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角追着反派跑,天道气的哇哇叫(366)+番外

作者: 失眠小葡萄 阅读记录

“如果游博士记得母体的数据,能不能?”

“我记得,我们属于不同的派系,按照常来说,杜博士这种行为……”游慕指了指外界的监控,面露为难之色。

“你放心,是我有求于你,我不会说出去的。与阵营无关,单纯是我个人的事情。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与游博士共享。”听出了对方的话外音,杜燕生当即保证道。

“母体的事情一时半刻没办法说清楚,明日我建一个文档,完善之后发给你。另外,我希望从杜博士这里获取一些母体的酸性积液。”

“可以!”杜燕生一口答应下来。

“时候不早了,杜博士注意休息。”

余光扫过壁挂的电子时钟,时间已经接近三点,将文件递过去站起身,游慕准备回六层睡觉。

“打扰了。”

意识到时间太晚了,杜燕生总不能赖在人家实验室不走,他跟着站起身,同游慕去了尽头的电梯前。

夜深人静,电梯空置在负一层,等待电梯下落的功夫,游慕侧头提醒,关于杜燕生设想的一些漏洞。

“杜博士,虽然这个思路的想法很不错,但我想,你也要考虑到人类是否真的可以适用的问题,和那些实验体不同,如果人类的细胞不断裂变,所要能量供应是极为庞大的,人类的躯体,或许无法支持超出负荷的细胞的高速运转模式。”

杜燕生一怔,高涨的情绪逐渐落下,意识到对方提出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最终研制出来的疫苗,不能被人体适用,那么他所做的努力,都将是无用功。

被电梯的指示灯晃到了眼睛,杜燕生垂下头,周身都冷却下来。

对方似乎要比他优秀很多,在他欣喜于自己的新设想之时,游慕已经远望到了疫苗是否可以适用配的问题。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猜想,坚持自己的方向,去试试吧。”

“叮!”

合金门开启,游慕先一步踏进去,微微颔首后,合上电梯。

隔着门缝,杜燕生抬眸望进对面人的眼中,那细黑的瞳孔带着电梯间的顶光,明亮而柔和。

神情恍惚了一瞬,杜燕生张口想说着什么时,合金的门已然闭合。

过分温柔的鼓励,自从导师死后,他再没能听到了。

在游慕来到研究所之前,身边的人,都在依靠着自己,将自己当做解救末世的希望。

他们对他很好,各种资源全都堆积在他的手边。杜燕生享受着这些独一份的物资的优待,却也十分清楚,身上越来越重的担子。

其实得知游慕要来时,杜燕生私心里,是高兴的。因为身上的负担总算不全由他一个人扛,因为出了乱子骂名便不止由他一个人背。

他知道自己这么想,有些自私与无耻。但最开始,对方顶着不同阵营的身份来到研究院时,他确实是存在几分介怀和观望态度的。

但现在,他好像,根本无法讨厌这个人。

第327章 末世:编号049观察日记!(22)

蒋区长死了,在接受审查的时候,突然尸变,被周围的警卫一枪爆头而亡。

当然,即便不爆头,他周身的腐化明显是被丧病毒侵袭所致,大约也是活不下来的。

不知从何而来的病毒本源,也不知对方是如何染上的,后续基地长带人搜查了对方的住所,以及对方的整个管辖区,都没能搜寻到可用的线索。

为保安全,最终,基地长只得下令将蒋区长的住所烧毁。高温,火焰,能够杀死绝大多数的病毒。

这事是今早传出来的,基地最北面三角区域冒出了滚滚浓烟,惹的多数基地成员频频侧目众说纷纭。

游慕起的有些晚,等去了研究所后,这事已经被宣扬开来。

不过守候多时的余跃道出了真实的内情,事情是昨夜发生的,余跃接收到齐将军消息的时候。

小刘的事,基地对于蒋区长的审查,本该告一段落。询问不出有用的信息,没有实质的危害证据,他们也无法断言蒋区长在打什么主意,但总不能就这么留着人不放,到底是一区的区长。

齐将军本想将这个结果通过余跃转告游慕,但突然出现了意外,担心蒋区长尸变后势态不好控制,连忙叫余跃带着人手增援防御。

万幸他们发现的及时。病毒没有传染,尸化的蒋区长也被当场射杀。

虽然还留有疑点,但当事人死了,住所被烧了,那些不合之处,也都被埋在废墟之下,轻易不会再去翻动。

“有些奇怪,按照将军的说法,蒋区长在几分钟之前都还是好好的,思维言语都很正常,再然后,便突然尸变了。”

“现场都是警卫,对方根本没有时间沾染病毒,若是自身一开始就携带的……他又不可能维持这么久的清晰意识。”

一件事情还未有定论,便出现了另一桩悬案。

“博士,有没有一种药剂,可以延缓尸变的时间?”余跃试图去用药剂解释,却更想不通蒋区长这么做的目的。

若对方真的有什么,也应该是被揭露出来,才会如此决绝吧?再者,若说蒋区长的目的是报复他们,拉他们一同死去,也不应该挑选当时那样的场景。

“目前不太现实,病毒的变化瞬息万变,如果可以延缓,那疫苗早就研制出来了。”更何况,七年过去,病毒也在迭代与更新,不断新增出免疫各种血清的能力。

延缓尸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研究的原,和寻找对抗病毒的疫苗没多大区别。

两人正说着,房门传来声响,小林从门缝中探了个头进来:“游博士,我们博士想请您去三层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