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穿越了(311)
庄静心里也满是悲怆。北地还有这么多的人在拼命,朝廷竟然打算将整个北地十六州都割让给北凉!
“我老了,不折腾。你们打算怎么做?”
庄静心里依旧乱麻一样,想了又想:“我……我想再等等!”
庄老夫人点头:“好!再等等!”
周氏不明所以:“还要再等等吗?事情传开了,咱们还能走得了吗?”
“走不了,那就不走了!袁大人都没有动,咱们慌什么?”
庄静的心里也渐渐安定了下来。袁子虚既然知道和谈的事情,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军中还有这么多人,大家都没有动,他们慌什么?
如今晋州军掌控了晋州郴州贺州,朝廷想要和谈,想要割让北地十六州,他们一定要听吗?袁子虚那么聪明,又怎么会料不到北凉对他恨之入骨,又垂涎欲滴?他怎么可能束手就擒?
他先拿下郴州,后又拿下贺州,如今已经在北地站稳了脚跟,这是他早就想到了会有今日的事情,这才提早布下的局。
如此深谋远虑,她跟着一起,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过,玮儿还在晋州,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得派个人跟他说一声。”
庄静点头:“明天早上的班车,我让人带一封信给他。”
第二天一早,袁博文就去找姚青山了,谢云溪起来的稍晚,把库房的账看了看。棉衣棉布虽然有些库存,但是这些是准备在布庄售卖的,现在他们准备往南边销售棉布棉衣了,这些库存就不够用了。
到了晚上,袁博文回来了。
谢云溪连忙问:“姚青山同意了吗?”
袁博文点头:“我只提了个开头,他的眼睛就亮了,这件事情咱们不找他,他也会来找咱们的。”
谢云溪感慨:“姚青山确实很有经商头脑。”
“你们谈好了,这次带多少棉布棉衣吗?姚家的商队有多少人?他们准备走水路还是陆路?”
袁博文拿出一本册子,递给谢云溪:“我把你上次的货单给他看了,他圈了几样出来,把量也记下来了,你看看……”
“这次姚青山准备亲自带队,我让他带上商师傅等人,他也同意了,这次商队共有一百多人。”
“一百多人的商队,算不上很大,过关的时候可能会有些麻烦,但是这次姚青山准备走水路,沿途的这些麻烦,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袁博文说着,想到了以前在南边的见闻。这次他让商远等人出动,卖棉布棉衣是其一,最主意的目的是要把朝廷和谈的事情搅得天下皆知。他要让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造反,那是迫不得已,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师出有名,这反才造的有底气。
第127章 暴毙
谢云溪将姚青山需要的棉布棉衣数量记了下来,等到和袁淼见面时,她就把这些报给了袁淼。
袁淼觉得奇怪:“年前你们不是要了一批棉布棉衣吗?这才过去几天,那些都卖完了吗?”
谢云溪笑着说:“没有呢!我今天报给你的这些是准备往南边销的。姚青山要带着商队南下了,我们跟他商量好,让他把棉布棉衣带到南边去卖。”
袁淼明白了。
这当然是好事,父母那边的布帛太贵了,即便是纺织业发达的江陵一带,布帛的价钱也不便宜,跟现代完全是两个纬度。能挣钱的事情,没有人会不乐意。
“往南边销?价格定好了吗?”
“没定死,南北商货往来,一般会加价两成成左右,不过,最终还是要当地的市场的行情。”
袁淼在心里过了一遍。加价两成,也就是四两银子一匹的棉布运到南边,差不多要卖到五两银子一匹!
五两银子,那就是一千元左右了!
她心里惊叹。一千元左右一匹棉布!但想到父母那边绸布的价钱,她又平静下来。
南边最普通的绸布,卖到北地,都要十两银子一匹了。现代的棉布比那些绸布可差不到哪儿去,价格却便宜一倍左右。
五两银子一匹的棉布,不仅不贵,还便宜的很。
这批南下的棉布棉衣一定会对南边的纺织业造成的冲击。
说起了棉布棉衣,袁淼就想到了棉花的种植。
“妈,你们不是打算种棉花,我昨天去市场上转了转,棉花籽市场上有卖,价格高低不等,每公斤二十元到六十元都有,而且各有各的说法,一般研究所出来的棉花籽价格略高,还有地域不同,棉花籽的价格也会不同。你们那里的气候怎么样?”
谢云溪觉得北地的气候跟华国的b京河北天津等一带差不多。袁博文也在一旁点头。
袁淼想了想,b京河北天津等属华北一带,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市场上的几种棉花籽几乎都可以在那里种植。
父母那边的年已经过完,转眼就是三月,三月一过,四月初就可以开始育苗了。
“那就买产量高的棉花籽!”袁博文说。
袁淼圈下价格略高的几种棉花籽:“要多少?你们现在有数吗?”
“这个等我们统计了再给你具体数量,你有空了,先去帮我们看看农具。”
袁淼点头。农具她肯定是要看的,父母那边可没有现代化的农作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