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事儿不喜欢中途而废,成不成的,都得有个结果。
这运动会既然已经办了好几次,有了成功的经
验了,那就不好再中断了。
她摸着下巴沉思片刻:“不如从宗室中挑选人来负责这运动会,皇上觉得哪个人能担此重任?”
胤禛没说话,耿文华就掰着手指算:“三哥现在忙着呢,怕是顾不上,五弟也有差事,七弟也不得闲……”
数到十九阿哥,胤禛才说道:“二十一还年轻呢,朕想着,不如从下一辈阿哥里面挑选。一人总揽,剩下的将项目分开来办。”
耿文华忙忙点头:“皇上说的有道理,那就按照皇上的意思来?”
然后这运动会,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朝廷的一个官方项目了。
耿文华的小算盘打的很好,但胤禛也没办法拒绝。以前他是不很在意这什么运动会的,觉得也就是女眷闲着无事可做弄出来的一个打发时间的事情。
但后来,军中从这运动会里挑选了不少人才,那跑得快的可以做斥候,那力气大的可以做将领,那东西扔的远的也能练习射箭,十个人里面,到了军中,能有七个斩头露角。
这概率已经很不低了,现如今军中的将领十之八九都是满人。
胤禛并非是对满人不满,他是有两个计划的,一个是整顿八旗,另一个就是满汉一家亲。
若是要整顿八旗,就需得先让八旗有一些压力,他大力提拔汉人将领,对八旗将领来说就是一种压力了。而汉人将领多了,对外也能展示朝廷的态度——满汉一家亲嘛,你只要有本事,是汉人,也能得到重用。
朝廷许多年不曾举办武举,通过这个运动会选拔人才也是一种方式。
再者,以前他不曾留意过,也就没发现,这运动会一举办,对于大清全国来说,都是一场很盛大的事儿。胤禛就算是不懂做生意,有户部的官员在,他也知道——民间百姓越是活跃,商家也就越是有生意做,商人越是活跃,那么这段时间国内的经济就能更好些。
就算是深层的东西暂时说不明白,但有个账本能看明白,每年这时候,商家缴纳的税银,也都会比往日里多。
于是,百姓高兴,商家高兴,朝廷也高兴。
一举三得的事情,不过是需得有人费功夫来做而已,这么划算的生意,白费些人力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反正胤禛最不缺的就是人力了。
耿文华也赞成办,那这运动会,就得再办下去了。
很快胤禛就定下了负责之人,总揽的是宗室里面的一个王爷,然后胤禛又挑选了几个侄子给人家送过去,名义上说是帮忙,实际上就是两边搞平衡。
事情这样定下来之后,耿文华也就没多少发呆时间了,因为那拉氏过世,对于运动会最熟悉的也就是她了,那些个少年们没事儿就来请安,和她请教一些运动会的章程。
这忙起来了,耿文华反而是慢慢的开始适应了。
到了四月,塔纳找了礼部,她已经做好了自己院长的礼服,拿去让礼部审批的。礼部也很是为难,皇上当日里只说要给个名号身份,没说这是按照朝廷官员制度来啊。
于是礼部又上折子问胤禛,看这事儿到底怎么搞。
胤禛很直接,塔纳又不上朝,那给个品阶方便她在外面办事儿怎么了?她一个小孩子家家,又是女孩儿,在外面行走难免会被人看不起,甚至被人刁难。现在给个品级,她既不会上朝,又不会插手朝事,就算是要给月俸,那一年才能给多少?
反正胤禛立马就将折子给批复下来了,还夸赞了一番塔纳的眼光,觉得她这礼服做的很好。
塔纳穿回来给耿文华看了,和朝堂上的官服几乎没差别,也就是颜色上有了区分。大清的官服,多是黑色,品阶的不同,区别在于胸口的补子。塔纳做的礼服,则是做成了红色,补子也是有的,就按照官员的品级来的。
另外就是帽子的区别了,塔纳做的并非是顶戴花翎,而是取了诰命礼服的东珠。
第224章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运动会在京城召开,京城里又是一片热闹。
弘昼虽说是没有参加运动会,也并不用监管运动会,但京城人一多,他就需得跟着九门提督在京城里到处转悠,巡逻,以防街上有什么事情发生。
运动会期间呢,还有另外一件喜事儿,那就是慧敏公主的婚事。弘昼和弘历需得为那拉氏守孝三年,但其他人是不用的,塔纳也要守孝三年,六阿哥也是三年。但慧敏自有自己的亲生父母,她住进宫里来,也并不是就更改了玉牒,不过是方便嫁人的时候得一个公主封号,所以她守孝一年足矣。
这嫁妆的事儿,也有一部分是耿文华负责的。总之,十里红妆,从宫里出来绕着京城一圈,再跟着蒙古那边的人走——蒙古今年也是有人来参加运动会的,慧敏的夫婿是随着一起来的,正好这运动会结束,也是能一起走的。
又嫁出去一个公主,宫里一时也有些安静起来。虽说这些公主平日里也就十分安静,但来请安的时候少那么一个人,还是很明显的。
不过耿文华很顾不上这个,因为她要生了。
这个孩子从怀上到现在,她除了食欲不好,别的也就没有太大的反应了。现如今要生,也是安安静静的,早上吃过早饭,打发了跟着塔纳一起来请安的公主们,正要往御花园里去走一走,散散步,消消食儿的耿文华就觉得肚子一痛,她是有经验的人,一察觉到裤子冰凉,就立马喊了知春:“是要生了,需得尽快叫了稳婆来,还有太医。再者,准备热水,剪刀,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