃出宫了,这月例就没了。
该给的给,这出宫才算是奖励。人送出去了,东西一点儿不给,那就变味了,就成了胤禛养不起老太妃,特意将人给送到亲儿子那里养着了。
三阿哥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那面上叫一个欢天喜地,当即就带着三福晋进宫,要接荣太贵妃出宫去了。
胤禛这神来一笔,朝堂上吵吵这名字该不该改的,顿时都哑巴了。就算是八阿哥没有亲生的额娘了,那他也曾经在惠太贵妃跟前生活过啊。
再者,老九的亲额娘也活的好好的呢。唯独一个老十,没有亲额娘了。
五阿哥当即就紧跟三阿哥脚步,去了宗人府。出来就上了折子,表示自己也想接了宜太妃出宫。但胤禛并未立马应允,而是在等着其他的折子。
很快,密太妃被十五阿哥接出来了。
成太妃被七阿哥接出来了。
定太妃被十二阿哥接触来了。
不光是五阿哥着急,九阿哥也着急啊。可九阿哥就是不太想改名字,然后,就被五阿哥找上门给一顿抽,打的九阿哥鬼哭狼嚎,硬是被亲哥哥押着去了宗人府。
宜太妃是被五阿哥给接走的,九阿哥想见都没见着。
随后才是八阿哥上了折子,要接惠太贵妃——大阿哥还在圈禁中,若是让惠太贵妃去大阿哥府上,那是跟着被圈禁去了,可就不是孝心了。
那拉氏亲自去过问了惠太贵妃的意思,确定她愿意跟着老八生活,这才命人叫了八福晋进宫。
八福晋进宫的时候,耿文华正要去给那拉氏请安,凑巧遇见了。她是贵妃,八福晋……现在不过是个贝勒福晋,见了面八福晋是需得行礼的。
看着蹲在外面的八福晋,耿文华也并未为难,只略摆摆手,轿子就过去了。
八福晋停留在原地,等整队人都过去了,这才抬头去看那轿子。
也并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她规规矩矩往寿康宫,然后陪着惠太贵妃收拾了东西,趁着天黑之前,宫门落钥前,就陪着惠太贵妃出宫去了。
短短一个月时间,这宫里的太妃们,瞬间少了一多半——后来胤禛又下旨,为全孝心,不光是阿哥们可以上折子接走自家母妃,格格们也可以。不过,大清的格格们多是抚蒙去了,所以倒是少有来接的。
格格们接不了,胤禛这边还负责送。
再者,实在是没子女的,胤禛也给送出来了,这都五月了,天气炎热,太妃们住在宫里必然是暑热难当的,那就都住在园子里去吧。
畅春园,离着宫里不算远,地方又清净又凉爽,景致也好,愿意去的都能去。
但凡不是傻子,都是愿意去的,月例没少,离开皇上眼皮子底下更自在,住处也更宽敞松散,谁不愿意去啊?
如此一来,宫里顿时就松散了许多。
大约是因着这段时间耿文华总来请安,那拉氏也稍微透漏了几句:“光是这宫里的冰块,就省下来一大笔的开销,若是太妃们还在宫里住着,那超出月例的冰块你总不能不给吧?若是有个中暑之类的,还要吃药,请太医,这哪哪儿不是钱?现在,月例是固定的,超过这月例的,你自己掏钱买,或者儿女孝敬,总不能再说皇上如何不用心了。”
以前也是超过月例的自己掏钱,但现在都成了长辈了。那拉氏就有些不太好做了,太宽松吧,人人觉得你好欺负,蹬鼻子上脸。太严苛吧,人人又说你苛待长辈。
索性放出去,该找谁找谁去吧。
耿文华就忍不住笑:“皇上还是体谅娘娘的,知道娘娘辛苦。”
那拉氏就嫌弃,摆手:“他哪儿是体谅我,他是嫌弃这宫里人多,之前还抱怨,连御花园都不好随意去了,还得提前让人回避,尤其是到了夏天,人人都想到湖水那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