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93)+番外
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了,卫诤不合适,他毕竟是太子的老师。所以只辞官一次,还没成功的孟相站了出来。
他老泪纵横,“皇上……您如此深明大义,让老臣汗颜啊!殿下,请您成全皇上的一片爱民爱子之心吧!”
说着他跪地,一副被皇上感动到的样子。
卫诤立马呵斥,“孟丞相,皇上身强力壮。你不要胡言乱语。”
孟相就骂卫诤,“卫大人,你才是胡言乱语,皇上是爱子爱民,请太子殿下接旨。”
好了,二请了。
皇帝觉得大家演的挺累的。唯一不想他退位的恐怕只有自己的舅舅了,舅舅的眼神,唉,真让他难受。
他干脆起身,拿走圣旨,亲自走下龙椅,把圣旨放到太子面前,沉声道:“武尧,望你谨记自己的初心,真正的为国为民。”
“接旨吧!”
“父皇……”太子红了眼眶,狠狠的磕了一个头。
百官一起跪下,“请殿下接旨。”
“儿臣必定不忘父皇今日教诲,恪守己身,儿臣接旨。”太子高高举起手,接过圣旨。
皇帝面露轻松,准备回后宫,接受自己母后,还有皇后的暴风哭泣。
卸了最重的担子,迈出最艰难的一步,其他在皇帝眼中都微不足道了。
皇帝离开,大家都看着太子。
太子握着圣旨,本该举行大典的,可是他等不及了,他不能等母后来找他,母后一定会以死相逼的。
他干脆握着圣旨,走上台,站在龙椅旁,他道:“孤暂代天子之职,待举行继位大典之后再改自称。”
“诺。”百官齐声道。唯有杨谙默不作声,从皇帝宣布圣旨,他就一直跪坐着发呆。
“卫诤。”太子大声道。
“臣在。”卫诤出列。
“孤命你查清祁先生所呈杨谙罪证是否属实,一切秉公办理。”
“是。”
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看向杨谙,杨谙低低笑出声来,越笑越大声:”哈哈……太子,你要杀你母亲的父亲么?”
太子道:“外祖父,孤是秉公办理。”
“哈哈……”杨谙不再多说,一个人回了杨府。
至于罪证?还用查么?卫诤连人证都一下就找出好多,还有些祁先生没提到的,一并整理,刑部人满为患。
杨家人只能关到大理寺,大理寺是杨家的归属。
在杨谙回府一个时辰之后,杨家就被围了,抄杨家,足足用了三天。
权倾朝野的杨谙,终于进了大牢。
太子单独见了谢辰,得到了兵符。
谢辰递出兵符,请求道:“殿下,可以饶我父亲一命么?我会带他走得远远的。”谢辰已经不奢望自己还能去边关领兵了。
太子摩擦着这块他求了许久的东西,他看着谢辰,杨谙虽然被关了,但是自己的母后已经闹绝食三天了,连太后都来天天堵着他。
忠孝两难全,他定定看着兵符,沉思片刻,“好!”
谢辰露出笑容,“谢谢殿下。”
卫诤也沉默了,皇后逼得太紧,他不能让太子才登基就背上逼死亲母,这样不孝的名声。
而且,兵符啊!
所以在回家的时候,他就劝姜初回青州,姜初默不作声的看着卫诤眼底的内疚,含笑着答应了。
不过她提出,“季师爷在青州照顾我良多,我能走前去看看他么?”
卫诤心底本就内疚,他答应了。
姜初披着斗篷,来到大理寺,有着卫诤的令牌,她很轻易的进去了。
杨谙的牢房在最外,干净整洁,铺着新的被子,一点也不像是来坐牢的。
姜初面无表情的经过杨谙,她身后跟着的人是卫诤派来的,说是保护她的安全呢!
季师爷一家关在后面,十一岁的杨护靠在父亲身边,已经由害怕变成麻木了。
姜初蹲下身,放下手中提着的食盒,“季师爷,我来看你了。”
“姜初?”季师爷脑袋微微弯过来。
“是我。”姜初把食盒打开,一样一样的菜被拿出来,放在地上。
季师爷呆呆的不说话,杨护咽了咽口水。
季管家上前,“多谢姜大人。”然后把吃食分给家人。
大理寺也住满了人,牢头们忙起来根本顾不上他们这些下人,每天吃不饱。
季师爷看着家人在吃东西,他起身走到牢门,隔着门,和姜初面对面。
“姜大人,恭喜你,飞黄腾达了。”季师爷道。
姜初笑了一下,“恭喜什么呢?杨谙都死不了呢!季师爷,你知道么?我姜家,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因为杨大人要用我们的地方养私兵,他屠村了。”
季师爷低下头,“姜大人,对不起。”他不知道他能说什么?能做什么?
姜初道:“不用道歉,季师爷你,是无辜的,姜初不才,或许可以救一救杨护呢?”
“啊,对了,还是叫杨护么?”
季管家起身,他知道姜初是来找他的,他看着被他刻意养在书院的孙子,他喉咙动了动,他道:“他现在叫季护了。”
“父亲……”季师爷不知道父亲为何要这么说。
季管家不理他,只看着姜初,“姜大人真的愿意救护儿么?”
姜初没想到季管家居然还有隐瞒的事,她露出笑容:“当然,看季管家的了。”
姜初没想到真的有意外收获,她本来是打算去找杨谙,用话语攻心,骗他为了护住谢辰自杀的。
兵符被交给太子的事,姜初猜到了,但是杨谙肯定觉得这是谢辰的护身符,若是姜初去戳破这件事,并暗示,若他活着,他儿子就得死,或许杨谙能自我了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