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43)+番外

作者: 殊宝 阅读记录

“卫大人,我们将军的信。”亲卫跳下马半跪在卫诤身前。

卫诤把饼叼在嘴里,接过信,快速的拆开,看起来。

亲卫才挪到荀副将身边,掏出荷包,里面是他准备的糖,这种疾行,吃糖才更有力气。

他把糖递给荀副将,小声道:“荀大哥,将军有证据了,而且还救下了后面的孩子。”

亲卫就是守在门口听过荀副将大哭的人之一,大家平常关系就好,将军派他来送信,才告诉了他实情,他才知道荀副将哭的原因。

荀副将把糖放在嘴里,不住的念叨,“那就好,那就好。”

只是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是庆幸,也是内疚。

他如此躲避行为,其实已经是放弃了那个孩子的,但是被救下了,可真是太好了。

亲卫拍拍荀副将的肩膀,起身给每人发糖,又给马儿们都喂了一颗。

卫诤已经迫不及待要出发了,没想到闻人将军行动如此快,他本以为还要些时间才能找到证据的。

“走,出发。”卫诤嘴里含着糖,心头火热。

一行人快马加鞭,在傍晚的时候到达了淮阳,闻人图早就派人等着了,卫诤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的进了将军府。

闻人图早就把兵召集好了,不夸张的说,就是立刻叫他去攻座城,也是分分钟的事,更何况区区刺史府。

缺的,只是光明正大的理由,和能下达命令的人。

而这个人,就是卫诤,卫钦差,他来了。

闻人图已经穿着铠甲在等着了。

“卫大人。”闻人图把卫诤迎回屋内,递上阿妯婆的罪状。

卫诤打开看,看完才知道,闻人图为何如此迫切。

在京城三天或者四天才害一个孩子的钟知铭,刚到淮阳,就两天害了一个,甚至觉得无人敢管束他,已经发展到一天一个了。

只吃最嫩的心头肉。

他派出的侍卫,已经在附近的县到处偷孩子。

效果显著,宋曲的面前除了桶,又放了木盆,已经五个孩子了,才过了一天,阿良又送来三个。

宋曲怕孩子哭闹,喂饱了粥,都喂安神汤了,虽然阿妯婆说无害,但是他依旧担心,孩子毕竟太小了。

要是都像第一个小宝贝那么乖就好了。

闻人图见卫诤看完,立刻说了小维的事。

“他是我们的人。”卫诤本以为小维应该已经死了,没想他如此大义。

卫诤换上钦差服,他的护卫端着一个黄布盖着的托盘。

天色已经黑了,但是对于痛失孩子的父母,黎明才将至。

荀副将早就换好自己盔甲,提着他的兵器,几十公斤重的大狼牙棒。

身后跟着的兵每个都神情严肃,背着箭羽。

大栓子,三桂,大灰,三人穿着常服,神情悲伤,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孩子没了,今天,他们是苦主,是卫诤砸开刺史府的敲门砖。

第116章 擒畜生

夜晚的淮阳城灯火通明,各个青楼,花船,都歌舞升平,笑声不断。

街上卖东西的小贩都在满脸笑意的吆喝,来往的人,或许会驻足停留,又或许会去吃其他吃食,买其他玩意。

一片安居乐业之相。

很快,士兵鱼贯而出,街道的人被士兵强行拦在边上,街道一下就宽敞起来。

闻人图身穿盔甲,提着长枪,骑着追风走在最前面,荀副将扛着狼牙棒,跟着右侧,宋岩也没躲在暗处,带着面具,跟在左侧。

后面是身穿官差服的卫诤护卫,左右两个差爷,举着肃清,回避的牌子。身后跟着一排士兵。

然后是抬的高高的轿子,卫诤身穿钦差服面容肃穆,手边放着托盘。

随后便是长长的军队,每个士兵都身穿盔甲,手持刀剑,背上还背着箭筒。

所有人都惊骇的看着这一幕,有人惊呼,“是要打仗了么?”也有人认出卫诤,跪地高呼,“拜见钦差大人。”

也有人惊慌失措,卫诤来了,干过坏事的人都很心慌。

也有外出游玩,坐在楼间的小娘子,从窗户探出头,目不转睛的看着闻人图。

若是平时,怕是有人忍不住扔珠花,手绢了。

队伍直接往刺史府去,后面跟着许多凑热闹的人。

钟知铭正在和几个来拜访他的员外,推杯换盏,欣赏歌舞。

就听护卫惊慌失措的来报,“大人,闻人将军带兵围了刺史府。”

钟知铭已经喝了许多酒,头有些晕,闻言大笑了起来,“哈哈……来人,闻人图以下犯上,意图谋反,杀了他!”

话语刚落,还没人来得及反应,就听到有人高声道:“钦差大人驾到……”

卫诤已经直接进来刺史,已经走到了钟知铭的宴客厅,中途有反抗的已经被全部拿下。

卫诤走在最前面,他的护卫高举明黄色的圣旨,紧跟其右。

歌舞一下停了下来,所有人都跪倒在地,钟知铭眯起眼睛,冷冷的看着卫诤。

“在下卫诤,奉皇命巡查昌国,管天下不平事,治天下贪官污吏,今受苦主相告,淮阳刺史钟知铭,罔顾人伦,残害婴儿上千,人证物证俱在。”

卫诤声音浑厚,说完又怒喝:“钟知铭你可认罪?”

钟知铭看着提着长枪的闻人图,他知道对方有备而来,他拱手道:“冤枉啊!卫大人,下官在京城就兢兢业业,为国为民,才得杨太傅赏识,这才到淮阳几日,从没伤害到任何人啊!”

“卫大人,是不是有人居心叵测污蔑于我。”说着拿眼睛看闻人图。

卫诤接过圣旨,先是呵斥,“大胆钟知铭,见圣旨还不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