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65)+番外
“哈哈哈……”姜初笑的眼泪的出来了,“季师爷,你在自欺欺人到什么时候,你出去问问,三岁小孩都知道,杨谙,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人人得而诛之!”
季师爷指着姜初,他被镇住了,他问:“你叫杨大人恩师,若是没有杨大人,你就是街边的臭乞丐,姜初,你忘恩负义。”
“你错了,是长清大师对我有恩,杨谙,在山洞我救了他的命,我才是他的恩。”姜初吼道。
随即她捂住头,她嘶哑着声音,喊:“我后悔了我后悔了,我在山洞遇见他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是杨谙,我若是知道,我定杀了他。”
“我定杀了他。”姜初吼出心中想了千万次的话,从她醒来知道自己遇到的是杨谙,她就后悔没杀了他。
“你敢。”季师爷怒极,他不准有人对杨大人不利,他冲过来要打姜初,直接被孔能从背后揪住脖领。
他越是用力往前,就勒得他喘不过气,偏偏他挣脱不开孔能。
“你放开我。”他指着孔能,孔能不理他。
姜初发泄完,很快被悲伤淹没,她跌跌撞撞的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痛哭出声。
她感觉心口好疼,她再一次失去了父亲一般的人,她好后悔,没有跟乌先生一起去京城。
季师爷呆呆的站在院子里面,听着姜初的哭声,再看着对姜初骂杨大人熟视无睹的众人,他终于意识到了。
也许,自己一直处在欺骗之中。
他指着阿大问:“你们六个也背叛了杨大人么?”
季师爷不是个会欺压下人的人,甚至在杨府,对他们也颇为照顾。阿大不忍,但是他依旧坚定道:“季师爷,杨大人拿我们当狗,姜大人拿我们当人。”
季师爷有些恍惚,“可是,我们是杨家的奴才啊!没有杨大人,我们早就饿死了。”
孔华打断季师爷的话:“季师爷,没有杨大人,整个昌国,或许都不会有人饿死。”
季师爷从小就被灌输为杨大人献出一切的思想,是他的爹这么告诉他的,所以没有人能说服季师爷。
而姜初如此骂杨谙,季师爷也不能无动于衷,所以,孔华只能先请季师爷去牢里面坐坐了。
大川大公无私的表示不会让任何人见季师爷,天天想着往杨府送东西的季师爷,县衙里面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但是又不可否认,季师爷帮了姜初很多忙。
谢辰从阿五说出,乌先生病逝,就有些呆滞,再到姜初的怒骂。
随着季师爷被拖走,谢辰来找孔华,他不知道何时红了眼眶,“孔大哥,我该回去了。”其实他早就收到京城来的信了。
孔华拍了拍谢辰的肩膀,“去吧,带姜大人安全的到京城,接乌先生回家。”
“谢辰,一切都在水到渠成,你真的准备好了么?若是你反悔,没人会怪你,但是,若你决定好了,就没有退路了。”
谢辰脑海中闪过很多人,饥肠辘辘的灾民,嚣张跋扈的杨家人,泯灭人性的钟知铭,天真烂漫的孩童,最后定格在姜初踉跄的背影上。
他有些痛苦的捂住脸:“孔大哥,难道我还有别的路可走吗?我除了这条路,只能去死了啊!”
从五岁开始,谢辰第一次感觉到善恶是非,然后他就活在了深渊。
他叫杨丞协啊!
身为杨家人,杨谙的亲儿子,他居然长出了一颗善心,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身份,血脉是他在外人眼中的荣耀,可是只有他知道,这是他的原罪。
他的一生,注定要为自己的父亲赎罪的。
孔华有些怜悯的看着谢辰,生活在荆棘丛,砍不断荆棘,他也走不出荆棘,无疑是痛苦的。
可是,他还是开了口,“告诉姜大人吧!”
不然去了京城,若是谢辰叫杨谙一声父亲,姜初会受不住,若是表现出了恶意,有可能就回不来了。
谢辰笑得像哭一样,“她真的很讨厌杨家人,孔大哥,她会讨厌我么?”
孔华突然就不忍心了,谢辰对姜初的迁就,他看在眼里,他有些不敢看谢辰,他别过头,无法回答谢辰的问题。
第134章 杨丞协
谢辰来到姜初的门外,他根本没有勇气敲开这道门,听着里面传来的啜泣声,他缓缓地放下手,如同一尊雕像,守在门口。
整个县衙都被悲伤笼罩。
谢辰控制不住的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他是杨谙的晚来子,所有人都把他捧在手心。
大他二十岁的姐姐甚至对他比对太子还好,太子大他三岁,也要叫他小舅舅。
虽然他是长辈,但是他喜欢跟着太子玩,公主大他一岁,他这个小舅舅就每天跟在外甥和外甥女身后,屁颠屁颠的。
太子像个小大人一样,虽然才大他三岁,但是把他照顾的很好。那时候,父亲还是和蔼的外祖父,公主喜欢趴在父亲的膝盖撒娇。
他不甘示弱,也要趴在父亲身上,父亲就轮流背着他们玩。
父亲对他非常疼爱,他天生神力,长清大师说他是天生的将才,他也喜欢看人打架,不喜欢读书。
所以趁着太子外甥读书的时候,他和公主手拉手溜去玩了,然后发生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事。
那年的他五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家人的宠爱让他无所畏惧。
他还胆子大的牵着公主,甩掉了护卫,他觉得自己力气大,可以保护外甥女的。
然后他们被抓了。
他们被人围了起来,这些人瘦骨嶙峋,衣衫褴褛,有着缺口的锅冒着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