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8)+番外
两人痛饮一杯。见气氛到了,丁谷开口说出目的:“近日听说孔主簿在出售张周两家的铺子,价格差强人意,大人不嫌弃的话,老夫可以出合适的价格。”
“这倒是不太清楚,这事一直是孔主簿在办,我回去问问,再叫人告诉丁老爷。”姜初应下,听这意思是全部都要啊,好大胃口。
“那就辛苦大人,静候佳音了。”
两人相视一笑,又看了一轮歌舞,才相携离去。分别之际,丁谷递过来一个盒子。
“我有一女嫁去逐阳,这是她寄回来的特产,今天刚好带来给大人尝尝。”
“那就却之不恭了。”姜初接过,递给桑紫。
两人又依依不舍的话别了一会,才各自上了马车,家去。
马车上桑紫紧紧的抱着盒子。谢辰挤了上来,“看看里面有什么?”
“不给。”姜初拒绝,桑紫躲避谢辰的目光,抱的更紧了。谢辰只能看着,又不方便抢。跳下马车之前还来了句:“我闻到钱的味道了。”
姜初翻白眼,你是狗么,鼻子这么灵。
回到府衙,进到房间,关好门,还交代人守好,姜初才打开盒子。
一张,两张,三张...哦豁二十张银票,整整两千两,发财了。
姜初乐的在床上打了个滚。然后把银票放在枕头下,想了想又不放心,还是拿布包着绑在肚子上。打算明天一早就去存了,存银的对牌,姜初决定做个小荷包,挂在脖子上。
两千两呢,就吃饭来说,姜初几辈子都吃不完。踏实,前所未有的踏实。
第15章 商铺
一早,姜初就出门存钱,存完钱在外面吃了一碗面条才回县衙。
因为味道极好,还打包了一碗给乌先生。乌先生笑纳,并表示不能浪费好时光,所以姜初练字,乌先生吃早食。
谢辰正在院子里和孔道切磋武艺。两人已经打了不下十次了,每次都是谢辰赢,孔能越战越勇。
姜初最开始以为孔能跟孔华是假兄弟,是为了骗季师爷找的借口,毕竟两人太不像了。结果是真的。孔华一百个心眼子,加上孔道,九十九个。
孔能真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典型代表,而且太能吃了,一个人抵三个人的饭量。姜初怀疑卫诤就是嫌弃他饭量大才一起被赠送的。
季师爷今天没出门,看打架看的津津有味。就盼着谢辰输掉,被孔能扔出去。因为季师爷听说了谢辰之前的放话。虽然被劝阻了,没来杀他,但是还是很生气。
孔华忙着送耕牛的事,每天都在接待人。但是出于对昨日姜初赴宴丁谷的好奇,临近饭点还是来等着了,顺便蹭饭。
姜初终于结束一个早的思想改造,头晕眼花了。到院子里看看李子树,才招呼吃饭。
姜初没那么讲究,所以经常后院都是好些人吃饭。平时都比较散漫,季师爷在的时候就要严肃一点。毕竟要保持祥瑞的姿态嘛。
饭后, 姜初和孔华来到书房。
没等孔华问,姜初就率先开口:“丁谷想买张家和周家的铺子,全部。”
“啧,他自己在青州的铺子已经很多了,还有淮阳和各地的,这加上两家的,不说青州,整个淮阳的经济命脉都在他手里了。到时候一杯茶卖几文钱都是他说了算。”孔华摇头,有些讽刺道:“他这是想当土皇帝啊!”
“你有什么好主意?”全部拒绝是不可能的,毕竟姜初都收礼了。
“大人可以召集人竞价?不过这样动静太大,刺史府那边怕是有意见,要求上缴淮阳城里商铺,那就不妙了,那里的才是最值钱的。”
”或者大人可以不怕刺史府。“孔华试探道。
姜初面无表情,“我怕的,如果刺史府来人,我会上缴。”姜初又不是疯了,淮阳可是杨家大本营,刺史可是杨谙的亲侄子。
“那就只能低调处理了,不如我在走访走访其他商户,也有其他仁义的商户嘛!”孔华立即从善如流的改口。
姜初意味不明的开口:“我以为孔主簿会同意呢,毕竟,丁家,和太子殿下关系匪浅。“
“大人误会下官了,下官跟随大人,就是大人的人,自然是把大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孔华表忠心。
姜初不信,但是姜初不说。
其实全部卖给丁家姜初是无所谓的,无非就是丁家一家独大,要是能截断杨谙在淮阳的钱袋子,那就更好了,要是截不断,惹怒杨谙,派来军队来一出剿匪记,丁家凉凉。
这些对姜初来说都不重要,对百姓来说也不重要,反正普通百姓也只是吃得起饭而已。
只要粮食不溢价,其他混乱上几个月对百姓生活影响不大,而姜初恰好不缺粮。
但是这话能跟孔华直接说么?肯定不能啊。所以姜初一脸难色,“那不如把青州留下,青州外的全部卖给他,至于过户的事,丁谷既然敢买肯定是有办法的。自会去找各地县衙过户。”
孔华沉吟,其实他是不想的,丁家和各县衙对上的资本不还是太子么。虽然两方争斗不断,可是为了一点钱财图穷匕见,也太不划算了吧。
姜初又分析:“有钱能使鬼推磨,你怎么知道丁家不能自己出钱打通道路,而瞒住刺史府呢?淮阳整个范围,除了刺史府,各个县令都不敢有太多钱,钱都给杨家供养军队了啊。”
看着明显心动的孔华,姜初继续忽悠,“投靠杨太傅的人,你怎知他们不爱财,或者不想弃暗投明?万一就被丁家打开心门了呢?那才是大善啊!”姜初笑的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