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98)+番外

作者: 殊宝 阅读记录

闻人图也已经收到调令,出发边关。至于淮阳刺史,姜初推脱,孔华也写信给了卫大人,然后太子就准备派其他人来,至于是谁,还没说。

反正不管是谁,都得修河道。

在第十天的下午,姜初到了惠城,惠城的刺史热情的招待了她。

虽然只是一个县令,但是,你见过拿着如朕亲临的牌子的县令么?

未来皇帝给的牌子,就是这么有面。

姜初有点近乡情怯,来接姜初的将领早就等着了,福安村用做养兵,太子接手,也是换了自己的兵将过来。

福安村,直接成为了惠城的驻军领地。

“姜大人,在下来接管这里的时候,接到了卫大人的令,询问过了之前的将领,福安村的村民们被葬在了一起。”白将军说的委婉,其实就是挖了一个大坑,把人通通埋在了一起。

这么多年,早就分不清谁是谁了,所以他们只收拾了一下坑附近,立了一个大碑。

姜初沉默一瞬,“多谢将军了。”

这比姜初想的已经好很多了,她甚至以为会被曝尸荒野。

“麻烦将军带我去埋骨地,我想为大家立坟。”姜初有备而来。

除了陈仵作,她还请了泽城的郑仵作一起来。

看着明显的新坟包,姜初对着白将军又表示了感谢。

阿大他们扛着工具,开始挖土,白将军见状又叫来了几个士兵帮忙。

姜初站在陈仵作身边,小声道:“我母亲当时是怀着孕的,我不记得几个月了但是她肚子好大了。”

陈仵作点点头,他有些不忍心,“大人去旁边等吧!”

姜初摇摇头,里面躺着的人,她每一个都认识,但是她已经认不出来了。

她认不出已经大变样的福安村,也认不出自己的爹娘。

她站着看着土坑被挖开,露出白骨。

陈仵作和郑仵作对视一眼,认真的拼尸体,陈仵作希望自己能找出姜大人父母的尸骨。

孕妇还有村里唯一的先生,这两个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写字的手指骨跟不会写字的人的手指骨是不一样的。

只是孕妇,若是当时还有其他人怀孕,就不好分辨了。

因为姜初也已经记不清,当时村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婶子怀孕了。

经过三天,福安村又多了一座一座的新坟,陈仵作找到了读书人,可是孕妇,很遗憾,村里不止一个人怀孕,他没能分辨。

姜初已经很满意了,她觉得大家被这样埋葬在一起,爹娘一定离得很近的,他们不会找不到彼此的。

孔能去城里拉了两车祭品,纸钱回来,大家一起烧纸钱。

姜初跪在坟前,这个坟,陈仵作说,看手骨,是一个经常写字的人的,姜初想,应该就是爹吧!

“爹,娘,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各位叔叔伯伯们,姜初回来了,杀害大家的坏人,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大家可以安息了。”

姜初以头触地。

她在心里默默道,爹爹,女儿是县令了,帮了好多人,爹爹,女儿厉不厉害呀!

爹,娘,女儿有了一群朋友,他们会照顾好我的,我会好好的活下去的。

姜初的眼泪滴落在泥土里,慢慢的不再压抑自己的哭声,大哭起来。

姜初告诉自己,再哭一次,再哭一次,她要忘记悲伤,努力向前看了。

第161章 大结局

姜初在福安村守了一个月,就离开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她会在青州生活,但是也会回来扫墓。

大概是心头的事都卸下,姜初回去的路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下来,有兴致开始慢慢的逛。

京城太子已经顺利登基了,并没有大赦天下,最近到处都在整治贪官污吏,很多人都不配被大赦。

姜初拿着皇上的令牌,看见漏网之鱼,她就路见不平一声吼,差点被当成钦差了。

回去的路,姜初一直走了两个月,要不是孔华来信催,她还会更慢。

孔华要去淮阳当司马了,新任的刺史出乎姜初意料,是驸马爷,孔华因为有修河道的经验,特意过去辅助驸马的。

姜初才到青州,孔华都有点迫不及待想走了,没办法,父母催得太紧,天天催他成亲,弟弟又不在,都没人跟他分担。

孔华独身三十余年,他都很习惯一个人。所以,传宗接代的重任就交给弟弟吧!

孔能倒是很高兴,大哥一说,他立刻跑去催着母亲,给他找媳妇。

李石和杏儿的亲事定下来了,给整个县衙的人都送了请帖,姜初兴致勃勃,她还没参加过婚宴呢。

杏儿有个表妹,叫张倩儿,家里有个糖果铺子,长的喜庆又可爱,脸圆圆的像个红苹果,孔能在婚宴上,一见就挪不开眼。

凭借他的耿直,和天天给人姑娘送吃的,经过半年的努力,张老丈终于不嫌弃孔能有点憨,同意把闺女嫁给孔能了。

其实姜初觉得,主要是周老大夫出马,亲自保证,孔能是后天的,不会让生下来的孩子和他一样,张老丈才同意的。

孔能要成亲了,孔父孔母觉得应该在城里买个房子给小夫妻住,用了自己的积蓄,由桃香帮着找了一个合适的屋子。

然后就开始打扫,换去旧得不行的家具。

姜初也跟着学了剪喜字,但是县衙琐事太多,她只剪了两个就没时间了。

主簿和县尉,姜初干脆用了阿大和阿二,两人都识字,就是算术太差,还不如姜初,正在加紧学习中。

至于边关,容国蠢蠢欲动,两边的军队已经打了两次了,规模不大,搞得双方火气都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