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37)+番外

作者: 殊宝 阅读记录

“他确实热情,完全没有一点架子,他不会也信了谣言吧,看起来不像这么蠢的人啊!”姜初疑惑。

“还要试探,万一他是想向太子示好呢?”孔华手指轻点桌子:“毕竟不是人人都像季师爷一样相信我是在卫大人那里待不下去的。”

所以孔华能安全的呆在青州,靠的就是杨谙对季师爷的信任,有疑惑的人看杨谙对姜初的亲近,也不敢多言。

当然也有非常自信杨谙实力的,觉得任何人的投靠都在正常不过。

而闻人图恰好都不属于这两种人。

不过各方跟踪姜初和闻人图会面的人都不这么想。闻人图一个视马如命的人,居然舍得带姜初看马,看一天?

这么轻松又亲近,难道不是胜券在握?

很多人都有些心慌,跟着杨丞光潇洒太久,就会讨厌与之相反的人,例如相对正直的闻人图。

闻人图在淮阳可以说是杨丞光要放飞自我的挡板,虽然本性难移,但是至少不敢强来,至于那些为了钱,卖去自己儿女的人,闻人图就管不了那么多。

所以,阻止闻人图当刺史的小团伙暂时成立了。

也是因为一天悄悄走访打探的孔华了解了这些内情,决定改变主意的原因。

或许这是个能光明正大让太子和闻人家通信的机会,而机会就在姜初身上。

孔华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安排醉花坊设宴的事。

而姜初一夜好眠,睡到中午才起来,享用着刺史府厨师准备的大餐。

一个人根本吃不了,五个人吃都剩,至于谢辰还没回来的事没人提。孔能吃的坐在椅子上差点起不来,但是还要继续吃,被姜初制止,赶出去消食了。

孔华一脸疲惫,“大人,醉花坊都安排好了,直接包了场,估计到时候来的人会很多,大人晚上就推身体不适,不宜饮酒,我们带的人不多,大人喝多了不安全。”

姜初点头,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花这么多钱包场啊?”

“刺史府给的,还没用完。”孔华从袖子里拿出两张银票递给姜初。

姜初看着手中的两百两,感叹:“杨刺史真是大方啊!”

揣着两百两白得的银票,宴会又在傍晚才开始,姜初决定出去逛一逛。

孔能消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姜初只带上了桃香和李木。

三人都被淮阳的繁华迷了眼,连见过京城的桃香都不例外。所有街道都用青石板铺路,干净整洁,人声鼎沸,卖各种东西的都有。

中午饭吃的太饱,所以看见没吃过的只能遗憾错过,只能关注玩的。

姜初好奇地停在一个现捏泥人的摊位前,只见一对年轻夫妇正带着他们年幼的孩子在一旁等待着。

摊主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泥土,手指如同精灵般舞动,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活泼可爱的小童泥像便出现在眼前。接着,摊主又迅速地为泥像涂上鲜艳的色彩,使得小童的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看着这神奇的技艺,姜初不禁心生欢喜,连忙走上前去说道:“大叔,麻烦您也帮我们捏一个吧!”

摊主热情地回应道:“好嘞!你们是要把三个人捏在一起呢,还是每个人单独捏一个呀?”他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地观察并记住了三人的模样。

姜初想了想回答道:“每人一个吧!”随后,摊主开始动手捏起了泥人。

不久,三个形象生动的泥人就捏好了,姜初拿过自己的泥人仔细端详,桃香和李木也高兴的拿着自己泥人。

“大人,和您真像,一样好看。”桃香夸道。

姜初点头表示认同,付了钱,又看到表演杂技的,围了很多人,传来阵阵喝彩声,很热闹的样子。

姜初往里面挤,因为流浪的经验,姜初很擅长穿过人群,一下子就挤到了第一排,后边的桃香和李木一下子就看不见姜初了,两人急的往前,又动不了。

正好到小猴子跳火圈,才跳了一个,小猴子就叫着不动了,耍猴人的鞭子破空而响,落在小猴子旁边,小猴子抓耳挠腮就是不跳,周围人笑出声。

耍猴人笑骂道:“小畜生找打呢!”说着扬起鞭子就要打小猴子,小猴子见了赶紧往火圈跳,连过三个,在最后一个的时候身体碰到火圈,身上着了火。

小猴子凄厉的大叫,不顾脖子上的绳索往人群跑,胆小的人被吓得大叫,还有孩子的哭声,还有说小猴子可怜的。

姜初跟着人群后退,就见扯扯绳子的耍猴人朝她扑来,姜初眼前一黑就没了意识。

人群后退,好不容易护着桃香挤进来的李木,找不到他们家姜大人了。

杂技团的人也不见了,连耍杂技的工具都没要,李木心一慌,连忙拉住正转着呼喊的桃香,“你快回驿站告诉孔主簿大人不见了,我再在附近找找。”

桃香也是急的眼泪都出来了,连忙点头就往驿站跑。

李木见到穿着差不多的人就去扒拉,一无所获,人群散的差不多就才在地上找到一个被踩扁的泥人,看不出样子,但李木直觉告诉自己,这就是姜初的泥人。

孔华头发都跑散了,一把揪住捧着泥人苦着脸的李木,厉声道:“怎么回事?大人呢?”

李木手都开始抖了,带着哭腔道:“大人不见了,我们挤进来看杂耍,大人挤得飞快,我们跟不上,然后人群混乱,往后退,我们进来看不见大人,杂技团不见了,连工具都没拿。”

“杂技团?”孔华阴沉着脸看着散落在地的杂耍工具,连独角轮这种带铁艺的工具都没拿,显然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