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偶像从练习生做起(131)
从外形管课程开设以后,基地里每天的护肤打卡新增了一个环节——对照着基地那个小型图书角的时尚杂志推测前辈们都是什么脸型。
梁飞教的是最基本的彩妆,并不要求他们自己化出多吸引眼球的妆造,而是确保在日常过程中能够通过简单的妆容来掩盖一部分皮肤的瑕疵。
在训练之余的休息时间里,男生们还邀请助教老师做他们的模特,协助他们解并完成梁飞留下的作业。
整个十月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不知不觉间,在某个周六下午,姜吾发现华侨医院的法国梧桐已经开始出现金黄的落叶。
姜彩枝苏醒后身体状况好了许多,中间又经过了几次会诊都是张博远直接和姜彩枝沟通。
“你儿子很谨慎,看得出来他很爱你。”张博远在跟姜彩枝确认手术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时如此评价姜吾,“我有个侄女在看他的那个节目,她说,姜吾是一个很值得喜欢的人。”
“他努力坚持,看起来冷冷清清的,身体力行给了观众很多力量。我觉得这评价还算中肯。”张博远笑着,“不怕你笑话,在医院里待得久了,什么样的人都见过,每次见到你儿子,都觉得世界上这样的人要多些才好。”
姜彩枝谢过医生,被护士推回病房。
其实她已经可以站立行走,但是受到长期昏迷的影响,走路时右腿微跛,医生建议还是用轮椅辅助一段时间,慢慢进行康复训练。
病房里姜吾正在做文化课的作业,这几周他过来,除了照顾她,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做作业。量很大,他的速度也很快。
姜彩枝看着心疼,“小吾,妈想跟你商量件事。”
取栓的手术风险她已经充分解,比起在病房里将养着烧钱,姜彩枝更希望自己不要在这种时候成为儿子的负累。
“张医生又跟妈讨论了手术的事情,妈觉得这个手术可以做。”
-
耿嘉致的生日是10月27日,正好是周天。
弘斯年接到耿嘉致视频电话的时候,时间刚过零点。
宿舍里灯光明亮,屏幕窗格中,最先出现的不是耿嘉致,而是一颗金色秋树。
阳光斜斜洒在金黄的树叶上,天空湛蓝如洗。旁边是一条小径,沿途有几张长椅,还有来去的行人,背着单肩包,手里捧着课本。
“姜吾呢?我要看姜吾!”耿嘉致声音热切,随手调转镜头。
弘斯年这才看清耿嘉致的脸,离座前,少年对着镜头瞪了一眼。
“小耿,生日快乐。”姜吾捧着一块四寸小蛋糕,头上带着生日帽,笑着看向屏幕中的少年。身后挤着另外五个男生,贴依着姜吾,将整个手机屏幕占满。
耿嘉致一看他就是被逼的,先是爽朗笑了好几声,随口开始控诉另外几人。“你们不要趁我不在欺负姜吾,小心我回来揍你们。”
他看起来肤色像深了些,头发重新剃过,又变成了姜吾第一眼见到的那个大男生。
“你们猜猜我在哪儿?”少年将手机固定在支架,自己则是捧着吉他坐在了长椅上。
“你在伯克利。”
现在是北京时间午夜0:23,耿嘉致那边天光大亮晨光熹微,明显来自大洋彼岸。
他的目的地只有一个。
姜吾不需要思考就能对上答案。
视频对面耿嘉致眉眼笑得更弯露出俏皮的犬牙,“我们小吾就是聪明。我现在在伯克利加州校区,背后这栋楼就是THE LIFE SCIENCES。”
姜吾估算了下时间,放下了手里的蛋糕,“那今天还不是你的生日。”
“怎么不是?我家在首都当然是过首都时间。你们送的生日礼物我已经收到了。我很开心!所以,为您们写了这首应援曲。”
“我会、永远、支持你们!”
就这么。长椅上少年静静坐着,轻轻拨动手中吉他的琴弦。
音符随着晨风飘散开,柔和而清亮。这是一首悠扬的民谣,旋律中夹杂着些许少年特有的情色与自由。
他的声音低而温暖,与琴音完美融合,如秋日的已被暖茶,缓缓注入这片金黄色的静谧之中。
少年弹唱间不时抬头看向镜头,歌声与琴声穿透电波,将大洋彼岸的这间小小的宿舍占满。
-
“小耿你好,我是姜吾。”
视频中少年坐在暖阳中,眼尾扫上绯红。
“对不起,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他将手机拿远了些,固定在了什么地方,然后垂眸看向别处。
身后就是如雪絮一样的芦苇丛,随着田野的风来回荡着。
“你是我在这里的第一个朋友,我想趁这个时候跟你说些之前不说的话。”
“我并不是一个擅长表达的人,我的意思是,我并不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朋友。无论是第一次摸底考试,还是后面的日训,评价,谢谢你给我的帮助。”
“其实,梦想和偶像这两个词是两个与我完全不相关的的。尤其是在这里的梦想,昂贵,付出血泪,然后被千万人敬仰欣赏,捧在银河之上。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要成为一颗星星,但你是我看到的,距离我最近的一颗。”
说到这里,少年了下自己的棒球帽,重新看向镜头之内。他眼底的羞赧收去,取代而来的是温柔的和煦的目光。
在阳光下,在暖风里,莹莹发亮。
“还记得你第一天是怎么跟我打招呼的吗?那个时候我就看到了星星闪耀。其实,我可以解你。觉察出自己想要什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在被其他人质疑之前,最先质疑你的是你自己。”