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到底发生什么事了?”颛孙恬义不想去问好大儿,这小子太有主意了,他这个亲爹现在很生气。
仆人立刻眉飞色舞地开始为颛孙恬义讲述了起来。礼部尚书与奉乾宫总管汪福恩一同前来颁旨,礼部尚书先来……对,是先来。
他请,敖昱辞。
礼部尚书一边歇着去了,汪福恩过来了。
他请,敖昱再辞。
礼部尚书再过来……
正经的车轮战,颛孙恬义听得都心累。
这一回敖昱先谦虚,表示他本来确实是不想的(满足第三辞),然后又说,但是陛下诚意拳拳,臣太过感动,实在不忍心毁坏陛下的美意,臣日后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接旨后,直接就给了他巡按御史的官职。
正七品,品级不高,但本身巡按御史就有代天巡狩的职责,属于官不大但管得宽的。且元烈帝又额外赐予了敖昱蟒袍玉带,金牌、宝剑,以及一枚金虎符——仅次于玉虎符。
属于破袍子裹了个金娃娃,典型的官不大权大。没有去西南的圣旨,更没有说熙儿也跟着去,但郭夫人说给两人去采买了,显然大郎也猜到是要让他做什么了。
颛孙恬义愁,敖昱来拜见时,他也没隐藏脸上的表情:“儿啊,你不该生在我家里啊。”
他生的时候若是偏一偏,落在禁宫中,某位娘娘的肚子里……
“算了,你还是生在我家吧。”若未来天子是他这样的,委实太吓人了些。
颛孙恬义脑补了一个不是自己儿子的大郎,身着龙袍,在黑暗中摇晃着酒杯的画面,差点没把他吓死。
这样的皇帝不是“要不要大臣活”的问题,是大臣的生死对他完全没有了意义,所有人在他眼中都是玩偶,死物。
他现在不是皇帝,其实已经是如此了。还好,他病弱,且他对熙儿与亲娘,还有几分真心。
“大郎,我不担心你的安全,一路上注意自己的身体,你毕竟体弱。”
“是,父亲。”
颛孙恬义站了起来,对着儿子祝福地行了一礼:“天下任君遨游,祝君太平顺遂。”
他就是要搅动风云的龙,劝不住,更没有必要劝。只希望他能太平顺遂,外人别去招惹他……这世事就能一直平顺下去了。
“谢父亲。”
又过几天,小月亮也得了个差事,却是让他去建立虎贲营。但军营在哪儿,人数多少,武器军械何配置,全都没说,只是从名字上看,可能是骑兵。
关于官营和盐店的事情,谁都没朝外透,但整个新年期间,众臣还是都猜到了,颛孙大郎这是要去西南。和郭夫人采购的物品无关,而是西南——现在的西南可不是过去的西南啦。那是钮祜禄……是刚收复(扩张?)·西南!
是那块越来越大的领土。
趁着冬天的干季,当地官员挖了壕沟,又点了两把火。缺德,但是有效地又为自己争取了大量的生存空间,他们与真正的当地王朝开始接触,有的开战,有的和平贸易。
朝臣也在争论,到底该不该碾过去。一些大臣觉得不仁义,另外一些大臣觉得该碾,既然都是他们的地盘了,那当然得用扫把把别的东西扫出去,但是不敢说话。
这些新地盘,有效阻隔了倭寇的死而复生。
他们的地盘也都建立在适合建立港口或灾害较少,土地平整,适合生存的区域,这些都是倭寇登陆、停留、补给,进行修整的区域。现在,他们敢靠近就直接被干掉。
但是,西南还是需要一位能够总领一切的大臣。
有些大事从西南到兴京,来回一趟时间太久远了,很容易耽搁事,且西南的行政划分与人员任免也需要规整,这连带的就有许多事。
之前众人都在猜,呼声最大的是瑞王。他就在南边,且在战事期间做了不少事,他买木炭这件事,别管有意还是无意,绝对从根本上带来了西南的领土。过去大臣们还无所谓,但粮食进入兴京,了解有土地上水稻可一年三熟的那一刻,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第168章 大黑鱼的奏折
168
如今事实放在眼前, 部分极其敏锐的大臣感觉:“这行事手段有点熟啊……”斜目。
颛孙恬义:“……”别看我,与我无关。
其实瑞王是很适合的人选,他近, 最近还展现了足够的才干。但若让瑞王去管理西南, 就是实际意义的藩王, 他反而成了最不适合的人选。
现在薛家退了,太子派不敢伸手。英王派靠前的都是刚从外头调派回来的,也不适合。
剩下的众人各方面都差, 可面对这个好差事,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在稍差的人群里,属于有优势的, 自然都在运作这件事,不是想去捞钱,是真心实意想去有一番作为的。
若将西南安定,这可是名垂青史的事情。以后大楚但凡提起西南, 就得连带着他的名字一块儿。可颛孙大郎被提起来了, 年轻官员不忿, 觉得应该不可能, 是有众多中青年官员上折抗议。
聪明人却很快意识到了不对劲——英王派没反应就罢了,那是他们自己人。太子派没反应也能理解,之前他们元气大伤, 现在蹦出来就是和英王党硬碰硬,要倒霉的。
怎么其他中立或小派系的头领, 也一个都没带头的呢?单纯说是他们不想和英王对上, 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