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11)+番外

作者: 殊宝 阅读记录

孔能竖起大拇指:“你看人真准。”

姜大人就是好。

“谦虚一点。”姜初坐直。

正色道:“我想知道你们要带我看什么?说句不尊重言县令的话,比起凶手,现在秋收才是我想要做的事。”

“带姜大人看看这百姓不愿秋收的原因。”张先生朗声道。

“段邦和周济心中担忧,怕大人不管,想要先让大人一一看过百姓的悲惨,让大人心软。可是,百姓等不及了,他们快被饿死了!”

张茅目光灼灼的看着姜初,姜初挺直腰背,一言不发,但是态度鲜明。

张茅也忐忑的心平定了下来。

他大声道:“泽城百姓本就不富庶,近几年赋税年年在加,田地的产出从交完税够吃,到吃半饱,到不够吃,到今年的不够交。”

“言县令无权无势,只是投靠杨谙手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他偏偏心系百姓,赋税他反抗不了,只能从富户手里拿钱,分担赋税,又要送礼求泽城生路。”

“几千两,几万两,分到这无数百姓身上,杯水车薪,百姓已经绝望了,今年的征收令下达,百姓已经不想收粮食了。”

“根本不用称,就知道不够交赋税,而且已经有人在两月前饿极,一家人割完才是浆水的稻米,逃出了泽城。”

“田地就这样荒凉下来,赋税过重,就是地主,员外,都不愿意接受这些田地了。”

张茅声音越来越大,悲愤,又悲痛。

他继续道:“言县令再三保证会想办法,让大家收粮,可是,没人觉得他有办法。”

“因为刺史府已经来人自己贴了告示,他们会自己带人来收。”

姜初惊得站起身,“赋税?我青州为何没接到通知?”

张茅声音悲凉,“因为今年淮阳所有的县分摊了青州的赋税啊!所以才如此重!”

姜初不可置信,她居然不知道,或许,连孔华都不知道。

段邦和周济垂下眼帘,所以他们要怎么去相信一个自己恨着的人。

若不是李石居然对姜初如此忠心,周济了解表弟的为人,他都不会改变想法,漏了一些实话。

姜初无法接受,路上的荒凉,稻米的遗弃,街道的冷清,饥饿的百姓,一瞬间将她淹没。

自责的情绪让她呼吸急促。

“这关我们大人什么事啊?”孔能不解的挠挠头,“又不是我们大人下的令。”

姜初愣愣的看着孔能,呢喃,“是这样么?”

孔能扶着姜初,“大人,你怎么了?我听懂了,他们泽城没饭吃是刺史府做的事,关青州什么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看着大人?”

孔能说着目光凶狠的瞪着张茅,“你在欺负我们大人。”

孔能很不高兴,他对情绪很敏感,姜初这么难过,他察觉到了。

周济和段邦也在仇恨大人。

但是这些都是因为张茅说话之后才这样的,所以他瞪着张茅,手已经搭上了剑柄。

第90章 清醒

周济和段邦立刻挡在张茅面前。

姜初叹气,扒拉孔能,想拉到自己身后,结果拉不动。

“我没事了,孔大个。”姜初拍了拍孔能的肩,孔能才放松下来。

正好传来敲门声,一定是谢大哥看到记号来了,孔能蹦起来,跑去开门。

谢辰一进来,孔能就指着张茅告状:“谢大哥,他们欺负我和大人。”

谢辰立刻目光不善的看着三人。

姜初已经没事了,孔能的话让她清醒过来,是啊!她何其无辜,根本不知道这事好吧,居然就这么自责起来了。

她脸上重新挂上笑容,从谢辰身后探出头,“张先生,你不老实,我的先生曾告诉过我,文人的话可当利剑,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清醒的姜初掌握主权,她又看着脸色难看的周济和段邦,挑衅道:“你们要动手么?谢大侠可以打你们这样的几十个。”

“加我可以打一百个。”孔能也跟着姜初高兴起来,声音极大的吼。

“对不住,姜大人,我们并无恶意,只是情难自控,我等皆是俗人,所以迁怒大人,实在不该,求大人原谅。”张茅拔开自己前面的两人。

真诚的看着姜初。

谢辰也拉着孔能退到后面。

姜初和张茅再次面对面。

“听说先生教书育人,怎么没有学生?”姜初询问。

“吃不饱,没有力气读书。”张茅答。

姜初点点头,重新坐下,以一种极不雅观的姿势,一只腿翘起来。

然后被谢辰用剑柄敲了下去。

姜初想着事情,自觉收回,大家都安静的等着。

过了半个时辰,姜初才开口:“本官有了个好主意。”

张茅立即搭话,”是何主意?“姜初不答,看了孔能一眼。

孔能立即大声道:“凭什么告诉你?”

张茅一噎,算了算了,有求于人有求于人,平常心平常心!

“你们只需知道,我,姜初,能解决你们泽城的赋税就可以了。”姜初自信满满。

斜视着周济和段邦,“所以两位能够组织秋收了么?所以两位能诚实的对待本官了么?”

两人齐齐看向张茅。

张茅直接拍板,“必定不会在隐瞒大人,明天一早就进行秋收。”

“嗯,抓紧吧!幸亏老天爷这几天都不下雨呢!”姜初说完,背着手离开。

周济和段邦沉默的跟着,姜初还特意问:“段主簿,本官还要去册子上的人家么?”

“不用了,大人对不起,是段邦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段邦果断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