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华补充:“甜咸口味都试一试,还有这辣椒酱,可以分为好几个口味,不太辣的,一点点儿辣的,火辣辣的,辣的受不了的。”
苏培盛忙应了下来,将两个主子装满了果子的篮子给拎起来拿走。
耿文华这才起身,正要说什么,忽然想起来个重要事儿,赶紧问道:“才刚到园子里就来了这边,没来得及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呢,皇上,若不然……”
您自己在这儿蹲着,我去给皇后请安?
这话没说出来,胤禛摆摆手:“皇后既然身体不适,你就别去打扰了,回头等她休养好了,有精神了,自会召见你的。”
耿文华眨眨眼,顿了下,到底是没反驳,只笑道:“那我听皇上的,咱们再去看看那边的水果?这都五月了,草莓樱桃正可以吃呢。”
草莓不说,樱桃可是她特意让人从南边找来的好苗子,今年是头一年结果子呢。
胤禛跟着她往果树园那边去,离着老远两个人就闻到了果子的香甜味道。胤禛顿时来了精神:“多准备些篮子,回头朕好将这些果子打赏下去。”
耿文华忙问道:“我可要打赏一些出去?”
第212章 人也是分远近的。……
胤禛带着耿文华在圆明园,那朝中之人必然也是要往圆明园来的。虽说圆明园和皇宫相距不远,但那些住在皇宫和圆明园之间的倒是无所谓,可那些本住在皇宫另一边的,可不就需得在圆明园附近再买个宅子了吗?那势必家里人是要跟着一起住过来的,女眷嘛,胤禛看重哪个臣子,后宫偶尔也要表示一下的。
他就点头:“你看着办就是了。”
于是耿文华就让人去拿了笔墨和绸缎来,绸缎裁剪成一条一条的,写上名字,三福晋的,五福晋的,七福晋的,十福晋的,十二十三福晋的,张老太太的,佟家大夫人的——李四儿那边她是绝不会给的,哪怕隆科多将人给宠到天上去,只要别到她面前来,她就不管这事儿。
一篮子也没多少,也就是一盘子的事儿。
但红通通的果子放在里面,瞧着就十分喜庆。
耿文华一边让太监们去送,一边又问胤禛:“我瞧见另一处在修院子,可是又要栽种什么?”
胤禛摇头:“不是栽种东西,而是要做两个风车,将两边走廊连起来,到时候让人在两边拉动风车,走廊里就会有风吹过,放上冰盆,就算是三九天,也必然凉爽。”
耿文华了然,胤禛很是怕热的一个人,本来到圆明园就是避暑来了。
两个人在果园里消磨了一会儿时间,胤禛还要到前面去,今儿虽说不上朝,也是有折子的,还有大人们请见,胤禛也是不得闲。
耿文华就派了知春去那拉氏那边问好,若是那拉氏得空愿意见,她就需得去给那拉氏请安。若是那拉氏不愿意见,她也就不用过去了。
不过呢,那拉氏还是愿意见的。于是耿文华收拾妥当,就去给她请安。
进了门请过安,用眼角仔仔细细打量,才发现一段时间没见,那拉氏竟是有几分苍老憔悴,脸色并不是很好,和在宫里时候相比,竟是也没太大差别。
这养病……也不知道是养到了哪儿去。
那拉氏笑着拉了耿文华的手:“宫里可有什么大事儿?”
耿文华顿了顿,就说起来大事儿。六阿哥生病,年贵妃和
年羹尧见面,四阿哥长大了,弘昼又去了江南,从江南带来了些养身的药材想要献给皇后。
有些那拉氏是心知肚明的,有些知道的就不是那么详细。
她问,耿文华就说,反正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她和弘昼坦荡荡就行了,管其他人如何呢。
那拉氏就感叹:“幸而是有你在宫里支应,若不是你,这后宫不定得乱成什么样子呢,那凤印,前段时间本宫也让人给你带了回去,若是遇上什么难事儿,你只管用印就是了。”
耿文华忙笑着应了,她也不去和那拉氏分辨,这凤印是那拉氏主动给的还是胤禛要的。
人家堂堂皇后,现在凤印都给送出去了,心里能好受吗?她要非得火上浇油,这会儿胤禛又不在,那拉氏要收拾她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她既然得了实惠,就没必要在脸面上非得争论个输赢。
说了片刻的话,那拉氏嘴唇就有些发白,有些喘不上气的感觉。耿文华也不敢耽误,忙起身要告退。
那拉氏也没过多挽留,命嬷嬷送了她出去。
回到了耿文华自己住的院子,知春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前两天,听说那拉家分家了。”
耿文华有些吃惊:“觉罗氏老太太不还好好的吗?”
父母在不分家,虽说觉罗氏是后娘,但越是继室,才越是不能分家。有亲儿子在跟前,好歹有个能撑腰的,这分家之后必然是要跟着长子,长子又不是亲生的……
知春声音越发的低了:“就是觉罗氏老太太提出的,长房那边现在正在想谋一个外放呢。”
沉默片刻,耿文华才说道:“姜还是老的辣,原本这一个爵位,兄弟之间必然起嫌隙,指不定祸起萧墙,但现在一分家……兄弟之间感情虽然会淡,却不会有更大的祸事了。”
因着分家了,就是两家人,这爵位也只能是二房的了,三房就是再动心思,也不会冒太大的危险了——都不是一家人了,人家那爵位自然是只在自家内部传了,和你三房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