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53)+番外
傻狍子好打,姜初小时候吃过呢!特别特别好吃!
“没问题,”谢辰一口答应。
寒风吹了一夜,天上落下小雪,雪下的时间不长,只白了一点屋顶。但是,温度却是下降了许多,比昨日冷多了。
姜初把自己的熊披风给乌先生披上,吩咐阿大阿二就在庙里照顾先生。
才放心的披上自己的兔毛披风,准备出发下脚村。兔毛披风是桃香从食居拿来的兔毛做成的,颜色不是很纯,但是特别暖和。
寒风飕飕的,姜初也缩在马车里面,抱着暖手炉。
马车里面坐了孔华和谢辰,孔能和李木在外面驾车,再没带其他人。
第一个要看的就是牛大棒家,姜初是直接在地里才找到人的,然后,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
第124章 老黄牛
牛大棒一家八口人都在地里,六个大人,两个孩子。
老妇人正拉着犁在一步一步的挪动,她顶替了老黄牛的工作,身后扶犁的是牛大棒。
他的大儿子和大儿子正在敲土块,小儿子带着小女儿还有孙子孙女,在捡地里的小石子。
或许是拉不动了,老妇人停下来,然后大儿媳就自觉的去把绳子扛在肩上,扶犁的人也换了。
牛大棒坐下拿出烟锅,抽着旱烟,牛老太却不坐下,她又去敲土块。
姜初看了一会,她问李木,“你不是说你拉不动么?“可是现在一个老婆子和小妇人在拉犁呢。
“大人,你看,她们的手和腿。”李木可不能承认自己不行。
姜初定睛一看,妇人手脚都有些抖,但是犁地的动作不停,而换了敲土块的牛老太,手也是在微微抖着。
显然有些力竭了。
姜初走上前去,提高声音道:“打扰老丈了,想向老丈问问路。”
牛大棒没来的及说话,他的小儿子就惊呼,“爹,是姜大人。”
“草民拜见姜大人。”牛家一家子都赶紧跪下行礼,妇人也赶紧扔下绳子,跟着跪下。
姜初都佩服自己的名气了,她摆手,“快快请起。”
牛大棒起身,赶紧道:“不知大人要问去往何处的路。”
姜初只是随口找的借口,她从容道:“无妨,此事过后再说,老丈一家为何如此冷的天还在开荒?冻坏了人可划不来。”
牛大棒有些心虚,牛家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姜初感觉到不对了,这牛家莫不是做坏事了?李木见状,直接呵斥:“大人问话,还不赶紧回答。”
牛大棒吓得跪在地上,膝盖直接陷下去了一些在刚敲散的土里,可见用力,“大人饶命,小的不敢再卖田地了。”
他以为自己家准备多开荒,然后卖良田的事,被发现了,也是,有李捕快跟着,大人怎么可能不认识路。
卖地?姜初沉下脸,“此话何意?莫非有人逼你们卖田地不成?”
牛大骨知道自家爹说错话了,赶紧找补,“大人息怒,无人逼迫小的一家卖田地。”
牛小骨缩着脑袋,一脸心虚,两个孩子有些害怕的缩在牛花花怀里。
牛老太和牛大嫂许是累极,有些麻木的看着姜初,但是也没说话。
姜初看了看孩子,缓了一下语气,指了指不远处的大石头,”你带孩子去那边玩吧!孔能,拿两块糖给他们。“
两个孩子听见糖,立刻不害怕了,口水一下就流出来,牛花花也咽了咽口水。
孔能就贡献了自己荷包里面的三块糖。
牛花花捏着糖,高兴的带着孩子走了。至于其他跟着咽口水的牛家人,孔能假装看不见。
姜初才继续问,“为什么会想要卖田,已经卖了?”
牛大棒赶紧摇头,“没卖没卖,只是想卖。”
姜初才放心了一些,她又是分田地,又是鼓励开荒的,可不想看到有人卖田地。
“为何会想要卖田地?”姜初问。
牛大棒如实道:“我小儿子到了年纪,想要卖一块地给他娶个媳妇。”
“老丈家的地很多么?”
牛大棒指了指脚下的地,“这不是正开着的么?”
姜初无言以对,只能违心道:“你们还挺聪明哈!”要说不对吧,这是人家自己劳动换的,可要说对吧,这是在占县衙便宜啊!
不过姜初还是劝诫,“荒地要养好,需要三到五年,老丈家还是不要卖良田,要是收成跟不上,可是要饿肚子的。”
牛大棒哪里还敢,赶紧点头:“大人说的对,小的不敢再卖了。”
姜初才看向牛老太,温和道:“怎么是婶子拉犁,这可是力气活。”
牛老太小声道:“拉犁伤身子,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伤了身子,不然家就垮了。”
牛大棒附和,“是啊,大人,就是这个理。”
姜初动了动脚,忍住踹人的冲动,狗屁的道理,她耐着性子,“男子力气大,才不容易力竭啊!怎么两个大男人,居然让自己的娘拉犁?”
姜初把目光对着牛家两兄弟,她骂牛大骨,“你媳妇手都拉抖了,你看不见。”
来的时候她就了解过牛家的人口和名字,所以她一眼就把人对上了。
牛家兄弟赶紧认错,“对不起,我们错了大人,是该我们拉犁。”
牛大棒还想说什么,被大儿子扯了扯衣袖就闭上嘴。
清官难断家务事,姜初看着低眉顺眼的婆媳,她知道自己管不了太多。
只能道:“男子汉,说话要算话。”牛家兄弟连连点头,态度诚恳。
但是姜初还是看到憋屈,她不想再多说,孔华去问了一下牛家开荒地的大小,一行人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