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80)+番外

作者: 殊宝 阅读记录

这才开始吃馒头。

“干的不错,”孔华夸赞道,又问:“这能有多少钱?”

“五万,我见过这种印章。”回答的是谢辰。

姜初嘴里吃着东西只能点头。

“目前的现银够用,嘉乐钱庄的钱很安全,大人收好,去了其他地方也可以用。”孔华把印章放到了姜初面前。

他居然一下子就觉得,这个钱可以留着姜初以后自由了,好好生活,可以置办田产,还有嫁妆什么的。

孔华摇头失笑,觉得自己真是想的太远了,都是最近太顺利,有点飘忽了。

姜初倒是没想那么多,于她而言,自己悄悄存的两千两就够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要不要我帮你保管?”谢辰认真道。

姜初翻了个白眼,立刻把印章揣怀里。

然后谢辰报复的加快吃饭的速度,孔能急的也快了起来,饭桌上像是打仗一样。

结果就是姜初没吃饱,但是厨房没吃的了,毕竟李石他们已经蹭过一波饭了。

知道了工匠的线索,姜初安排人去找人,最后是在周老大夫的百草堂找到的人。

古府找到受伤的人不少,李石都安排到了百草堂,其中牛工匠是属于伤最重的一个。

姜初得到消息就亲自来看望,牛工匠正醒着,浑身包的严实。

“这要养多久啊,他手没事吧!”姜初着急,手伤了就坏了。

“养个十天半个月吧,他手倒是一点事没有。”周老大夫,揣着手,看着病人门口缩头缩脑的姜初,一头雾水。

“那不算太坏。”姜初松了一口气,象征性的敲了敲门,就走了进去。

周老大夫背着手走了。

“牛工匠?”姜初拖了个小凳子坐着。

“姜大人,小人......”牛工匠紧张的要下床行礼。

“躺好躺好,我只是有点事要你帮忙,不用紧张。”姜初连忙安抚。

牛工匠战战兢兢的躺好,”大人请说,小的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牛工匠学着戏文里的样子抱拳,表衷心。毕竟现在的姜初掌握了古府所有下人的身契。

他很羡慕已经被放归的胡家村人。

“那个很精致的青州街道模型是你做的吧?”姜初问道。

“是的大人,还有张来帮小人,他是小人的徒弟,可惜,他被打死了。“牛工匠眼睛湿润,垂下头。

自己被这手艺强迫成奴,自己的徒弟也命不好。

牛工匠抬起自己没有受伤的双手,“古老爷说小人的手有用,又说只有小人活着,就有数不尽的徒弟,张来已经是小人第三个被打死的徒弟了。”

牛工匠说完,又看着姜初保证道:“大人,那模型,小人一个人也可以做,只要是看过的,都可以做出来。”

姜初心里难受,“那就麻烦你了,我要做一个罗佛寺,还有小人。”

姜初细细说了自己的要求和设计,牛工匠表示没问题,半点不提自己身上的伤。

姜初决定让牛工匠上庙里做,养好伤再做,本来打算做好拿去庙里念七天的经文,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只要在庙里待过,随便说都可以。

姜初又记下牛工匠需要的材料。

才询问:“古老爷为什么打你?”

“古老爷心情不好,小人在后院和张来聊天,发出笑声了,就......”

真是没有一点人性的理由啊,一条半人命,这么被轻视啊!

姜初握紧拳头,勉强开口,声音艰涩:“你好好休息,我会给你放籍,古家以后不会存在了。”

姜初说完,立刻走出了屋,不敢回头。

牛工匠用手捂住脸,哭出了声,如果张来能再坚持一天就好了啊!

这样,我们都可以活出人样。

牛工匠想起了,永远活力的张来,想攒钱赎身,娶媳妇的张来,更是悲从中来,忍不住大哭起来。

声音悲戚,在药铺后院回荡。

姜初听到了,步子走的越发坚定。

周老大夫叹息一声,交代人不去打扰牛工匠。

青州病了,昌国病了,他只是个大夫,只能治人,不能治心,不能治自己的家乡啊!

周老大夫期盼姜初成为那个可以治疗青州的医者。

孔华正和乌先生在李子树下下棋放松心情,就看到中午精神奕奕出去的人,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没了果子的李子树,只剩叶子,已经吸引不了姜初的注意力,只沮丧的落下一片叶子。

姜初摘下落在自己头顶上的叶子,一屁股坐在石凳子上。

委屈屈的开口:“先生,他们明明这么幸福的吃饱了,为什么这么坏?”

这个问题姜初从小就想不通,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明白,为什么,人,可以这么坏,像恶鬼!

后来,她觉得她想通了,自己也要变坏变自私才能活下去。

可是,过的那么好的人,又为什么要坏到这个地步。

难道这是常态吗?这是正常的吗?

乌先生看着自己弟子眼中的泪,知道她的信念在被折磨。

“徒儿,”乌先生伸出手,温暖的手掌覆在姜初头顶,声音宽厚,“因为人之初,性本恶,子不教,父之过。”

“不是人之初,性本善么?”姜初是背过三字经的。

乌先生摇头,手轻轻抚摸了两下,才收回手,姜初感觉心里平静了一些。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懵懂无知,凭借本能哭闹,让父母焦头烂额,所以是本恶,婴儿什么都不懂,所以要自己的父母教导。”

乌先生娓娓道来,姜初听得认真,孔华亦是。

“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犯错,是父母没教好,是父母的责任,而变坏的孩子的又变成父母,他依旧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罪恶都是被父母传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