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穿越了(130)
这天,谢云溪正在房里算账,突然听到号角声响,她一惊抬头,连忙让人去打听消息。
已经好些天没听到这样的声音了,不过晋州城内的百姓都知道迟早有这么一天,该准备的早就准备好了。
谢云溪让念荟把防护衣拿过来,正在穿,出去打听消息的谷雨跑回来了。
“夫人,北凉人来了!不过,他们并不像是马上要打的样子,在城外安营扎寨呢。”
谢云溪愣了下,前两次北凉人过来,第一次是一来就打,第二次是歇了一晚开打。这一次也是要歇口气再打吗?
她让谷雨再去打听,有变化赶紧来报。防护衣继续穿好,药品物品等也都准备妥当了,除此之外,她身上还带了一把匕首和一根电棍。
直至天黑了,城外依旧没有动静,城墙上的灯点了起来,城下的民兵也都待命在那里。
这天晚上,袁博文到了子时方才回家一趟,谢云溪问:“吃了吗?”
“吃过了,你别张罗,我喝口水就走。”
谢云溪知道军情紧急,也没催促。袁博文喝了一碗水后:“家里都还好吧?你不用担心,打起来城墙上号角会响。今天晚上应该没事,你先睡。”
有带了夜视装备的望远镜在手,北凉那边有什么动作这边一目了然。
谢云溪点头:“你自己当心。”
袁博文走了。
这天晚上谢云溪也没有睡好。第二天居然还是没有动静,谢云溪到城墙下站了会,上面已经严阵以待,寻常人不能上去了。
等到晚上,袁博文才回来,这次没有吃饭。谢云溪连忙让人把灶上还热着的饭菜端过来。
袁博文狼吞虎咽吃完:“这次北凉人来了不少,但是精锐骑兵不多。”
北凉大军已经在城外约五里处驻扎,有了望远镜,北凉那边营帐有多少,兵马有多少,主将都有谁,如今都知道了,看架势他们竟像是要长期驻扎的样子。
“长期驻扎?难道说他们想……”谢云溪吃惊问。
袁博文点头,他们的看法一致,都觉得北凉人有围城的打算。
这时候围困晋州确实是一记狠招。
晋州城小,远不及郴州,先前就多次封城,物资有限。再围上些时日,待到城内物资耗尽,自然就不攻而破了。
根本就不需要费力去打。
关正和各营主将以及张时文等人都觉得不妙。晋州城的物资并不多,上次一战之后,晋州城外方圆数里已经没有了人烟,城内的物资并没有得到补充。
张时文算过,府衙的储备最多只能撑上十日,军营的更不用说了,常规五日的储备,这还是因为有袁博文这个暗挂在帮忙。至于城中民众,他们都觉得每家应该都不多了。
寒冬腊月,孤城一座,物资一旦耗尽,其结果可想而知。
袁博文一直没吭声,就听大家说。粮食,他要多少就能有多少,但这事怎么说开?放在粮行里慢慢卖,没人知道管你的粮食是从哪儿来的?即便是觉得奇怪,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说。
关正的伤还没好全,如今袁博文代管着全城,谁敢对他有意见?
慢慢卖问题不大,大批量拿出来肯定不行。
众矢之的下,不好招架。
谢云溪也觉得这事棘手。如果北凉真做了围困的打算,晋州现有的储备肯定撑不了多久,他们的粮食肯定是要拿出来的。
但怎么说呢?前不久城门还开着,还可以胡扯一通,现在北凉人一来,城门必须得关。东西怎么来的,没法说清了。
袁博文想了想,这件事情只有绝对的权威和武力才能压住,现在晋州城内也只有关正能做到这点,他这个代管目前也还能凑合。
“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正目前没人管他要粮,谢记粮行继续开,米糠又不贵,现在城里的民兵都有俸禄,城墙下建设防御工事每天都在招工,只有肯干活,就饿不死。
只要他不说话,其他人再有想法,现在也只能放在肚子里。
谢云溪:“要不要跟淼淼说一声?”
晋州被围困,想要维持稳定,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粮食,还有药品和其他生活物资等,女儿那边得有个心理准备。
袁博文看了看时间:“明天吧,今天太晚了。”
谢云溪也赞成。
夫妻俩又说起其他事,幸亏粮行扩大了,当铺也开了起来。
北凉意欲围困晋州的事情,还是先不对民众公布,免得引起恐慌。等到时间稍长些,民众察觉过来,发现被围困了也没多大事,自然就不慌了。
不能出城,不能让人多想,闲下来容易出事,接下来还要多多招工征兵。民兵们的训练也要加强,各种技能大赛可以开展一下,表现突出的可以进入黄铮的骑射营和袁博文自己的大刀队。上次的大战,许多表现突出的士兵都升了职。进入精锐营也意味着有可能升官发财。
谢云溪想到粮行和当铺,袁博文管的事情多,她这里就一个粮行和当铺,可以再招些人手。另外还可以盘几家铺面下来,招些人手做点手工之类。但要做什么,得好好想想,最好是能传给女儿卖钱。
两边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计。
谢云溪想着这些睡着了,等醒过来袁博文已经不在家,问念荟,才知道他半夜就走了。大概就是自己睡熟的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