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24)+番外
不过这件事到底和杨丞岱有没有关系,姜初和闻人图都心知肚明。
闻人图没想到季师爷这么豁得出去,他只能试探道:“或许幕僚?”
姜初不由自主的摸了块糕点,当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万万没想到,季师爷居然说杨丞岱蠢。
话又说回来,能被季师爷这样的人评价蠢的人,看来是真蠢啊!
季师爷摇头:“虽然我不知道大公子身边有什么样的幕僚,但是……”季师爷压低了声音,“杨大人是不会允许太过聪明的人在大公子身边的。”
毕竟,虽然小公子常年在外,但是大家心照不宣,这杨家,只能是小公子的。
闻人图敲着桌子,沉思片刻,道:“我和大公子打过不少交道,季师爷说的确实有道理,那到底谁呢?”
“难道……”闻人图和姜初异口同声。
“你先说。”两人又同时道。
不知为何,季师爷有些紧张,他不自主的摸起茶杯,喝着已经凉透有些苦涩的茶水。
两人对视着,严肃的点了点头,异口同声:“杨丞科?”
“什么?”季师爷惊的洒了杯子里的水。
“没错,既然不是大公子,还有一种可能,杨丞科自导自演,祸水东引。”姜初认真道。
“没错,一箭双雕,既可以重创我和姜大人,还能让大公子遭受怀疑。”闻人图也点头。
两人一起看着季师爷。
两个聪明人得出的答案,季师爷紧张的扣手,“那他为何要针对大公子?”
姜初摇头:“不知道,但是杨刺史对季师爷的态度,让我心中疑惑,他不如往常尊重季师爷,还当着季师爷的面要杀李石。”
季师爷也察觉到了,所以他写信上京告状,但是他没想这么深,毕竟他再怎么,也只是个下人。
闻人图是知道京城发生的事的,只是没来得及和姜初说,他只是收到姜初的信,知道大概计划,配合而已。
不过,现在正是说的好时机啊!只是没想到,季师爷竟然会不知道京城的事?
第100章 京城风云
所以,闻人图沉声开口:“或许跟京城发生的事情有关。”
姜初和季师爷洗耳恭听。
“这些事还要从朗州说起……”闻人图详细的说了杨珛的事,又说到杨珛的死。
然后道:“杨二爷身死,杨氏好多族人怪罪杨太傅没有早点救人,杨三太爷更是要求杨太傅去族里的祠堂请罪思过。”
他又看向季师爷道:“季管家为杨太傅挡去很多人,让杨氏族人很不满。”
两人都听呆了,姜初差点笑出来,但是看着季师爷快哭的样子,赶紧收敛,悲痛道:“这杨三太爷是杨刺史的?”
“是杨刺史的爷爷。”闻人图道。所以,杨丞科动机太大了,总算把事情完整的圆在季师爷面前了。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二爷居然……”季师爷落下泪来,“还有三太爷怎么让杨大人去族里祠堂请罪,这是要逼杨大人不当族长啊!”
“还有我爹他没事吧?”季师爷一时都不知道该担心忧伤哪件事了。
“季师爷放心,杨大人都解决了,季管家也无事,只是杨三太爷很不满。”闻人图宽慰道。
这老不死的,季师爷在心里骂,要不是杨大人,他哪里有这么好的日子过,居然该倚老卖老。
杨三太爷是目前杨氏族人里面,辈分最大的,大儿子被杨谙提拔在兵部尚书的位置,小儿子在荆阳刺史身边领军,手握兵权。
孙子又当了淮阳刺史,所以在族里都是有实权的人。
虽然都是杨谙提拔的,但是,有钱有势了,长辈年纪大了,想忘恩负义一下,怎么了?
季师爷阴沉着脸:“看来这杨丞科是有二心了,姜大人是杨大人的祥瑞,他对你动手,其心可诛。又如此狠心,杀他的义弟嫁祸,我定要详细的告诉杨大人。”
季师爷此时非常想自己回京城,可是他又不放心姜初,毕竟他心里深深觉得姜初是可以帮杨大人,驱灾避祸的。
姜初满意季师爷的结论。
她换上惊恐的表情:“糟糕,我答应他,要写信告大公子啊,这可怎么办?要是不写,他不会狗急跳墙吧?”
“姜大人莫怕,我这将军府护得住大人。”闻人图立刻道。
季师爷也道:“大人,莫担忧,你只管写,我会在信里说明,道明姜大人的无奈和情势所迫。”
至于他的信,季师爷非常自信,没人可以拦截,在淮阳,他可是有独特的暗线的。
这还是自己爹告诉他的,只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动用,可是现在,确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了。
姜初感动的下去写信了,季师爷也躲到房里写信。
姜初写好,先给季师爷过目,季师爷虽然觉得姜初写的太真实,明明就是一副怀疑大公子的样子,但想到有自己说明,就放心了。
“那我去给闻人将军,请他帮忙送信了?”姜初装好信。
“去吧,大人最近也不要出将军府了。”季师爷点头,回去继续写,他才写了十张纸,一半都没写完。
姜初就揣着信,来找闻人图,正好到饭点,姜初就蹭了一顿饭。
吃完,拿出信,“将军可以拿去换军饷了。”
“姜大人这么自信?不怕他不同意?”闻人图笑着接过薄薄的信封,打开看了看。
姜初自信,“当然,就像赌博一样,他已经下完了注,人也得罪完了,他必须得到我的帮助,不然,杨大人可不容易相信他。”
闻人图看完,他感叹:“凭借这封信,如果没有季师爷的信说明,杨丞岱怕是浑身长嘴都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