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03)+番外
周济再抬头,已经红了眼眶,声音哽咽,“姜大人,我们言县令叫人谋害了,求姜大人到泽城主持公道。”
周济语出惊人,姜初惊呼,“何人如此大胆?”
“不知,下官们一点线索也没有。”周济摇头,又道:“言县令生前对姜大人赞不绝口,恨不能相交,下官常听言县令夸姜大人是如何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佩。”
“此次实在是走投无路,特来向姜大人求救啊!”
周济眼角还挂着泪,一脸崇拜的看着姜初。
姜初挺直了腰背,就要应下。
孔华打断,询问:“可上报刺史府了,刺史府可派人去了?”
周济面露难色,“不敢瞒大人,言县令和刺史府关系恶劣,若是上报,恐被随意处理。”
孔华接着道:“这不合规矩,姜大人和言县令同级,又无调令,不能擅离职守啊!”
姜初咽下要说的话,安静的听着。
周济早有准备,掏出一封信递给姜初,“大人,这是卫大人的信。”
孔华闻言也不再说话,等着姜初看完,自然而然的接过信。
“是卫大人的笔迹和私印。”孔华看完信,信里并没有说明原因,但还是希望姜初去泽城一趟。
他重新开始打量周济。
李石一直不敢插话,此时终于有机会了,他小声道:“大人,孔主簿,李石以人头担保,周哥是好人。”
“认识啊,怎么不早说,快坐下细谈。”姜初拉着周济落座。
李石有些不好意思,“是他不让我说的,不瞒大人,他是我表姐夫,我娘是泽城人。”
周济赶紧解释:“怕影响大人,也怕石头被私情左右,大人见谅。”
姜初指了指孔华手里的信,这才是真的私情好吧!
她不一定会为了李石去泽城,但是卫大人嘛,就不能不去了。
此时的姜初,全然忘了是谁被夸得立即要点头的。
“周县尉是想看我们大人是否值得托付吧!”孔华淡淡道。
周济也坦然,“是,毕竟事关重大,孔主簿慧眼如炬。”
孔华不留情面,“你是想看我孔华,是否真心相帮姜大人吧!”
周济怀有戒心,人之常情,可是他和李石如此亲近的关系,还叫李石不说,让孔华很不高兴。
李石也察觉到自己的错了,立刻跪下向姜初请罪,“求大人责罚,我不该隐瞒我和姐夫的关系,也不该公私不分。”
“罚你一个月的月钱吧!起来吧。”姜初根本没生气,因为没损失,而且李石也很快就说了。
要是瞒到最后,那可就不一样了。
周济起身请罪,“是济陷表弟于不仁不义,向表弟请罪。”
李石连忙摆手,一脸局促,要被表姐知道了,自己要被追着打的,“姐夫,我不怪你。”
周济又向姜初和孔华请罪,“是济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言县令身死,济城混乱不堪,又不敢向刺史府求助。”
“卫大人真心相助,推荐姜大人,济却疑神疑鬼,请姜大人和孔主簿见谅。”
周济说完,又长揖到底。
周济如此谦卑,姜初和孔华都不好再生气了。
姜初开了个玩笑,“那方才周县丞夸我的话莫不是假的不成?”
周济连忙道:“自是不假,言县令视姜大人为榜样,可惜再不能见到了。”
姜初严肃起来,吩咐李石守在门外,才向周济细细询问情况。
周济便开始回忆,“八月十二那日,我照常去县衙办公,可是言县令迟迟不来,他最是勤勉,我想着是不是身体不适,就去后院探望。”
“敲房门,一直不见人应,我才推门进去,房间里面异常安静,还有血腥味,我心道不好,绕过屏风。”
“满床鲜血,言县令已然身亡,是直接被人割喉的,我心中悲痛,立刻叫来人,可是屋子里,连凶器都找不到。”
“言县令未成亲?无下人伺候?”姜初问道。
“言县令和言夫人感情不睦,在生下一子后,早已经分居多年,至于下人,言县令他两袖清风,养不起下人,都是自己做事的。”周济道。
“仵作怎么说?”
“仵作说是割喉而亡,推测了个大概时间,是四更天左右。”
“八月十二,已经五天了。”姜初敲了敲桌子,看向孔华:“我们得尽快出发了,这里到青州快马得两天吧!”
孔华点头,“青州现在不能没人,我恐怕不能陪大人去了,泽城情况不明,大人也带上季师爷吧!”
在代表杨家方面,季师爷可比姜初有面子。
周济也点头,“姜大人,我就是跑了两天。”他也很希望立刻启程的。
姜初看着干净精神的周济。
周济看了看自己的衣服,补充:“为了不失礼,我在石头家里梳洗修整过一个时辰的。”
又道:“我的马麻烦大人备一匹,它跑不动了。”
姜初只能点头。
孔华立刻去安排,厨房也开始准备干粮。
桃香走不开,这次是桑紫跟着去。
她一脸严肃的交代:“千万不能让人近大人的身。”
桑紫亦是严肃的点头。
姜初其实不想带桑紫的,赶路,太辛苦了,而且桑紫都不会骑马,只是连孔华都不同意她身边没有信任的婢女。
几人围着桌子吃饭,陈仵作也提着自己的箱子来了。
周济早就饿了,刚开始还保持斯文仪态,然后见过孔能,谢辰吃饭的速度,就顾不上了。
背着包袱来的李石,虽然在家已经吃过了,但是看着大家吃,也觉得不饱,跟着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