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父母穿越了(8)

作者: 我爱种绿萝 阅读记录

病人的房间设备齐全,护士的工作台就在病床旁边。

环境优雅清净,比杂乱的重症监护病房不知道好了多少。

袁淼一眼就看中了。

“陈主任,我选套间病房。”

“好!我马上安排转科!不过,我们VIP病房需要提前交一部分费用。”

“您放心!我马上去交!”

医院开门营业也要讲效益,Vip病房条件这么好,收费不菲,如果遇上了逃费,那就亏大了。

跟陈主任谈完话后,袁淼交了二十万元的押金。

高收费下的服务高效优质,袁奶奶很快就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vip病房。

袁博文和谢云溪这天心情起伏,跟袁淼联系完后,他们就开始处理传递过来的物资。

从沔州出来时,他们赶了两辆马车,一辆乘人,一辆拉货。白天赶路,晚上歇息,三个男丁轮流守夜。

谢云溪身体不好,乘坐的马车自然是拉人,有时候丫鬟念荟也在这辆车上休息。

袁淼传递过来的物资不少,但是大白天不好搬来搬去。马车外面难民云集,一不小心露了眼,就是大大灾祸。

饿极了的人,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袁博文和谢云溪一个是老师,一个医生,深知人性经不起考验,便把米和油等大件藏在马车的隔板下,其他小件则用被子衣裳等遮盖,勉勉强强放下了。但经不起仔细打量。

“要不要跟念荟说一声?”谢云溪问。

袁博文摇头:“这几天就让她在那边马车上歇息吧。”

现代的物资太扎眼了,即便是最普通的大米也比这里的精细许多,更别说其他。家里的下人虽然忠心,但见到了难免会多想。

世情变化难测,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谢云溪点头,“要不,你跟他们说,我的病有可能会传人,让他们都小心点,这几天就别靠近了?”

这样的话,女儿传递过来的物资就更安全了。

袁博文想了想,“好,我一会去找于郎中给你抓点药,熬药的时候味道大,刚好可以张罗点吃食。”

他们从沔州出来已经有几天了,除了头两天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外,后面都是简单对付了事。

现在,谢云溪的病虽然有药了,但如果营养跟不上,也会影响病程进展。

眼下处境,不好大张旗鼓起灶架锅,但可以在马车上偷偷烧点吃喝。

夫妻俩商量好后,袁博文下了马车,把丫鬟念荟和小子袁归叫了过来。

“夫人的病恐怕不仅仅是风寒入侵,有可能会过人,你们这几天得仔细些,免得也传上了。眼下处境,我们不能再添一个病人。我前不久才患过同样的病症,能抵抗,这几天夫人那边就由我照看。”

“袁归,你一会就找于郎中买些药,就照我上次的方子来!”

袁归去买药了。

念荟犹豫了一会开口:“老爷,我身体好,我不怕得病!还是让我来照顾夫人吧……”

袁博文看了念荟一眼,这丫头跟了他们三年,谢云溪待她很好,几乎当半个女儿在养,眼下看出人品了。他微笑说:“你另有要紧事做,袁归的药买回来后,由你负责煎药。”

念荟得了事,赶紧去忙了。

煎药的药罐自然是没带,但好在煨汤的罐子有两个。夫人爱干净,需得把罐子多洗几次,烧过热水去去味了才好煎药。

袁博文避开其他人视线从另一辆马车上取了仅剩小半袋的粟米和一些菜,交给谢云溪。

谢云溪打开大米的袋子,从里面抓了一把米出来,白花花的大米还没进锅就能闻到一股清香,与另一个袋子泛黄的粟米成鲜明对比。

“好久没有吃这么香的米了。”谢云溪不由得感叹。

他们定居的沔州位于大顺的西北一袋,民众普遍以粟米为食。他们刚到这里时,并不觉得不适应,不过,时间久了,就想念起了现代的主食大米。

可惜,产出大米的水稻在南方一带,西北一带的米粮店虽然有售,但价格要昂贵许多。

袁博文将两种米混合了,盛了一碗出来:“还是熬粥吧。”

“好。”

谢云溪又将腊肉和菜各拿了一些出来,细细切碎。袁博文则到河边打了半桶水,用自制的过滤器过滤。

一会后,袁归回来了,念荟开始熬药了,随着药香的溢出,谢云溪手边的罐子也开始冒出了气泡。

第9章 9(修)

药熬好了,罐子里的粥也熟了,里面不仅有大米和粟米,还加了切得细碎的腊肉和青菜,盖子一开,香气扑鼻而来。

谢云溪舀了两碗出来,剩下的交给袁博文,让他拿到那边马车上。

念荟端了药过来,谢云溪也没喝,敞开放着,夫妻俩借着浓郁的药香,把两碗粥喝得精光。饭足,又挂念起女儿袁淼,不知道她那边怎么样了。

另一辆马车上,福伯和袁归也在喝粥。

“真香!”

“里面还有肉!”

“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哎,袁归,你不是说外面现在没有粮食卖了吗?”

“反正我问了一圈,没有买到!”

“还是老爷有办法啊!”福伯感叹。

袁归点头附和。

他们俩也跟了袁家夫妻多年,见多了俩人许多能耐,对他们极为推崇,似乎任何问题轮到他们面前都会迎刃而解。

念荟掀开了马车帘子。

袁归招呼:“快来喝粥!今天的粥可香了!”

念荟在马车旁边就闻到了香,“你们快些吃,那边有人过来了!”

袁归和福伯赶紧几口喝完了下车,念荟抱着药罐站在马车旁边。河堤那边乌压压过来一群人,皆是衣衫褴褛,形容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